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8 01: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7:15
南明河在城南的一段,古代又称南津,所以旧志还有“南津在治城南门外,霁虹桥跨其上。”的记载。明宗祯年间,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中这样记南明河:“贵州东三里为油凿关,其水西流……四面之水,南最大而西次之,北穿城中又次之……东经襄阳桥,东北抵望风台(即观风台)……乃东捣重峡而去。”文中的襄阳桥,就是霁虹桥,也就是南门桥。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还可以推断霁虹桥改称襄阳桥可能是在明崇祯年间。按《贵州图经新志》和《南岳寿山图》载,霁虹桥有九孔,比建于万历二十五年(1579年)的浮玉桥早193年,且为贵阳八景之一,所以有人怀疑老民谣“九眼照沙洲,长江水倒流,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中“九眼照沙洲(芳杜洲)”的“九眼”,不是指浮玉桥,而是指南门桥。现年90高龄,在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王守文老先生说:“光绪十三年(1887年),日本以贸易为名,设在上海的间谍机关‘日清贸易研究所’,经详细考察编定的《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中,记贵阳八景的第一景,就是‘九眼照沙洲’。原文为:‘九眼照沙洲,下南岳(山)经马棚(马棚街,今新华路),即到南门桥,桥砌成九孔,长卧河上,如从下游远望,人马来往,如画一般……’。可见‘九眼照沙洲’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因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特大洪水把甲秀楼淹了一半,芳杜洲也从此消失,‘九眼照沙洲’的景观应在道光十一年之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