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8 02:1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36
西方人说“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具体原因有二:1、学贯中西,满腹经纶,倾倒西方人;2、独行特立,极具个性,迷倒西方人。
分析原因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辜鸿铭先生。辜鸿铭: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中国最强学霸之一,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这样的一个牛人,连骄傲上天的西方人,都不得不服!
言归正传,回来分析具体的原因:
1、学贯中西,满腹经纶,倾倒西方人。
先生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语等9种语言,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当欧洲刮起“*论”时,辜鸿铭先生愤然用英文发表《文明与混乱》一文,严正驳斥了对中华民族的无稽不公论调,并强烈抨击了西方的*霸权。他翻译《论语》、《中庸》和《大学》,著有《中国的牛精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英文书,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在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独行特立,极具辩才,迷倒西方人。
辜鸿铭先生独行特立,言行举止每每出人意表,竟让惊喜或者哭笑不得。例如他一直留着满清的长辫子,例如他在北大挽留蔡元培是说:“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非得挽留不可。”搞到蔡元培赶紧辞职等等,至于辩才,茶壶茶杯论就不讲了。说另外一个故事: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辜鸿铭送给他一本自己的《论语》英译本。伊藤调侃他:“难道你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答:“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
辜鸿铭先生才华、学识、辩才、个性、言行等,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最有趣的人物之一。有许多人对他推崇备至,特别是是外国人,故有“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36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3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3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