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经的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1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15:26
一、饮茶的盛行
汉以后佛教传入,佛教讲坐禅戒酒。茶可以代酒,有提神止乏功能,在僧众中大受欢迎,一时成为风气。魏晋时,市面上出现以卖茶为业的现象。《广陵耆老传》记载:
“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
唐代禅宗兴起后,又进一步推动了饮茶风尚的传播。《封氏闻见记》载:
“南人好饮茶,北人初多不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师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今山东省邹、滕等县)、齐(今山东淄博)、沧(今河北沧州)、棣(今山东惠民),渐至京邑(今西安),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可见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时中的必需饮料了。
02
二、《茶经》的作者陆羽
唐以前有关茶的记载如吉光片羽,为数寥寥,且不少偏于茶的治病功能。如《神农本草经》、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华佗的《食论》等。随着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人们对茶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陆羽的《茶经》一书、也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了茶叶的生产制作和饮用经验,写成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自称“桑苎翁”。曾诏拜太子文学(太子东宫属官)他辞退不就。后人又称“陆文学”。三岁时,曾被竞陵龙盖寺(后改为西塔寺)智积禅师收养。陆羽在寺院中长大从从小跟着抚育他的*读书识字,汲水煮茶,学到了不少茶的知识,因而对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寺院中,按寺规要读佛经。而陆羽却爱阅览儒家经典,于是违反了寺院只准读佛经的规定,被罚做各种劳役,稍一不慎,还要受到师兄的杖责。
大约在陆羽12岁时,因不甘心被毒打*,便从寺院潜逃,在民间艺团当了演员。但他仍然刻苦攻读古籍。天宝5年(746年)在州官的一次大宴会上,陆羽演了一出“参军戏”,大守李齐物看后十分尝识,赠给他许多诗书并介绍他去陵城西北的火门山向邹夫子求学。天宝11年(752年),他又向竟陵郡司马崔国辅学习诗文三年,进一步增长了学识,赢得了“文行如轲”、“才冠一邑”的美誉。
在这期间,陆羽出游湖北茶区——峡州、荆州、襄州等地,从事茶事考察活动。安史之乱时,他随难民离开了故乡,顺长江而下经黄州到江州的庐山和彭泽县居往过。后来陆羽又到湖州(今浙江吴兴)、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从事茶的研究。润州诗人皇甫冉曾在《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中写道:
“采茶非采箓,远远上层崖。布春风暖,盈筐白日科。妇知山寺远,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15:27
《茶经》是唐代陆羽所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