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怎么舒服怎么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8 04: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9:05
秋末初冬,
熬一锅鸡汤,
来补补身子。
我们每天在工作生活上,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令人讨厌、郁闷、伤心、难过的事,从而积累了很多的负面情绪。有的人会闷在心里,自己消化、假装不在乎;有的人会发泄出去,比如发脾气、购物、运动。
一般来说,越成熟的人、越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用健康的方式去消除内心的负能量,也就越没有什么脾气。
观察一下身边优秀的人,会发现:相处起来、让人感觉舒服的人。他们通常都特别温和、体贴和包容。那是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磨练,经营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达到的心性平和。
负能量累积的多了,找不到出口,就会变成压力。比如说,不喜欢的工作、不适合的另一半、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当一个人扛不住压力,他要么选择逃避、要么假装不在乎,直到情绪或健康,最后出现问题。
我的一位朋友,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他又无心跳脱出来,也自诩没有什么想晋升的野心,给自己理由不去学习新技能。但事实上,他不学习、不改变、能力又不足以胜任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压力山大,最后硬生生把自己*出一身病…
所以说,对于压力,我们需要去找出问题的根源、能处理的就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尽早跳脱出来,放过自己。
认识自己本身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即使我们每天24小时,都在跟自己相处。但若能够认清自己的缺点、并接受那些不完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智慧的成长。
我的一位公司女前辈,50多岁,看起来很热情开朗。我屡次邀请她,在我们社团读书会时间,上台分享自己的经验。每次都被她拒绝了,我一直不放弃,最后一次,她跟我说:“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有上台恐惧症,一上台就发抖冒冷汗,无法面对观众。我以前尝试过很多次,总是没办法,现在50多岁,想想还是算了,放过自己吧…”
就这种情况而言,放过自己、适当的调整心态和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没有音乐天赋,就别去走音乐之路。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要勉强去当运动员。承认自己只是平庸的大多数,一样可以活得很精彩。
有人说,成功=野心+行动+坚持
有人说,成就伟大是人性的本能需求
说白了,每个人都有野心和*。也就是孔子说的:“食 色,性也。”
不管你承认与否,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想要赚越来越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爬到更高的位置、找更漂亮帅气的另一半...这是人性使然。虽然说,有钱不一定快乐,但没钱一定很难快乐起来。越好的东西,越多人喜欢。
前阵子,我去参加了一个座谈会。在提到外界的*时(也就是猎人头挖角,该不该走的问题)。一位高阶主管,说了段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他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可以选择在小池子里当大鱼,或是到大池子里当虾米。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生活、什么样的成就。但是,我建议大家,要有点野心,保持向上突破的发展。因为位阶越往上,你的格局和视野越广、遇到的问题越多,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越重。但这个过程是非常值得的体验。我相信,一个永远做项目经理的人和一个晋升到企业核心管理层的人,他们所获得的生命的成长,是不一样的。”
野心和*,是人性使然。就像女人的购物欲,如果双11没有买,无视或是不被满足的*,终究会用另一种形式呈现。最后极有可能是:每天都是双11。
如果想要的东西太多,但又没办法满足,那又是另一个大问题了。
前阵子的双11,杭州有一位绝望的丈夫,默默地爬上顶楼想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经过民警百般劝阻,才哭着下来。
原来他老婆生产后辞职在家带娃、压力太大,近年沉迷网购、屡劝不改、家里无法负担,已经欠了20多万元。今年双11,她老婆在淘宝上又买了30万元的东西...想到家庭负债、夫妻要共同偿还。难怪他会绝望到想死!
以前的人穷苦惯了,消费观念相对保守。但现在电商平台发达、信用贷款便捷,年轻人好像忘了,那些提早透支的钱,未来自己未必还得起。所以说,不要消费你承受不起的东西,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中国有句老话,三穷三富过一生。
意思是说,十年风水轮流转,一个人一辈子至少要经历过三次穷苦、三次富足,才能过完这一生。所以,古人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知足常乐、默默奋斗,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但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未知和意想不到的打击。
就像有些人明明很努力了,可是考试成绩总是很不理想。倒是那些不读书的人,考试前随随便便看一下就能拿高分。
有的人,明明有又矮又丑又胖,竟然能找到那么漂亮的女朋友,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这个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多了去了,硬是要跟别人比。气死的可能是自己。但一直郁郁不得志,时间长了会特别厌世、会怀疑人生、怀疑自己。
那就是一种 无助感。
这种无助感,源自于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焦虑,想改变又无法实现的无助。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偶尔抽离出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比如,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去爬爬山、养盆多肉植物。比如,研究计划一直没进展快抑郁了,晚上的时间就不要再去想,去打打球、跑跑步,放松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这是在转移注意力。
但无助感根本的原因之一,其实是焦虑,也就是担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转移注意力,只能治标不治本。要深层处理这一点,就要提到荷花定律。
荷花定律:
如果说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整个池塘,那么请问,荷花开到一半是什么时候?
第15天?
错!是第29天。
有的人一开始拼命用力的长大、拼命开花,但可能到第10天就放弃了。有的人坚持了15天、20天,但到第29天也才开了一半。可是,只要坚持到最后,从29到30天,再一步之遥就成功了。这就是所谓的荷花定律。
所以说,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事是对的,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荷花会突然在开满整个池塘。
要时常给自己鼓励和信心,告诉自己:
你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但你可以决定未来前进的方向。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最包容你,只有你的家人。最疼你的,只有你的父母。都说,血浓于水,不是没有道理。
人只有活到一定境界,活得通透了、才会理解,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
只是,“孝”和“顺”应该是两码事。
有的人出于“孝”、所以凡事“顺”着父母,那是愚孝、是不对的。一个人若是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终极一生,只不过是父母的附属品,离不开也长不大。
有的人,做了别人的爸妈、才懂得自己父母的辛劳,那是感同身受、那是知恩图报。
但不是,会生小孩、就会做人父人母。若没有随着子女一同成长,希望子女“一直听自己的话”,不听话便是白眼儿狼、便是不孝顺,那是道德绑架。
要怎么做到孝而不顺、解开道德绑架的结呢?
我有一个女生朋友,跟我说过,她和她父母一直都有点沟通上的障碍,以前常常吵架。后来她想通了,就是:对她父母没有期待。结果发现,彼此的关系反而好了很多。
我很好奇地问,没有期待?那不是很冷漠、很绝望吗?
她说,不是的。没有期待。意思是,我已经不指望他们能理解我的想法,或是尝试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因为那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我们就不要争执了,彼此尊重就好。
我听完,觉得太对了!
刚刚提到,世界上,只有父母家人是无条件的对你好。那么其他人对你的好,是出于善良、不是理所当然。
是否曾经以为别人尊重你,是因为你的优秀;但后来发现,别人尊重你,完全是因为,人家有教养。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人。有些人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有些可能只是路人而已。
你有没有想过,你们为什么会成为朋友?曾经的朋友为什么后来会渐行渐远?
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相信“缘分”这种东西,渐渐的、变得“随缘”。
两个人能成为朋友,可能是在某个时间、地点、因为某件事情有了联系。如果磁性很接近,就会一直维系着友谊。
但缘起缘灭,空间距离、理念不合,都有可能使得两个人渐行渐远。
有朋友是好的,在你伤心难过、往下坠的时候,有人可以帮忙接住你。在你需要指引方向、指点迷津的时候,有人可以提供经验的参考。
可是,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也不要低估你的善意能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力量。不要去试图改变别人、规劝也要看交情和对方的接受能力。有缘相聚就珍惜,缘分太浅,也不必强求或感伤。
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适合
这是我最近收获的一条至理名言
新认识的一位朋友,喜欢算命,先是问了我一堆问题,然后分析一下,得出结论。说,你喜欢的是什么什么,但是,那个可能不适合你。
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问别人,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你会选择哪一个?爱情中的女人,常会问丈夫,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你先救谁?香蕉和苹果你喜欢哪一个?
最近朋友的父亲生病,医生嘱咐说,尽量不要吃海鲜。但这位爸爸还是吃了,造成病情加重。这时候,是该怪他呢?还是怪那个买海鲜给他吃的人?
这个问题还真的有点难,见仁见智。
可是如果他都清楚知道: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适合。
那做选择的时候,至少有经过大脑。即使最后还是做了,不是最适合的决定。那至少,选择的权利是有的、结果或者是后果就要自负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关于情绪管理。七情六欲人皆有之。
你不可能每天都很顺利、也不可能一直都那么衰。所以经历着每一天的琐事,情绪上的喜怒哀乐,共同组成了生活的日常。
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也许有人会说,啊,我就是过得很不好啊。哪有什么好开心的!
其实,过得好不好,很难去做单一的定义。我们只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没错,“控制感”是快乐的来源。
当你可以决定自己的一日三餐、可以完美预测未来,可以顺利实现梦想。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那就很容易快乐!
反过来说,人的不快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事情不受自己控制。我明明那么可爱漂亮,为什么没有对象;我明明那么认真工作,加薪升职的为什么不是我?
总是不快乐的人,其实,有时候是因为:想控制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放弃了自己明明可以控制的东西。
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要提到一个心理学家的理论:斯多葛学派的控制2分法。
就是:把人事物分成2个部分,一部分是你无法控制的、另一部分是你可以控制的。
这样一来,再把精力专注在你可以控制的部分;放弃那些无法控制的东西。你会发现,自己会快乐很多!
举例来说,你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你可以选择一起玩的好朋友。你不能控制食堂今天煮什么菜,但你可以控制下午茶的饮料喝什么。
以前,我去找一位律师办事,在签名的时候,我问他,这个要签左边还是右边的空白处?他面无表情的说,都可以、你高兴就好。当时我觉得,天啊,他好敷衍啊!怎么那么可以随便。
后来想想,既然不重要,那当然是你高兴签哪就签哪、决定权交给你。
这是多大的智慧啊!
真的,你高兴就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