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0 05: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26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虽然经历了幼小衔接的一个过渡阶段。但是,到了小学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小学属于九年义务制教育,并且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家长方方面面焦虑的很多。这里我们总结八点与家长们共勉。
焦虑问题一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静地认真听课,家长如何干预?
一年级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常见的问题,有的明显一些,有的不明显一些。家长不必因此而焦虑,没有一名老师会放弃自己班的孩子。相反,越是特殊的孩子,老师越是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引导、辅导他。当然,在整个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只有家校合力,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缺点带来的严重性,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克制。
建议:用真诚的爱去关心、引导孩子,用一些名人小故事、生活小例子,传达给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切忌正儿八经的说教,或者严厉的批评。针对刚入学的孩子,多与孩子聊聊学校的事,以孩子的快乐为快乐,试着听听孩子的心声,帮他一起解决心中的困扰。家长试着从聊天中去更多的了解孩子,并奖励或鼓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意义,与孩子成为共同进步的朋友。
焦虑问题二
孩子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不知道怎么和新同学新老师交流,怎么办?
每个人到新的环境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陌生感,需要有个适应过程。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往往*更明显,而孩子倒不会有太多心理负担,大多数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紧张焦虑感没有*想的那么严重,玩着玩着就熟了。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表现出焦虑和不适应,这是*无形中给他的暗示造成的。要上小学了,提前给孩子添加了很多附加条件,很多“应该”和“不应该”,很多“不然……”,才让孩子在心理上变得战战兢兢。很多家长都会担心自己家的孩子太“胆小”,在学校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其实,不是胆子小,而是缺规则意识,在一个集体中,要学会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孩子能不能适应新环境,还是要看*怎么引导,快乐积极的思维能让孩子更自信。
焦虑问题三
吃饭慢挑食、不敢去上厕所,怎么办?
孩子因为在家被宠爱,这不吃那不吃,到了学校就有了不同的表现。一种是很乖巧的,不吃完怕被批评,就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孩子更多给予鼓励,和家长多沟通,双方合力强调不挑食的好处。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孩子会慢慢改善,尝试吃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菜。另一种是挑食还不理集体规则的,老师一般从集体要做到的规则入手,告知规则的重要,不挑食的好处。辅以奖励措施,一段时间后也会逐步改善。
对于上厕所的问题,建议家长和老师多联系,鼓励孩子大胆说,一般老师都不会不让去的。老师们也会在每个课间引导孩子,家长也要多教育孩子课间把厕所上好。
焦虑问题四
没有时间观念,回家不能第一时间做作业,做作业拖沓,不能静心,怎么办?
一年级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孩子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但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大部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学校里,孩子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老师说了……”“老师,你看对不对”这样的话会常挂在嘴边。所以回家后家长一定不能放任,每一项作业都要在监督下完成,待养成习惯后就可以从扶到放,慢慢让孩子独立完成。但个别孩子经历的这段监管时期可能会长,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焦虑问题五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以至于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家长觉得很烦躁,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否过高。不要老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家长要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今天是否比昨天进步了。其次,放慢脚步,给孩子、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人生之路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长跑,谁能坚持,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再次,小学起步,培养好习惯最重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尽力去帮助他,鼓励他,而不是焦躁、气馁,甚至打骂。
孩子上一年级这段时间,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及时发现不良习惯,慢慢纠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表现肯定会很出色。最后,家长要相信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与空间。比如,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穿叠衣物等,注意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
焦虑问题六
孩子从幼儿园开放式管理过渡到小学约束式管理,家长如何引导?
基于目前的教育状况,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约束式管理是必须的。可是,有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里自由惯了,家长也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以至于,这部分孩子上了一年级,适应比别的孩子慢很多,也影响了学习效果。
当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该怎么来帮助他们呢?首先,家长和老师多沟通,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存在哪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此外,一定要配合老师的引导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再次,关注孩子在家细节,家里做事也要讲规则,不可过于宠溺;最后,当孩子有进步时,家长多鼓励;当孩子有松懈时,家长则要多提醒。
焦虑问题七
因为工作忙,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没更多的时间来监督好孩子,怎么办?
首先,作为一年级的家长,应该在工作和陪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在孩子放学后到休息这段时间,家长可以暂时将工作放一放,实在来不及的可以在陪伴完孩子之后再处理自己工作的事务。父母之间要协调好,每天至少保证有一个人陪伴孩子。
其次,努力提升陪伴的质量。很多父母都在纠结该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该如何陪伴孩子。其实,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他们自己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参与每一个环节,高质量的陪伴事半功倍。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比起知识的储备,孩子更需要父母从心理上和习惯上帮助他适应小学生活。
比如,听孩子聊聊一天的学习生活,和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用品,陪孩子共读一本书……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心里了解到:我已经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它不同于既往,我将承担新的任务,它需要我付出努力但它可能会很有意思,我好好准备,并且希望它还不错。
焦虑问题八
小孩越来越喜欢手机和电子产品,怎么办?
首先,父母不要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产品来打发时间。若家长不经意之间丢给孩子一部手机,或许就会养成了孩子不良的习惯。
其次,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榜样。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身教重于言传,从自身出发少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如果用电子产品与你的工作有关不可避免,那也尽量少当着孩子面用。不要陪伴在孩子面前,而你的眼里只有手机。
第三,养成阅读书籍的好习惯。父母应该想方设法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比如亲子共读就是一种极好的办法,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解决:
1、调整心态。 家中最焦虑的源头在于对于孩子的期望。这个期望涉及到两块,一块是孩子自身的成长,另一块是整体竞争环境的压力。其实,如果从真正的学生教育的角度来说,很多科学的实验已经验证了,学生在小孩一年级到三年级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非常大的,在这段时间之中,正好是学生的品格塑成、习惯培养和态度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本来孩子们的底子的差距不可能很大,这段时间正好是一些“软性”的因素的养成关键期,主要考验的是家长们的对于孩子的引导作用,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为人品格等,都是家长们可以做到和应该做好表率的。明确了这样的定位,整体心态就很容易协调,即便孩子们在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点的落后或者差距,也不应该成为家长们焦虑的原因。
2、定位清晰。 对于孩子的成长,一般来说家长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会的是在学校的那8个小时,而真正的大部分时间,孩子们是跟家长在一起成长的。对于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比如他的特点,他的性格,他适合的,家长所期望的。这些在小孩从幼儿园教育之后就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看法和理解。很多家长的焦虑在于孩子升级了,自己盲目的无法适应这种升级的定位,而是单纯的认为孩子又到了一个更高级别的竞争舞台,要如何如何,但是自己又看不到具体的方向。所以,对孩子的成长定位和理解是最重要的,能够考量一个孩子在家庭当中的定位是家长们的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试想,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预期是成为一个稳重的人,那给予条件去促成就好了,哪里来的那些比较的压力呢?
3、平静陪伴。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的平静陪伴是最重要的。所谓平静的陪伴,就是以一颗平常的心来跟孩子们成为朋友,做好引导。锻炼平静陪伴是一项真正的*。在竞争面前,做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在成功与失败面前,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平时家长之间的攀谈比较中,做到“稳如泰山”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家长们所要做到和关注的。一旦自己的内心平静,孩子自然也会平静,之前容易产生的误会和摩擦也会烟消云散,这样产生的正向激励和反馈会渐渐消散家长们的焦虑,所有的一切也都会变得心静如水。
孩子上小学了,开始了全新的小学生活,作为家长,是会为孩子操心多些,但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分焦虑。过分的焦虑不但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还会给孩子也带来心理负担,得不偿失。家长可能担心孩子上课能专心听讲吗?老师讲的知识孩子能听懂吗?孩子的座位不好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孩子性格内向,要是同学们欺负孩子怎么办?老师喜欢或讨厌孩子吗?别的孩子都上辅导班了,我家孩子要不要上?如果不上,要是学习成绩不如同学,不是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了吗?早上叫孩子起床叫几次都叫不起来怎么办?林林总总、细如牛毛的事情搅得家长寝食难安,焦虑无比,继而又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常言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其实,解决家长这种焦虑问题,还得靠家长自己解决。你把孩子上学这件事看得就和日出日落一样,自自然然不就行了?何必自寻烦恼?家长只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说一切问题就解决了。比如在孩子起床这件事上,家长不要每天早上准时去叫孩子起床,应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告诉孩子早上几点起床,然后让孩子睡觉之前把闹钟定好时间,第二天早上闹钟就会叫醒孩子。家长不要大小事都大包大揽,该孩子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既培养了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又减轻了了家长的负担;再比如在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不要一看见孩子就是问今天有作业没有?作业多不多?赶快写作业等等。孩子听到家长的问话,会觉得家长只重视作业,不关心自己,继而把写作业看成是为家长写的,那孩子写起作业来就会磨蹭拖拉,没有动力。如果家长看见孩子放学回来,*一下孩子或拍拍孩子的肩膀,亲切地说:“宝贝,给妈妈说说,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收获?”孩子就会愉快地自己在学校的表现等讲给家长听。家长在肯定孩子的同时,孩子就会感到有成就感,从而自己就会自觉地写起作业,因为,孩子要做妈妈、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呢!
总之,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不用过度焦虑。小鸟长大了,就要离开鸟妈妈自己去觅食,自己到蓝天去翱翔;那孩子上一年级了,也是离开家长自己成长的第一步,家长只用教给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学习的方法,就不必过多担心,未来的路,终究是要孩子自己去独立行走。只要孩子快乐,做家长的,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自己学着长大,家长省心,也不焦虑。
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或多或少有些担心焦虑,这很正常的。一年级的孩子开始了相对独立性生活,离开家长的视线,到底在学校怎么样了,特别是性格相对内向型的孩子家长会更担心焦虑,怕孩子在学校受气。实际上这种的担心焦虑完全没有必要。在学校里一方面有老师照看,老师不在教室里的时候有监控,班里的任何事情发生老师都可以看到,在加上有负责执勤的保安和老师,大可不必担心。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偷偷的去学校监控室里看看孩子的实际在校情况。平时班级里也有微信群,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可以询问班主任老师。时间一长 ,这种焦虑会好的。
我家姐姐今年上二年级了,回想一年级的情形似乎就在昨天,那时的担忧和焦虑也随着孩子渐渐进入状态慢慢的变得平淡,一方面还要每天检查作业,一方面也轻松放手很多。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也收获了家长自身的成长。
一个人之所以焦虑多半是因为不了解或者不能自由控制。那么对于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来说,焦虑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熊吉]1,孩子入学前焦虑:
a,不了解孩子是否能够很快从幼儿园的轻松快乐转变到天天作业的状态。
孩子在幼儿园多半没有什么必须要完成的固定作业,但上了小学作业就成了每天的头等大事。对于那些放养的孩子,从之前基本上不写字到现在每天要握笔这件事,估计就要适应很长时间。孩子能否很快的做好转变,不知!所以焦虑啊!
b,孩子能否适应有规律的生活
幼儿园一般都比较自由,稍微晚去会或是有事请假都是常事,但是到了幼儿园就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时间表来,不能迟到早退,不能随便请假。对于孩子来说,每天按时起床能做到吗?哈,焦虑啊!
c,孩子是否需要上幼小衔接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早早就给孩子报了各门的幼小衔接,但是问题又来了,万一孩子都学会了,上课不专心听讲了怎么办?焦虑!
[熊吉]2,孩子入学后的焦虑:
a,上课坐不住,不能专心听讲
这个最让人头疼,对于学习认真听讲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了,可是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上课容易走神,课没好好听,回来作业不会做,家长辅导到吐血,也真的是头疼!
怎么破:
如果孩子是因为专注力不够,那么在这方面多注意,多培养。孩子只要有专注的时候一定不要打扰,这样机会多多了,专注会渐渐有所改善。
b,写字速度慢,几个字就能写半天
孩子手部肌肉没有完全发育好,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再加上握笔姿势、力度把握不好写起来肌肉特别紧张,写出来的字大多非常用力,印痕能够印透好几张纸,所以孩子写几个字就累的够呛,但我们却觉得怎么这么慢这么慢!眼看就要睡觉了,孩子还是擦了写写了擦,反反复复没有穷尽啊!
怎么破:
写字速度提高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这事急不得,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家长一定要保持平常心 接纳这个事实,相信时间久了速度自然就上来了。而且家长急不仅不能帮孩子提高速度,反倒让孩子也变得焦虑,速度反倒更慢了。
c,早晨起床是件难事
每个地方学校的上课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学校上课比较早,大概七点多就上课了,有的学校稍微晚点 到8:10。上课早的孩子每天起床就够让人头疼得了。晚点作业到很晚 早晨怎么样都叫不起来。每天爸妈由刚开始的轻声细语到后来的狮子吼,孩子每天在一遍遍得催促心情不悦的走出家门 开始了一天的功课。每天都是一场场战争,真心累啊!
怎么破:
要想早起 ,还是的早睡,作业实在太多,而且是大量重复性工作,家长可以代劳(不要让老师知道哦,我和娃爸有事就会这样,嘻嘻…)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对吧?
叫起床 ,
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定闹钟,让闹钟叫醒孩子。
有时孩子太困闹钟也叫不醒时,可以先把窗帘拉开,让光线叫醒孩子。
闹钟响起 ,窗帘打开,再把起床歌放起来,再然后把被子拉开,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