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2岁多,最近非常霸道,一不如意就打滚哭闹,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家长应该怎么对待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0 01:0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0:47
这时候还不是反抗期了 太宠他了
孩子任性怎么办
回顾多年的家教咨询实践,被孩子的任性、不听话所困扰,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恐怕是大多数幼儿家长面临的头号难题。象这位家长面临的困扰相信生活中不少家长都遇到过。
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孩子任性、不听话主要表现为固执、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所以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就会对孩子不满,就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表现:有的父母会性急,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父母感到无奈,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父母则对孩子的要求妥协,天长日久更助长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那么,当孩子出现任性、不听话的行为时,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才算是明智、有效的呢?
首先,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在对待孩子任性的问题时,家长充分理解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此时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象故意与父母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时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父母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父母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若是一味地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变得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更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因势利导,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充分鼓励和满足;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也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其次,沉着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转移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如在商场里,孩子一定要买电动小汽车,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家长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提示在先
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 “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大人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
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果孩子在街上吵着要买雪糕,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很坚强的吗?怎么连不吃一块雪糕都受不了。你究竟是真坚强还是假坚强广
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就会按时吃饭了。
再次,注意把握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技巧。
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让孩子“蹦一蹦能够得着”,即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孩子怎么付出努力都达不到的过高要求。提出要求时,要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此外,提要求的口吻,应是肯定、亲切的,这样更易于被孩子接受。
孩子任性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年轻父母的感叹:我的儿子太皮了,我的女儿太不听话了等。殊不知这些大都是任性的原因。任性的幼儿难以与人合作,难以与朋友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任性可以说是杜生子女的通病,将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懂事,有些孩子却这么让父母操心呢?今天,我想与众家长在此探讨一下孩子任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孩子任性的几个原因:
1、 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大人对孩子过分宽容娇纵的结果。
如今的杜生子女家庭,“小皇帝”现象太普遍了,爷爷奶奶宠,外公外婆爱,以及做父母的随意的迁就,常常使得小孩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达不到就哭闹、耍赖,大人往往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总之,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和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的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3、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有的父母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由,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其次,我们针对以下几点,探讨以下预防和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的方法。
1、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在对待孩子任性行为的问题上,充分理解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3-4岁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时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候好象故意与父母老师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大人说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如果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暂时边的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及行为,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2、 正确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该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将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 转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繁荣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店里,孩子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变形金刚,而佳丽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还有更好玩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预先提示
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吃雪糕,应事先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我就带你出去。”
(3)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不习惯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像白雪公主吗?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后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的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孩子任性怎么办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说"我的孩子脾气大"、"我的孩子特别任性"。其实孩子的任性与家长很有关系。1~2岁的婴幼儿已经有了一些独立和自理的能力,因而有了自己的要求。2岁以前小儿虽自我表达能力差,但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一旦达不到目的或遇到他不满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用跺脚、打滚、哭闹等方式表示*。家长要弄清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处理。对小儿的一些正当要求,如要求自己吃饭等家长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对他进行训练,对于不正当的要求也不能与他讨论,因为他还没有发展到认识错误的水平,家长应转移他的注意力,以稳定他的情绪,或者采取不理睬的冷处理的方法。如果孩子一哭闹家长就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认为这是达到目的好方法,以后就会常用这种方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不正确的要求如果不制止,经常无原则的依从、迁就,无意中就培养了小儿任性的坏习惯。对2岁以上的较任性的孩子,家长及时给予教育是可以纠正的。对于孩子的正确要求,家长要给予满足,对无理要求要明确的回绝,而且要一贯坚持同一态度,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情绪为转移,高兴时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高兴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不同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也要一致,特别是有老人时父母与祖父母之间意见常不统一,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的榜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0:47
家长要掌握好教育方法,3岁左右是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的时候,这是正常表现,过了这个时期就好了.
在对待孩子任性的问题时,家长充分理解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此时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象故意与父母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时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父母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父母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若是一味地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变得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更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因势利导,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充分鼓励和满足;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也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其次,沉着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转移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如在商场里,孩子一定要买电动小汽车,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家长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提示在先
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 “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大人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
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果孩子在街上吵着要买雪糕,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很坚强的吗?怎么连不吃一块雪糕都受不了。你究竟是真坚强还是假坚强广
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就会按时吃饭了。
再次,注意把握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技巧。
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让孩子“蹦一蹦能够得着”,即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孩子怎么付出努力都达不到的过高要求。提出要求时,要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此外,提要求的口吻,应是肯定、亲切的,这样更易于被孩子接受。
孩子任性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年轻父母的感叹:我的儿子太皮了,我的女儿太不听话了等。殊不知这些大都是任性的原因。任性的幼儿难以与人合作,难以与朋友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任性可以说是杜生子女的通病,将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懂事,有些孩子却这么让父母操心呢?今天,我想与众家长在此探讨一下孩子任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孩子任性的几个原因:
1、 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大人对孩子过分宽容娇纵的结果。
如今的杜生子女家庭,“小皇帝”现象太普遍了,爷爷奶奶宠,外公外婆爱,以及做父母的随意的迁就,常常使得小孩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达不到就哭闹、耍赖,大人往往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总之,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和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的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3、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有的父母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由,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其次,我们针对以下几点,探讨以下预防和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的方法。
1、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在对待孩子任性行为的问题上,充分理解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3-4岁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时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候好象故意与父母老师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大人说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如果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暂时边的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及行为,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2、 正确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该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将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 转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繁荣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店里,孩子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变形金刚,而佳丽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还有更好玩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预先提示
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吃雪糕,应事先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我就带你出去。”
(3)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不习惯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像白雪公主吗?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后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的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孩子任性怎么办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说"我的孩子脾气大"、"我的孩子特别任性"。其实孩子的任性与家长很有关系。1~2岁的婴幼儿已经有了一些独立和自理的能力,因而有了自己的要求。2岁以前小儿虽自我表达能力差,但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一旦达不到目的或遇到他不满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用跺脚、打滚、哭闹等方式表示*。家长要弄清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处理。对小儿的一些正当要求,如要求自己吃饭等家长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对他进行训练,对于不正当的要求也不能与他讨论,因为他还没有发展到认识错误的水平,家长应转移他的注意力,以稳定他的情绪,或者采取不理睬的冷处理的方法。如果孩子一哭闹家长就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认为这是达到目的好方法,以后就会常用这种方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不正确的要求如果不制止,经常无原则的依从、迁就,无意中就培养了小儿任性的坏习惯。对2岁以上的较任性的孩子,家长及时给予教育是可以纠正的。对于孩子的正确要求,家长要给予满足,对无理要求要明确的回绝,而且要一贯坚持同一态度,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情绪为转移,高兴时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高兴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不同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也要一致,特别是有老人时父母与祖父母之间意见常不统一,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的榜样。
PS:我才初一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0:47
孩子都会有叛逆期,并且时间不同.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2种做法要不得
一、高压*
宝宝反抗的时候,你往往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因此实施高压*,让他屈服。结果很有可能以宝宝的委屈哭闹和你的难受心情收场。高压*会让宝宝失去良好的判断力,形成一种“奴性”人格,因为他屈从于自己所处的劣势而不是理性的思考,随之产生垃圾情绪,离开理性的排解,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会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二、溺爱顺从
现在的父母,往往认为传统的养育方式过于老套,大家从各种媒体中获得了很多的理论储备——这些理论都强调首先要尊重宝宝、热爱宝宝,但对于如何在权威与爱之间找到平衡点缺乏实战的经验。如果恰巧你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弱、执行力不够的人,在与宝宝的“博弈”中总是处于下风,那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溺爱顺从宝宝了。
好方法值得尝试
在宝宝的叛逆期,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方法来缓解亲子的冲突。
一、多项选择法
在亲子间发生对抗冲突的时候,你不必急于将自己的意见坚决执行。我们可以试试这样的方式:“宝宝,必须睡觉了,因为明天我们还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现在还不想睡觉,可以选择再听一个故事或者玩十分钟,你选择哪一个?”这种多项选择法在与宝宝打交道的过程中十分有效,很多宝宝即使两个方案都不是他原来想要的,但是他喜欢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感觉,所以能接受,并且因为方案是自己选择的,所以执行起来十分利落。你不妨一试。
二、约法三章法
宝宝生来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时间及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方式——要共同商定,否则一个外在的规则会被宝宝视作异己加以排斥。一旦他参与了制定,他便会觉得这些规则很神圣,会努力遵守。你也要认真对待你宝宝的约定,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可以提醒他遵守约定。
三、角色扮演法
轻松的亲子游戏能让宝宝明白应该做什么。你可以装成一个做事拖沓又极不听话的孩子,让宝宝扮演妈妈的角色,看看他是如何来对待你的。有的宝宝会用你常用的方式对你,也有的宝宝会用他心目中期望的你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你,你需要细心观察。通过角色扮演,亲子之间的对抗自会消弥不少哦!
参考资料:http://www.ci123.com/article.php/22476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0:48
暴力始终都不好,还会有可能导致孩子崇尚暴力。冷处理比较好,之后再讲道理或者惩罚,但不是暴力解决。最终要给予正面的引导和鼓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0:49
我个人觉得要用一定的暴力
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讲道理的
适当的处罚让他知道做错事情要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