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9 09: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19
爱国主义思想,在汉朝以前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至少在战国末期就已经普遍提倡了。《战国策》的《西周》(指战国末期周朝分为东西周的西周)一章中,在讲到秦国想吞并西周时,就有“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的说法,只是到了秦汉时切、特别是汉代,爱国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不可侵犯的整体的民族尊严。在个人身上则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激励千千万万勇士为捍卫民族尊严和民族自尊心而英勇战斗。
“人心思汉”,“亲民如子,爱国如家”。人民盼望统一要求统一,在汉代已成为一种凝聚力、向心力,进而成为所向披靡的战斗力。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远大志向,在国家的教育和号召下,班超自语:“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他不顾众人讥笑、嘲讽,矢志不侈,针锋相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请你们试目以待吧!”终于,他以自己杰出的军事、外交才能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的献身精神,勒马西域三十一年,不枉费东汉王朝财力而统一西域五十余国,重新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对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班超投笔从戎
志在爱国,立志有恒。汉代许许多多军事将领在教育官兵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官兵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张胜、常惠等持节出使匈奴。匈奴骄横无礼,无端扣押苏武,并把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这期间,他受尽悲惨折磨,“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仍持汉节,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匈奴壶衍鞮单于,国内乖离,恐汉兵袭之,谋与汉和亲。汉使要求索回苏武、常惠等人,才能言和。匈奴诡言苏武已死,不愿遣返;使者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是系帛书,言武在某泽中”。单于大惊,承认“武等实在”,允诺释放。当年苏武出使匈奴时随行百余人,回到汉朝时,只有九人偕还。苏武出使时,年方四十,在匈奴被扣压十九年,回汉时,尽管须眉如雪,手中尚持汉节,旄头早落尽无余,长安都人,无不嘉叹。
为了教育大家,发扬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昭帝择武为典属国。苏武坚贞不屈,宁死不忘祖国,保持民族气节的美德,表现了他对民族的无限忠诚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与民族尊严,表现了他立志有恒的道德风尚,“苏武牧羊”和“鸿雁传书”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历代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西汉抗匈名将霍去病,在“六击匈奴”战功赫赫和武帝赐给的华丽住宅面前,不为自己的家庭打算,想的是民族的统一他对武帝和众将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里”意思是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先为自己的家庭打算呢?霍去病这种为国忘家的精神,使汉武帝深为感动,更加器重他。众将臣也深受教育,更加尊敬他。“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句豪言壮语,成为历代名将忠诚为国的座右铭,也受到许多文人墨士的歌咏。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九月,年方二十四岁的霍去病不幸病逝。为此,朝野皆恸。汉武帝尤为痛悼。为了抚英灵,号召全体军民向霍去病学习,汉武帝在霍去病安葬的那天,动员了陇西、北地等五郡的匈奴移民,穿黑甲,列长队,依次从长安排到陕西兴平的茂陵墓地,护送霍去病的灵枢入葬。武帝把霍去病的坟墓安置在自己的墓穴旁边。并在墓前竖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十六个大字。墓顶和四周雕刻有各种石像,其中有一座马踏匈奴奴隶主贵族侵略者的石雕,用艺术形象再现了霍去病率领铁骑抗击匈奴六战六捷的雄姿。直到今天,这些石雕和霍去病的墓一道依然矗立在陕西兴平县茂陵东北的高地上,供历代人民凭吊景仰。
东汉著名军事家马援,开始因同情百姓,放跑“犯人”,自己流寓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庆阳西北)畜牧,几年后“至有牛马洋数千头,谷数万斛”,然而,马援不贪恋财货。他把积财尽散给亲朋故旧,自己常年穿着一身羊皮大衣,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他教育别人:“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凡殖货财产,贵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奴)耳”。后来,他上书光武帝,要求随军西征,由于他胸有大志,勇敢不伯死,带领部队在荡平隗嚣的攻陇之战中立下了卓著功勋。随后,他率部安定陇右,南定交趾,战绩频频。为此,光武帝刘秀大喜过望,特赐给马援兵车一乘,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位列九即。
在马援进京之日,为了教育大家,刘秀特令文武百官到京门外迎候。他们见面后,一时称颂之辞不绝于耳。面对这些,马援说:“当今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北方匈奴、乌桓方兴未艾,时时侵扰内地。烧杀掳掠,我正待请求皇上准我再度出征,安宁北边,”,“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马援“以马革裹尸还葬”,不仅对当时军中官兵以极大的教育,而且成为脍炙人口、传为千古绝唱的名言。如孟冀听后就大为动容,赞叹道:“谅为烈士,当如此矣。”为此,宋代著名军事家、诗人陆游在《陇头水》诗中写道:
我语壮士勉自强.
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
岂若妇女不下堂?
伟大的诗人杜甫写过十来篇有关马援的诗篇,赞美他“勋业终归马伏波”,《嘉靖钦州志》拾遗中也有“不见当时马伏波,英雄千古事难磨”的诗句。可见,马援立志豪迈,壮怀激烈,清廉自守,视金钱奉禄如草芥而富于出生入死为国献身的精神,对后世的教育和鼓舞作用之大。马援一生急国家之难,闻等而动。勇于自荐,最后终于弹于国事而卒于疆场的气概,以及他那“丈戈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以马革裹尸还葬”的豪言壮语,激励了当时和后世多少男儿为保卫祖国血染黄沙,战死疆场。马援的人格和精神,完全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爱*人之魂。马援的生动事迹,是中国古代军事教育史上极为生动而又光辉的一页。
孔子的学生曾参曾经说过:“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也。”意思是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寄托给他,他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动摇,不屈服。这种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他还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说,将士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和意志刚强,因为他们的任务重大而前程遥远。他们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还不重大吗?他们奋斗到死才停止,难道还不遥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