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诗经关雎写一首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1 16: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23:56
不是,君子爱的是能【琴瑟友之】的【窈窕淑女】,不是个河边采野菜的村姑.
《诗经•周南•关雎》注译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雎(jū):篇名,《诗经》每篇都用第一句里的几个字(一般是两个字)作为篇名.
窈窕:纯洁美丽.淑:善良.
好逑(qiú):理想的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荇菜:一种水上植物,可以吃.
流:顺水势采摘.
寤(wù):睡醒;寐:睡着.
思服:思念、牵挂.
芼(mào):选择,采摘.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所以君子想的那个人不在河边,没有采菜.
中学课本交给我们的是【流】【采】【芼】都是采摘的意思,即是同义词.但实际上,它们是递进的关系.
【流】流动的荇菜(没到手的)
【采】采到的
【芼】(从采到的荇菜)里选择好的.
.“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应作流动讲.这是以荇菜流动从而比喻淑女的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
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其声、情、文、义俱佳.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
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
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
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