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山东乳山的婚礼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4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7:30

1,嫁娶

头天傍晚,新郎前去迎亲。离家这一刻,叫“走轿”,新郎要在太阳落山以后进新娘家,岳家设喜宴招待女婿及亲朋。女婿唯一一次可在岳家坐首桌的首席,以后则视同儿子。第二天早饭后,新娘和新郎交换信物,交换后马上启程。新娘的母亲不出来送女儿,这时要坐在炕上为女儿坐福(祈福)。

新娘的伯伯、叔叔或者哥哥陪同随新郎、新郎同往,叫“送客的”。送客的人要儿女双全、身体健康、运佳势达的人,这样才能给一对新人送去好运。

2,开箱

结婚的第三天,新娘的父亲、哥哥、弟弟到男方家。把婚前“搬箱”搬来的箱子、盒子打开。这时,男方家才能把女方带来的喜饼分给亲朋邻里。这天的宴请规模要小于结婚当天。也有简化开箱这道程序的,开箱的人在婚礼当天即随新娘新郎前来,叫“当日红”。

3,瞻久

因为是喜事的第四天,所以也叫“瞻四喜”。新郎和新娘要同去新娘家,探望新娘的父母及亲属。新郎新娘要表明永久坚持这段婚姻的决心。这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几对新人能真正按规矩把话说出口。



扩展资料

乳山民俗风情:

1,大秧歌

乳山传统的大秧歌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执事部分,负责领舞;中间是舞队部分,包括男子腰鼓组和女子彩扇组;后面是自由舞部分,有双人舞、单人舞或者跑旱船、耍龙灯、骑黑驴、踩高跷、舞狮子、唐僧师徒取经等。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兼有竹、管、弦等乐器,大气豪放,节律紧凑。

2,剪纸

乳山剪纸分为两大流派,大孤山一带的剪纸粗犷豪放,求神似不求形似;午极一带的剪纸精巧细腻,追求形神俱备。人们用剪纸抒发情怀、寄托美好愿望,剪纸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民俗艺术的奇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乳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乳山婚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8:48

  婚俗从来都是有*、经济背景的。过去是轿子抬、单车带,现在是坐彩车、取镜头,将来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所以说,社会越发达,婚俗演变得就越快。建国前男女婚事,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当事人没有决定权。建国后随着*的提倡,加上《小二黑结婚》《刘巧儿》等剧目的普及,婚龄青年才逐步有了恋爱的自由。但那时的婚姻,靠媒人撮合的占比仍然很大。
  不论是自由恋爱的、还是媒人说合的,婚前都要履行议婚、相亲、订婚、盼家、择好日、下彩礼、搬箱等程序。
  议婚:家族会议研究讨论亲事的可否,这关如果是省略了,家族中的长辈会说待婚之家目中无人。
  相亲:是媒人撮合的,媒人出面,约定个合适的时间、地点,男女双方见见面;是恋爱的,也得找个“媒人”,也得过这一关,目的是让双方的亲友参加看一看,帮助参谋参谋、把把关。同往的亲友,俗称“代眼的”。
  订婚:如果男女当事人及亲友团没有反对意见了,由媒人代表男方向女方表达求婚之意,女方如果同意,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订婚后就不能反悔了,悔婚当时在当地是件很受*谴责的事。
  盼家:也叫攀家、看家或者“看地场”。未来的媳妇由媒人陪同,第一次正式拜会公婆。这天婆家对未来媳妇及媒人的款待极为隆重,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筵席也是倾其所有,尽量丰盛。未来的媳妇参加女宴,女宴一般没有喝酒的;男宴则极尽劝酒之能事,力争气氛热闹。媳妇回去时,婆婆要赠送衣料等物品,叫“留念想”。
  择好日:又叫挑吉日。找会择日子的人按照准新郎、准新娘的命相(生辰八字)选择结婚的日子。人们迷信结婚的日子好,婚后的日子就能过得好,所以相当重视吉日的选择。没有合适的好日,宁肯推迟婚期也不草草行事。遇到急于结婚而又没有合适好日子的,可以在春节那天结婚,叫“赖司日”。因为那天普天同庆,大地回春,就会赖上好运气的。择好日是男方的工作,但得派员前去征求女方的意见。如果女方不同意,就得另行选择,直到女方同意为止。
  下彩礼:又叫“递红”或者送聘礼。结婚日子定下来以后,准新郎由媒人陪同到女方家下聘礼。聘礼有现金、衣服、被面等。数量随时代经济情况不断变化。
  搬箱:结婚的前三天,男方的兄弟到女方家把嫁妆搬回来。或用小车推、或用拖拉机拉,都要极为小心。箱子、被褥、喜饼、大镜子、茶具等东西要确保完整,损坏了不吉利。搬回来的嫁妆,直接送入新房摆放。
  婚前诸事妥当了以后,婚礼即开始了。
  婚礼包括“嫁娶”“开箱”“瞻久”三部曲。
  嫁娶:头天傍晚,新郎前去迎亲。离家这一刻,叫“走轿”。新郎要在太阳落山以后进新娘家(后多改为在着日头就进门)。女方家的亲朋好友齐来庆贺。岳家设喜宴招待女婿及亲朋(也有当晚由家人陪新郎吃点饭,第二日清晨举办亲友参加的喜宴)。女婿就这一次在岳家坐首桌的首席,以后则同儿子一样,有客时只能做服务生。
  第二天早饭后,新娘和新郎交换信物,一般是新手绢,纯洁锦绣、涓涓流长之意。信物交换后就得马上启程。新娘的母亲不出来送女儿,这时要坐在炕上为女儿坐福(祈福)。新娘的伯伯、叔叔或者哥哥陪同随新郎、新郎同往,叫“送客的”。送客的人要是儿女双全、身体健康、运佳势达的人,这样才能给一对新人送去好运。如果这村这天有多家嫁女,以早出发者为好,有占先为吉的说法。新娘离开闺房这一刻,叫“上轿”。新娘“上轿”后只能看前方,不得回头看。寓意婚姻长久,不走回头路。新郎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只能点头致意,不得说话。话——谐音“化”,引申“失”(言多有失)。这时男方家喜联盈门、喜字满街、鞭炮高挂,亲朋们站在大门口恭候,做好了迎接新娘的准备。
  新娘一行一到,按事前分工,有接新娘的姑婶姨嫂(个别村有“姨不送、姑不迎”之说,即女方的姨不参加送外甥女上轿,男方的姑不参加迎侄媳妇下轿),有接“送客的”婚宴主陪。接新娘的,把新娘送入新房;接“送客的”,把客人引入客厅。同时鞭炮齐鸣,营造喜庆气氛。
  婚宴正午时分开始。新娘入女宴;新郎不入席,端菜沏茶。席位的排次极为讲究。送客的是首桌首席,如果送客的来人多,也得分散到各桌上坐一席。再就是朋亲为大,家人的朋友要尽量安排个好席位。旁系亲属依次是舅舅、姑夫、姨夫。直系的不论是爷、爹、伯、叔,都是服务群体,即使入席也没有席位。席间的规矩很多,要注意餐具不得破碎。像过年时一样,要“接口彩”。桌上的调味品,蒜要改叫“义和菜”,醋要改叫“计划”。宴席的高音区是盘鱼上来时,陪客人员要千方百计让客人多喝。醉——谐音“最”,最好最好的意思。来宾往往是“鱼在桌上,我在桌下”,没有吃到鱼就醉了躺在桌子底下的意思。吃饭时,坐席的人要米饭、面条两样都吃。不准只吃一样,叫“汤饭两全,儿女双全”。预祝新郎新娘将来儿郎、闺女都有。
  宴后,娘家送客的人要到新房看一看(有的地方是送客的人到公婆房里去,不进新娘的房间),便于回去汇报情况。这叫“赴小宴”,小宴是个摆设,是个过程,象征性地摆一桌酒菜食品就行了。赴小宴时,送客的人要代表新娘的父母向公公婆婆说些客气话。如“闺女拙,不会做家务,以后请当公爹的、当婆妈的多多指教”等。新郎家要准备好点心赠给送客的人,以表谢意。如果是忙乎忘了,那是件很失礼的事。送客的人走了,婚宴就算正式结束了。
  晚上有闹洞房的习俗,村人想尽各种办法捉弄新娘和新郎。受兄长如父的观念影响,平辈中“大伯子”(丈夫的哥哥)不与弟媳诙谐言笑,不去闹洞房;“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则“叔嫂无忌”,是闹洞房的主力军。这种陋习后来被逐步被淘汰。
  嫁娶期间还有很多忌讳,因村而异。有的村俗,新婚的前夜,要找个男童睡在新房里,叫“压宅子”或者“压床”,阳长阴消,驱走“邪气”,第二天好迎接新人的到来。也有的是新郎的父亲或者舅舅压宅子。结婚当天,从早上至晚上闹洞房之前,其他人不得坐在新房的媳妇炕上,只准新娘坐。新娘要端正地坐着,叫“坐福”。不能躺着,如果是躺着,则与病卧相联想,视为不吉利。
  开箱:结婚的第三天,新娘的父亲、哥哥、弟弟到男方家。把婚前“搬箱”搬来的箱子、盒子打开(倒不用亲自去打开,仅是种形式)。这时,男方家才能把女方带来的喜饼(也叫媳妇饼)分给亲朋邻里。这天的宴请规模要小于结婚当天,一般是男方门里的人和婚宴时因事未能参加者。也有简化开箱这道程序的,开箱的人在婚礼当天即随新娘新郎前来,叫“跟腚红”或者“当日红”。
  瞻久:因为是喜事的第四天,所以也叫“瞻四喜”。新郎和新娘要同去新娘家,探望新娘的父母及亲属。用意一是新郎登门感谢岳父岳母,感谢他们把辛苦养大的好姑娘嫁给了本人;二是新郎新娘要表表态,表明永久坚持这段婚姻的决心。这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几对新人能真正按规矩把话说出口的。
  另外,上世纪初,没有婚姻登记这一说。找一个会写字的人,把双方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到新房里的柜门内就行了。这就是“法律文书”,无印章、无签字,却重于泰山,双方就得永远在一起。上世纪中后期,也是形式大于法律。举行了婚礼,即使没有登记,民间也视为是“合法”夫妻;如果只是登了记,而没有举行婚礼就想住到一块儿,那是万万不行的。没有婚礼这种形式进行社会公示的婚姻,乡里乡亲不承认其“合法性”。那时先结婚后登记的人很多,即便是登了记,也没有注重收存结婚证的。多数人把结婚证贴在洞房的墙上,当装饰画用了。所以乳山现在四五十岁的人,手中多没有结婚证,因当时在墙上“立此存照”了。
  上述是上世纪中后期的情况。总之,那时乳山很重视结婚时的那些形式仪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10:22

婚前都要履行议婚、相亲、订婚、盼家、择好日、下彩礼、搬箱等程序。   议婚:家族会议研究讨论亲事的可否,这关如果是省略了,家族中的长辈会说待婚之家目中无人   相亲:是媒人撮合的,媒人出面,约定个合适的时间、地点,男女双方见见面;是恋爱的,也得找个“媒人”,也得过这一关,目的是让双方的亲友参加看一看,帮助参谋参谋、把把关。同往的亲友,俗称“代眼的”。   
订婚:如果男女当事人及亲友团没有反对意见了,由媒人代表男方向女方表达求婚之意,女方如果同意,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订婚后就不能反悔了,悔婚当时在当地是件很受*谴责的事。
  盼家:也叫攀家、看家或者“看地场”。未来的媳妇由媒人陪同,第一次正式拜会公婆。这天婆家对未来媳妇及媒人的款待极为隆重,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筵席也是倾其所有,尽量丰盛。未来的媳妇参加女宴,女宴一般没有喝酒的;男宴则极尽劝酒之能事,力争气氛热闹。媳妇回去时,婆婆要赠送衣料等物品,叫“留念想”。
  择好日:又叫挑吉日。找会择日子的人按照准新郎、准新娘的命相(生辰八字)选择结婚的日子。人们迷信结婚的日子好,婚后的日子就能过得好,所以相当重视吉日的选择。没有合适的好日,宁肯推迟婚期也不草草行事。遇到急于结婚而又没有合适好日子的,可以在春节那天结婚,叫“赖司日”。因为那天普天同庆,大地回春,就会赖上好运气的。择好日是男方的工作,但得派员前去征求女方的意见。如果女方不同意,就得另行选择,直到女方同意为止。
  下彩礼:又叫“递红”或者送聘礼。结婚日子定下来以后,准新郎由媒人陪同到女方家下聘礼。聘礼有现金、衣服、被面等。数量随时代经济情况不断变化。
  搬箱:结婚的前三天,男方的兄弟到女方家把嫁妆搬回来。或用小车推、或用拖拉机拉,都要极为小心。箱子、被褥、喜饼、大镜子、茶具等东西要确保完整,损坏了不吉利。搬回来的嫁妆,直接送入新房摆放。
  婚前诸事妥当了以后,婚礼即开始了。
  婚礼包括“嫁娶”“开箱”“瞻久”三部曲。
  嫁娶:头天傍晚,新郎前去迎亲。离家这一刻,叫“走轿”。新郎要在太阳落山以后进新娘家(后多改为在着日头就进门)。女方家的亲朋好友齐来庆贺。岳家设喜宴招待女婿及亲朋(也有当晚由家人陪新郎吃点饭,第二日清晨举办亲友参加的喜宴)。女婿就这一次在岳家坐首桌的首席,以后则同儿子一样,有客时只能做服务生。
  第二天早饭后,新娘和新郎交换信物,一般是新手绢,纯洁锦绣、涓涓流长之意。信物交换后就得马上启程。新娘的母亲不出来送女儿,这时要坐在炕上为女儿坐福(祈福)。新娘的伯伯、叔叔或者哥哥陪同随新郎、新郎同往,叫“送客的”。送客的人要是儿女双全、身体健康、运佳势达的人,这样才能给一对新人送去好运。如果这村这天有多家嫁女,以早出发者为好,有占先为吉的说法。新娘离开闺房这一刻,叫“上轿”。新娘“上轿”后只能看前方,不得回头看。寓意婚姻长久,不走回头路。新郎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只能点头致意,不得说话。话——谐音“化”,引申“失”(言多有失)。这时男方家喜联盈门、喜字满街、鞭炮高挂,亲朋们站在大门口恭候,做好了迎接新娘的准备。
  新娘一行一到,按事前分工,有接新娘的姑婶姨嫂(个别村有“姨不送、姑不迎”之说,即女方的姨不参加送外甥女上轿,男方的姑不参加迎侄媳妇下轿),有接“送客的”婚宴主陪。接新娘的,把新娘送入新房;接“送客的”,把客人引入客厅。同时鞭炮齐鸣,营造喜庆气氛。
  婚宴正午时分开始。新娘入女宴;新郎不入席,端菜沏茶。席位的排次极为讲究。送客的是首桌首席,如果送客的来人多,也得分散到各桌上坐一席。再就是朋亲为大,家人的朋友要尽量安排个好席位。旁系亲属依次是舅舅、姑夫、姨夫。直系的不论是爷、爹、伯、叔,都是服务群体,即使入席也没有席位。席间的规矩很多,要注意餐具不得破碎。像过年时一样,要“接口彩”。桌上的调味品,蒜要改叫“义和菜”,醋要改叫“计划”。宴席的高音区是盘鱼上来时,陪客人员要千方百计让客人多喝。醉——谐音“最”,最好最好的意思。来宾往往是“鱼在桌上,我在桌下”,没有吃到鱼就醉了躺在桌子底下的意思。吃饭时,坐席的人要米饭、面条两样都吃。不准只吃一样,叫“汤饭两全,儿女双全”。预祝新郎新娘将来儿郎、闺女都有。
  宴后,娘家送客的人要到新房看一看(有的地方是送客的人到公婆房里去,不进新娘的房间),便于回去汇报情况。这叫“赴小宴”,小宴是个摆设,是个过程,象征性地摆一桌酒菜食品就行了。赴小宴时,送客的人要代表新娘的父母向公公婆婆说些客气话。如“闺女拙,不会做家务,以后请当公爹的、当婆妈的多多指教”等。新郎家要准备好点心赠给送客的人,以表谢意。如果是忙乎忘了,那是件很失礼的事。送客的人走了,婚宴就算正式结束了。
  晚上有闹洞房的习俗,村人想尽各种办法捉弄新娘和新郎。受兄长如父的观念影响,平辈中“大伯子”(丈夫的哥哥)不与弟媳诙谐言笑,不去闹洞房;“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则“叔嫂无忌”,是闹洞房的主力军。这种陋习后来被逐步被淘汰。
  嫁娶期间还有很多忌讳,因村而异。有的村俗,新婚的前夜,要找个男童睡在新房里,叫“压宅子”或者“压床”,阳长阴消,驱走“邪气”,第二天好迎接新人的到来。也有的是新郎的父亲或者舅舅压宅子。结婚当天,从早上至晚上闹洞房之前,其他人不得坐在新房的媳妇炕上,只准新娘坐。新娘要端正地坐着,叫“坐福”。不能躺着,如果是躺着,则与病卧相联想,视为不吉利。
  开箱:结婚的第三天,新娘的父亲、哥哥、弟弟到男方家。把婚前“搬箱”搬来的箱子、盒子打开(倒不用亲自去打开,仅是种形式)。这时,男方家才能把女方带来的喜饼(也叫媳妇饼)分给亲朋邻里。这天的宴请规模要小于结婚当天,一般是男方门里的人和婚宴时因事未能参加者。也有简化开箱这道程序的,开箱的人在婚礼当天即随新娘新郎前来,叫“跟腚红”或者“当日红”。
  瞻久:因为是喜事的第四天,所以也叫“瞻四喜”。新郎和新娘要同去新娘家,探望新娘的父母及亲属。用意一是新郎登门感谢岳父岳母,感谢他们把辛苦养大的好姑娘嫁给了本人;二是新郎新娘要表表态,表明永久坚持这段婚姻的决心。这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几对新人能真正按规矩把话说出口的。
  另外,上世纪初,没有婚姻登记这一说。找一个会写字的人,把双方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到新房里的柜门内就行了。这就是“法律文书”,无印章、无签字,却重于泰山,双方就得永远在一起。上世纪中后期,也是形式大于法律。举行了婚礼,即使没有登记,民间也视为是“合法”夫妻;如果只是登了记,而没有举行婚礼就想住到一块儿,那是万万不行的。没有婚礼这种形式进行社会公示的婚姻,乡里乡亲不承认其“合法性”。那时先结婚后登记的人很多,即便是登了记,也没有注重收存结婚证的。多数人把结婚证贴在洞房的墙上,当装饰画用了。所以乳山现在四五十岁的人,手中多没有结婚证,因当时在墙上“立此存照”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12:14

乳山人的择偶习俗
择偶 解放前,儿女婚配一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律条。男女双方婚前不得相见,素有“嫁鸡随鸡,嫁犬随犬”、“嫁出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之说。女子出嫁,须从一而终,丈夫夭折也不能改嫁;男子可以纳妾,并且在妻子夭折后可以续娶。婚姻形式颇为陆离,有指腹婚、童养婚、童婚、换婚、表亲婚、抢婚、冥婚等。凡此婚俗,毁掉了不少美满姻缘。*成立后,给予禁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废除一夫多妻制,男女婚姻自由,双方可以自由恋爱,然后结为伉俪。农村一般还是先由他人介绍(称“介绍人”或“媒人”)。50年代中期,军人实行*后至60年代“文化大*”开始前,女子择偶标准曾为“一军官,二政干,三工人,四教员,不行再嫁庄稼汉”。“文化大*”期间也是与军人配偶最为光荣。70年代后,男女择偶观念开始复杂化,容貌的俊丑,个儿的高矮,体质的强弱,文化技术水平的高低,职业的好坏,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都成为择偶的条件。

乳山人的订婚习俗
订婚 建国前,由男方家父母托媒人向女家提婚,女家同意后,将女方的年庚、生日时辰转告男方,如男女双方的属相和生辰无克,双方家庭即书写柬帖(婚约),由媒人从中交换,俗称“下媒柬”,至此,即为订婚。新中国建立后,定亲过程一般由介绍人先向男女双方介绍各自的情况,然后约定地点见面“相亲”。双方满意后,介绍人陪同女方及其父母或兄嫂到男方家看住宅、陈设等情况,俗称“看家”。如女方同意,男方要赠送女方一些钱和衣物(初为几十元,后为几百元不等),曰“看家礼”,是为定亲。

建国前:

由男方家请人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选择迎娶吉日,谓择“好日”。然后用红纸书写,并备彩礼送交女方家。

结婚前日,男方派人将妆奁搬回男家。下午新郎叩拜祖先牌位及父母尊长,然后吃饺子,乘轿到女方家(须落日后进女方家)迎亲,当晚叩拜女方家祖先牌位及父母尊长,拜毕就宴。

翌日早餐后,新郎至内室请新娘,新娘头蒙红布由兄长背入轿内,并选一人(一般是新娘的叔伯或兄长)骑骡马相送,称“送客”。到新郎家的时间要早,谓“抢福”。此日,男方家张灯结彩,门贴喜联,沿来轿之街张贴“喜”字贴,宾客盈门,以待新人。花轿至,由两傧妇扶新娘出轿,新郎以彩带导引新娘,踏地毯,跨马鞍,进庭院,先拜天地,后拜高堂(新郎父母),再夫妻互拜,然后入洞房。新郎新娘入洞房后,并排坐于炕上,互换酒盅,称“坐床换盅”。至此结婚仪式完毕。中午男方家大摆酒宴,款待宾朋。

婚后第三日,新娘家兄弟到新郎家探亲,曰“开箱”。

第四日,新郎新娘到新娘家省亲,称“瞻久”(也有称“瞻四喜”)。至此,婚期礼仪结束。

乳山结婚习俗

建国后,结婚礼俗逐渐简化,革除了封建迷信色彩,增添了新的内容。婚期仍择“好日”(“好日”也有带纪念色彩,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好日”确定后,男方家长要带衣料、糖果、现金等到女方家商讨结婚事宜,俗称“上门”。所带现金,初为百把元,后渐扩大至几百元、几千元不等。迎娶前一天上午,男方家派人(一般是新郎的弟兄或叔伯)带着猪肉到女家搬妆奁,称“搬箱”或“搬嫁妆”。翌日早晨,新郎吃完饺子到新娘家迎娶。早晨,新娘家设宴招待新郎及亲朋,宴后新郎偕新娘至新郎家,男方家鸣放鞭炮相迎。少数人家有专人为新郎、新娘拍摄结婚照。中午宴请宾客,新郎、新娘向宾客敬酒。宴后向宾朋回赠面饼(俗称“媳妇饼”)、香烟、糖块等。“开箱”“瞻久”仍沿旧俗,只在时间上不太强求原规。结婚迎娶乘坐的工具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14:22

相亲完了(恋爱),之后。如果彼此觉得还不错,可以相互交往。
交往的挺好。就应该是“看家”了,这主要是看看彼此的家庭情况。(现在都不太兴看家了,那是二十年以前是这样的)
以后,就应该是“下彩礼”了。也就是把若干的钱(通常都是一万元左右)及“三金”(有条件的可以多送,没条件的可以商量不送)等送到女方家中。
之后,就是“送日子”。也就是女方把自己准备的嫁妆送到男方家中。
再以后,就是男方“送日子”了。也就是男方到女方家中把女方的被等东西拿到男方家中。通常都是男方的大哥或最小的叔叔和男方一起去。
最后是办婚礼了。下请帖,让各位亲朋好友(是要拿红包的,根据个人情况决定给多少。)来喝喜酒。在喜酒开喝之前,男方到女方家中用轿车把女的接过来,到银滩等地去拍录像。回来后,开始喝喜酒。当酒喝到一半时,也就是上鱼的时候,夫妻二人要向来宾敬酒。喝完酒之后,把喜饼、烟、糖等送给喝酒的亲朋好友。(喜饼都是很大的,一个大约有二两半到三两。这是具有乳山特色的大饼。)

参考资料:一个白沙滩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齿瓣延胡索选方 延胡索粉是与开水服用还是与中药服用 延胡索细粉一次吃多少 青少年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抑郁了? 游戏账号重新注册了一个,以前的老号为什么就没有了? 老爸做60大寿,要用手机发信息接朋友呷酒怎么说 老爸做60大寿,要用手机发信息接朋友呷酒怎么写 老爸60大寿请朋友来呷酒用短信通知发些什么 雷克萨斯es200和300的区别 雷克萨斯es200和300的区别哪个好 结婚70年叫什么婚?比如50年金婚,60年钻石婚。 请帮我韩语翻译中文 (韩国传统结婚顺序) 韩国礼仪中的措手表达什么意思啊? 夫妻之间什么叫搭伙过日子 在遇见你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这句话是谁说的 琥珀婚是什么意思 请问那些汉字是五行属水和火的,一个字同时属水和火 如何通过十字路口? 如何查看iTunes Store帐户的余额??? iTunes Store账户余额怎么清零? 苹果账户里有钱但是支付方式里没有账户余额支付,该怎么花掉这些钱? 如何查询itunes账户里的余额 如何将itunes账户中的资金转出 itunes如何充值 apple music可以用itunes礼品卡充进账户余额付款吗? iTunes帐号余额怎么查看 Appstore里的余额怎么用 怎样给苹果手机itunes充值 苹果Itunes怎么充值10元人民币 怎么把itunes帐户ID里多余的钱充回银行卡里? 在古代纳妾有婚礼吗?纳妾拜天地吗? 结婚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结婚"一词由何而来? oppo手机怎么打开现代战舰 “浣溪沙,好婚嫁”的全联是什么? 现代战舰第二个怎么登录 现化战舰连接账户有用吗 现代战舰联机教程 现代战舰怎么进不去游戏了? 现代战舰破解版怎么进去 现代战舰邮箱登录能不能联机 现代战舰四人小队怎么邀请 现代战舰登陆用苹果账号是苹果商店的吗 现代战舰QQ频道怎么加入 如何让QQ空间的日志只有自己或是只有特定的人可以看到? 现代战舰电子邮件登录显示需要地址 QQ空间私密日志只有自己可以看见吗? 现代战舰密码输不上去,怎么办? QQ空间日志访问权限无法修改,总是显示“仅自己可见”!很急! 现代战舰怎么进入官方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