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5 21: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3:01
重读李敖,也是因为偶然. 第一次从同学手中抢过那本<上山*上山*爱>的时候,竟是为了消遣一节无聊的*课.那一年,高二. 然而一发不可收拾,花了两个通宵的时间,终将此书读完. 在高中时,读此书的感觉还是相当朦胧,至少对李敖其人还是认识比较模糊的.一直到大学时,由于网路的力量,以及李的神州之旅的那三次演讲:北大的金刚怒目,清华的菩萨低眉,复旦的尼姑思凡(这是李自起的名字).以及<康熙来了>对其的专访.看完这些之后,对其有了更多清晰的感性认识. 如今重读李敖的书,感觉却是世外洞天,少了些当年的云里雾里的迷蒙感.我想分析其书,前提是分析其人.在历史的云雾里,特别是中国的文人,书的印记,其实就是其人的心境. 世人对于李敖的印象,就和硬币的两面一样,几乎无法统一的,为什么说是几乎呢,想起了前几天的看到的一句雷人的话,男人的下半身就像硬币,正面是1,背面是菊花,被变相的统一起来了.闲话少表,对于李,赞的人,学富五车,博闻强识,爱憎分明,信仰纯真,追求进步,仗义执言..等等.贬的人,说其,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这个很多人抓住的最大尾巴就是其对胡因梦的"报复",但个人认为,在看结果的时候可以参照下原因,具体可以看李敖对胡因梦的"休书",,里面提到的罗马的凯撒大帝,我想那是一个男人心灵彻底的破碎.).特立独行,高调浮夸.等等 但这些都不重要,其实还原到最终的,就是李敖本人,任你雨打风吹,我自容颜不改. 一副桀骜的面孔下,其实是一张腼腆的脸.据鄙人看了李敖的诸多演讲,访谈之后,发觉其实李敖是一个很腼腆的小生,有羞赧的笑容,有虚怀的谦恭,有君子的气度,有温良的一面,只是对于正义和理想的信仰,使其具备了战斗力.鲁迅先生曾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个男人,刚柔并重,有丰满的感情,信仰,正义,责任,追求,勇气,魄力,此乃大丈夫.鲁莽和冲动不应是男人的代名词,温柔才是男人强大的力量.“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林黛玉,没有眼泪。”这是李敖快意还乡时所说。其实,我们都在推断和反推断而已,其实李敖本原如何,我想无须也没有必要去做太多的描述,只是世间万事万物,在孔孟成道之后,在耶稣诞生之时,皆有了一个所谓的标准,也就是定义,也就是定个基础的调调,也可以说划个圈圈.但在我眼中,李敖的特点不在其学识,不在其性格,而是在其腼腆一笑的温良.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样,对于<上山·上山·愛>这本书,褒贬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李敖在此书的前言就预见性,避嫌的写出了:清者阅之以成圣,浊者见之以为淫.但假设一下,当我们抽掉其中描写情爱的情节,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呢? 虽说百年世事三更梦,但那是放到茫茫的历史长河去衡量的.对于历史,错过的可以是一个时代,对于国家,错过的可以是一个时期,对于一个人来说,错过的会是时间,错过了时间,人生又将如何?.三十年,谁敢挥挥手就说弹指一挥间?那是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人生,而且是最精华的人生,少时,我们无知,老时,我们无为.年青时的三十年,是一个男人的如日中天. 但对于此书的两个女人,虽为母女,但彼此互不认识,互不相知,因为孩子出世时,母亲已遁世.但对于一个中间媒体的男人,连接她们的却是情和欲.前几年看这书的时候,*这个词一直让我觉得难以释怀.如今回头,却也觉得那时可笑.不是我世故了,不是我沦落了,不是我没有是非标准了,只是,我懂了.有的人在看*的时候,是为了满足某些生理需求,有些人在看的时候,却也看出了艺术和美学的踪影.这并无矛盾的.你可以骂"扯淡",也可以叹无耻,但你抹杀不了这个事实. 在所谓的情爱后面,在所谓的*后面,李敖想表达的是一种对于现实,现状,世俗的修正,也是对于自我的一种宣扬,只要足够好,为什么非得闷在地窖里发霉呢?通过与红颜知己在性情上的沟通,涉及的诸多李敖对世间看法的主题,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去衡量作者的思想的变化,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本书某种意义上算是李敖的自传.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感觉. 但是这本书也有不足之处,话题的空泛性以及情节的重复也令这书有所瑕疵.但完全不影响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