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世纪60年代通货膨胀的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5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04
二战后,日本共经历了三次通货膨胀,除第一次持续时间较长外,其余两次时间都较短。
战后恢复时期的通货膨胀(1945—1952年)日本战败后,战争给国民经济成了毁灭性打击,生产极度萎缩,物价暴涨。
东京地区的商品批发价1945年12月比战前上涨3.5倍,1946年12月猛涨为16.3倍,1947年12月又涨到48.2倍[1]。日本战后初期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
第一,长期战争期间的巨额军事开支,主要是依靠日本银行的借款和庞大的赤字国债筹借的,它累积了巨大的货币购买力。
第二,战后初期,日本*滥发军费,如军人复员的津贴、军需工厂的战时补偿等,短短的3个月内(1945年8—11月)达到266亿日元,而这笔巨款,是以银行认购的形式发行的,日本银行*增发大量纸币,加剧了通货膨胀。
第三,银行贷款的急剧膨胀。从战争结束到1945年末,日本银行对原军需企业货款共达37亿日元,1945年9月—1946年1月,全国民间银行贷款总额达172亿日元[2],而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作冒险的投机资金。
第四,居民大量提取储蓄存款。战争期间,由于实行严格的物资配给制,居民很难在市场上买到物资,*把钱存到银行,战争结束后,撤销了对日用品的管制,居民大量提款购买生活品,从而加大了货币的供给,对通货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情况下,**采取超紧缩*,如通过兑换新币及强制存款来回收流通中的货币,取得了很好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04
美元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