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0 11:4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1
用32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出现少量放射性,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也会分布在上清液中,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用35S标记实验时,沉淀物出现少量放射性,是因为: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随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噬菌体侵染实验结论:噬菌体注入宿主菌细胞内的物质是DNA,释放出来的是跟原先感染细菌细胞一样的噬菌体。可见在噬菌体的生活史中,只有DNA是联系亲代和子代的物质。而母本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的荚膜外。
扩展资料:
侵染过程
第一阶段噬菌体侵染寄主细胞的第一步是“吸附”,即噬菌体的尾部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然后进行“侵入。噬菌体只把头部的DNA注入细菌的细胞内,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壁外,不参与增殖过程。
第二阶段噬菌体DNA进入细菌细胞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细菌的DNA合成停止,酶的合成也受到阻抑,噬菌体逐渐控制了细胞的代谢。噬菌体巧妙地利用寄主(细菌)细胞的“机器”,大量地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形成完整的噬菌体颗粒。
噬菌体成熟时,这些DNA高分子聚缩成多角体,头部蛋白质通过排列和结晶过程,把多角形DNA聚缩体包围,然后头部和尾部相互吻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子代噬菌体。
第三阶段噬菌体成熟后,在潜伏后期,溶解寄主细胞壁的溶菌酶逐渐增加,促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感染细胞,可以直接看到细胞的裂解现象。T2噬菌体在37 ℃下大约只需40 min 就可以产生100~300个子代噬菌体。
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又去侵染邻近的细菌细胞,产生子二代噬菌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噬菌体感染实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2
P32是标记蛋白质外壳的放射性元素,而分离后蛋白质外壳要轻于DNA,所以在上清液,而搅拌不充分并不会对试验的其他内容产生变量性的影响,所以结果只可能是P32在上清液,实际上只要试验正确,P32也是在上清液,除非出现蛋白质变质分解或其他特殊情况,望采纳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2
上清液出现少量放射性、沉淀物出现少量放射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3
上清液出现少量放射性、沉淀物出现少量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