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3:59
沈永生/天高任鸟飞 :胡适《鸽子》赏析
胡适是公认的最早在中国诗坛倡导白话诗的人,并多有尝试。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被看作是现代最早出现的“白话诗”(现代新诗在20世纪初刚出现时都称为“白话诗”)。他还根据当时的新诗创作实际,提出相应的新诗理论,如1919年10月《论新诗》被看作最权威的新诗理论,朱自清称之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胡适的《尝试集》,(他还与时人出版过多部合集)是现代第一部个人白话新诗集。从此,胡适被看作是“白话新诗第一人”。
他的《鸽子》最早发表了《新青年》1918年1月号,虽然多少还有些尝试的痕迹,今天读来仍不失清新。
诗凡四句,句句押韵(i韵),一韵到底;全用白话,仅“夷犹如意”稍嫌难解,“夷”是平安的意思,其余都晓畅如话,琅琅上口。
鉴赏诗歌要从形象入手,而分析形象通常从它的色彩、动静、指向、强度、虚实等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句从“云”下笔,晚秋时节,天高云淡,勾勒出鸽子祥和的活动背景。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
接下来三大句,是全诗的主体,描写鸽子的活动:游戏。写法上先总后分。先总写它们在空中游戏,自由自在;数量是一群,而不是孤零零的一只。
接着具体描绘它们的活动细节。从关系上看“三三两两”,又仿佛陶渊明笔下“飞鸟相与还”。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从动作上看“回环来往”,从神态上看“夷犹如意”。三者排列整齐,很好地突出了“祥和”的特征。
最后一句,再来一个特写镜头,忽然“翻身映日”。鉴赏诗歌就要特别关照动词,一个“翻”字显得动作迅捷,再加之“映”字“衬”字更显姿态优雅,主次有别。诗歌的色彩往往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白羽衬青天”,“白”与“青”作修饰语,色彩分明,十分鲜丽,增强了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诗人的情意与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1922年以后,白话新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基本上取代了文言旧诗在文坛上的霸主地位,谁也不能否认胡适的杰出贡献。但新诗的“白话化”或“散文化”倾向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鸽子》就有明显的“白话化”倾向,校枉过正。因此,从1923年起,新诗的艺术问题或称诗化问题成为大家努力的方向,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