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4:37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有争议的封建王朝,“两宋”享国319年,一直外患不断,始终没有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于是后世便有了“弱宋”的说法。具体到“两宋”,又有“北宋无将、南宋无相”之说。
北宋真的无大将吗?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只是相对北宋文臣荟萃、名相辈出而言。
北宋建国后,实行重文抑武的“文治”方针,文人士大夫地位极高,涌现出韩琦、富弼、文彦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文臣名相,一定程度上遮掩了北宋武将的光芒。
其实,北宋从建国以来就不乏名将。比如曹彬家族的曹家将、杨业家族的杨家将、种世衡家族的种家将、折从阮家族的折家将,以及号称北宋第一名将的狄青,等等。
不仅如此,和其他朝代相比,北宋还有一个奇特现象:文武兼备、文臣将兵且功绩显著的“儒将”“臣帅”特别多,他们文能理政、武能带兵,在北宋与西夏等外患长达百年的冲突中,御敌戍边,征战沙场,大放异彩,成为宋夏战争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天我们就选取三位最具代表性的“儒将”,来看看他们在宋、夏战争中,是如何文韬武略、智勇双全,最终扭转战局、平定边患的。
一、范仲淹:“人中之龙”文臣将,知兵善战戍边防
提到范仲淹,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家,他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思想,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被后世称为“人中之龙”“一代贤相”“宋朝第一”。
北宋鉴于五代十国时期军人专权导致政局*、政权交替频繁的弊端,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不久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确定了偃武修文的治国方略,同时改革军队管理制度,抑制武将权力,致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这一弊端在对辽作战时表现突出。北宋在意图统一全国、夺回燕云16州的宋辽战争中,军队协调不利、多次遭遇失败,最后双方签订澶渊之盟,以宋向辽交纳岁币的方式结束战事。
此后近百年间宋辽之间总体保持和平,虽然给北宋赢得了和平发展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北宋
忘战去兵、武备废弛,文臣地位越来越高,武将地位日渐低下。
北宋日益衰落的军事势力,被长期盘踞西北、归顺北宋50多年的党项族人、夏国首领李元昊看在眼里。公元1038年,李元昊叛宋自立,建立西夏。
宋廷拒不承认李元昊的帝位,双方闹翻。两年后,第一次宋夏战争——三川口之战拉开序幕,结果宋军大败,朝野震惊,西北防御面临被动。
为缓解西北边事吃紧的局面,宋仁宗碍于众议,将此前因*宰相吕夷简被贬逐的范仲淹召回,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和安抚使夏竦共同负责抵御西夏事务。
“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宋史》)
范仲淹从此开始了他以文臣率兵的转型之路。到任后,他自请到延州,改革军队管理制度,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灵活应变战术,并修建城寨,建立军事基地,军队的应变能力和战斗力大为提升。
范仲淹还根据宋夏边境基础薄弱的现状,建议朝廷修筑要塞、招纳西羌和流民,实行以守为攻的积极防御*,被仁宗采纳。
但在次年进行的宋夏好水川之战中,因夏竦、韩琦据不听从范仲淹的防守建议,急于*,再次导致大败。战后,宋仁宗将夏竦、韩琦、范仲淹全部贬职。
范仲淹贬至庆州后,继续实行他的积极防御*,一边招附当地流民、部族,一边筑城安寨,巩固边防要塞。1042年,西夏兵分两路再度侵宋,泾原路主帅王沿派副使在定川寨率军阻击,被围战败,葛怀敏及部将16人战死,宋军近万士兵覆亡。范仲俺率6000人救援,击退夏军。
此战宋军虽然落败,但也沉重打击了夏军。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得以展现并受到宋仁宗赏识。此后,宋仁宗采纳范仲淹建议,恢复设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由范仲淹等人分别统领担任主帅。
范仲淹任边防主帅期间,构筑城寨,修缮城池,团结周边部族、流民,整顿军队,大力提拔狄青、种世衡等名将,使西北军成为抵御西夏的一只主力部队。此后几年,边境局势大为改观,西夏军轻易不敢来犯。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宋史》)
看到沾不到便宜,西夏与1044年主动与宋廷议和,双方签订《庆历和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朝每年赐给西夏一定数量的岁币、绢、茶。
在范仲俺主导的以守为攻、严密防御战略体系下,宋朝西北边事暂告结束。范仲淹作为文臣将帅,也因戍边有功,出将入相,先后升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成为北宋第一代“臣帅”“儒将”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王韶:落第书生献奇计,“熙河开边”2000里
北宋第二代功绩显赫的儒将,是宋神宗时期的王韶。
王韶堪称北宋文臣将帅中的一个传奇人物。他于仁宗朝进士及第,历任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等职。后在朝廷的制科考试中落选,就到陕西一带游历,考察了解西北边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为他以后在西北边境大显身手打实了基础。
1068年,王韶向宋神宗献上了他精心谋划的《平戎策》,详细阐述了攻取西夏的策略,明确提出“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熙和地区吐蕃势力占据的河、湟二州,使西夏腹背受敌”的战略战术,并详细分析了吐蕃势力的现状。
当时雄心勃勃的宋神宗正在重用王安石,大力推行熙宁变法,以图富国强兵。但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新旧两党争论激烈。宋神宗和王安石也想通过征服西夏,改变长期以来在宋夏关系中的被动局面,同时,更想通过一场胜战,为变法改革创造条件。
因此,宋神宗对王韶的《平戎策》极为赏识和重视,当即任命王韶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参谋)之职,由王韶主掌边境军事,主持开拓熙河,收复河、湟事务。
“初,韶试制科不中,客游陕西,访采边事甚悉,故为是书以奏。帝异其言,召问方略,以韶管句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续资治通鉴》)
王韶上任后,充分展现了他的胆识谋略,仅带几个随从到了青唐地区吐蕃部势力最大的俞龙珂部落,晓以利害,说服俞龙珂率领其部属12万人臣服朝廷,周边的羌人、夏人也都随后归附。
王韶又提议设立市易司,增加商贸收入,但遭到秦凤路经略使李师中的反对。为了尽快收复河、湟,宋神宗和王安石大力支持王韶,先后罢免了三任反对王韶的主官,并专门组建了通远军,由王韶指挥。
王韶也不负皇命,于1072年攻下熙州,朝廷设立熙河路,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1073年,王韶率军攻取河州,但归降的羌人不久又发动叛乱,王韶亲自上阵,率兵激战,再次收复河州。接着攻下宕、岷、叠、洮四州,史称“熙河开边”或熙河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