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叙事选择好记叙的人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4:46
选用记叙的人称,就是选择立足点、观察点,就是选择叙述的视角。
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我、我们),即“我”称;第二人称(你、你们),即“你”称;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即“他”称,文中直接以某人的名字进行叙事,也是第三人称。
一、关于第一人称
我们学过的课文如:《忆读书》《我的第一次文学经历》《山中避雨》《小巷深处》《我的老师》《鲁迅自传》等就是采用第一人称来写。
有些文章中的第一人称,就是作者。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等。文中的“我”讲述的,是作者自身经历的事,例如《鲁迅自传》。同学们的作文,习惯采用这种“自叙式”。
有些文章中的第一人称,并非作者。如用第一人称写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我”只是作者虚构的、创造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往往包含了作者本人的某些生活经历,但并不能把它当作真人真事来看。如《小桔灯》中的“我”并不完全就是作者冰心,《社戏》中的“我”也并不完全就是鲁迅。如《我的第一次文学经历》中的我不能当作是作者马克·吐温。要注意的是,即使文章中的第一人称并不是作者本人,但所叙述的内容,必须就像是作者本人亲身的所见所闻一样,要让读者产生真实感。
“我“在文中的作用:
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祝福》中的“我”,都是只起事件的见证人的作用。
2、“我”是重要人物。如《我的老师》中的“我”,《小巷深处》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如《鲁迅自传》),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来叙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又如《*的少年时代》中的“我”也是主人公。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选用第一人称叙述,作者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者也感到真实、亲切。
选用第一人称,是不能写“我”的外貌的,也不能写他人的心理活动,所叙述的内容,必须是“我”、“我们”活动范围之内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否则,就有违情理了。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短处是受“我”的*,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二、关于第二人称
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因为既然有“你”,那么肯定有“我”,也可看作第一人称。但第二人称常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文章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部分地出现。在人称的转换之中,呈现出情感的起伏跌宕之美。
青菜(片断)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合,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这篇抒情散文便运用第二人称,直呼青菜为"你"把青菜拟人化,使全文产生一种当面交谈的语气,便于交流感情,大大增强了抒情性。
三、关于第三人称
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三人称的叙述。如我们学过的《心声》中的李京京。直接出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因此第三人称写法被称为“全知全能写法”。这的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掌握起来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困难。为了避免第三人称让读者产生距离感,可以适当地借文章中人物的口,采用对话或独白的形式,让“他”讲自已亲身经历的事或“他”的心理活动。这样,也能给读者真实、亲切的感觉。
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第一、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叙述。如《勇气》,开头用第一人称写“我”在一次军人午餐会上听到一个美国伞兵讲的一个故事,;接着用第三人称“他——美国伞兵怎样怎样,她——法国妇女怎样怎样”的口吻叙述这个故事,多角度、多侧面、灵活地表现了人物;故事讲完了,又回到第一人称用“我”接着叙述。本文头尾用“我”称叙述,中间局部用“他”称叙述,结构别致有味。用第一人称引出故事并结束全文,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感受,使议论和抒情更为充分。主体故事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则有利于更加完整、客观地叙述。又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用“我”称叙述到一定阶段,在最后两段改用“你”称叙述,由平静的叙述转为直呼,表达作者再也抑制不住对战士的敬仰爱戴之情,急于与读者交流看法和感受,使情感表达趋于极至。魏巍《我的老师》则是三种人称交替使用,巧妙生动地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情。开头用“我”称叙述忘不了蔡老师,接着用“他”称叙述蔡老师怎样怎样关爱“我”,叙述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改用“你”称*地叙述:“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地依恋!”,至此,感情澎湃激昂达于顶峰,结尾又回到“我”称接着叙述,照应开头,以保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写作时到底是用第一个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贯穿文章始终,做到人称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表达。如果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在转换人称的地方,一定要注意用过渡的语句交待清楚,提醒读者。例如《勇气》,开头交待“我坐在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表明全文将主要采用“我”称叙述;用“他给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一句过渡,表明将变换人称;“……这个年轻人(美国伞兵)……她(法国妇女)……”表明转入到用“他”称叙述;“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表明又回到了“我”称进行叙述。由于过渡语句交待清楚,人称变换了,读者也不感到混乱。否则,读者就会不明脉络,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