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佛家的八苦,是哪八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2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7

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胎儿出世时,要经历生育之苦,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

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

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

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

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

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既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展资料:

佛教对于苦的分类很多的。除了常见的八苦之外,还有三苦:苦苦,行苦,坏苦。从梵文上看,苦hkha是由前缀s(不幸的)和词干kha(命运)结合起来。hkha字面上除了不幸的命运之外,还有不满足,不完满的含义。也就是说,所谓的苦,是一种不完满的状态。不论是求不得,还是什么别的,都是这种状态。而佛教根本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是通过知苦(苦谛),知苦的原因(集谛),修行灭苦(道谛),达到完全灭苦的境界(灭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8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

六曰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

八曰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

拓展资料:

(一)生苦,有五种,

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

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

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资料: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8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爱别离就是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怨憎会就是不喜欢的人总是碰在一块儿。求不得就是所求总是不能得到满足。

五蕴是指构成一个众生(人)的五个要素:色(物质肉体)、受(感受)、想(概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了别功能或深层意识)。

扩展资料:

三苦的含义:

①、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

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

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此为老苦。

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此是病苦。

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此乃死苦。

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谓怨憎会苦。

——以上五苦,均属苦苦,就是坏事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此即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上述二苦,属于坏苦,即好事破灭离散之苦

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此是五阴盛苦。

——此苦属行苦,诸行无常,轮回流散之苦耳

参考资料: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9

佛家的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扩展资料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太多了,这样多的*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 (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参考资料

八苦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9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人生有八苦

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1.人生第一苦——生苦

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2.人生第二苦——老苦

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3.人生第三苦——病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4.人生第四苦——死苦

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5.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爱是追求融合克服*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6.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人的*不能与*的对象聚合为一体,*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7.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

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8.人生第八苦——五阴炽盛苦

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拓展资料:

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拼音为fó jiào bā kǔ。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7

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胎儿出世时,要经历生育之苦,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

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

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

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

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

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既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展资料:

佛教对于苦的分类很多的。除了常见的八苦之外,还有三苦:苦苦,行苦,坏苦。从梵文上看,苦hkha是由前缀s(不幸的)和词干kha(命运)结合起来。hkha字面上除了不幸的命运之外,还有不满足,不完满的含义。也就是说,所谓的苦,是一种不完满的状态。不论是求不得,还是什么别的,都是这种状态。而佛教根本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是通过知苦(苦谛),知苦的原因(集谛),修行灭苦(道谛),达到完全灭苦的境界(灭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8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

六曰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

八曰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

拓展资料:

(一)生苦,有五种,

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

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

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资料: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8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爱别离就是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怨憎会就是不喜欢的人总是碰在一块儿。求不得就是所求总是不能得到满足。

五蕴是指构成一个众生(人)的五个要素:色(物质肉体)、受(感受)、想(概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了别功能或深层意识)。

扩展资料:

三苦的含义:

①、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

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

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此为老苦。

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此是病苦。

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此乃死苦。

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谓怨憎会苦。

——以上五苦,均属苦苦,就是坏事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此即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上述二苦,属于坏苦,即好事破灭离散之苦

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此是五阴盛苦。

——此苦属行苦,诸行无常,轮回流散之苦耳

参考资料: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9

佛家的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扩展资料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太多了,这样多的*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 (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参考资料

八苦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40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人生有八苦

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1.人生第一苦——生苦

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2.人生第二苦——老苦

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3.人生第三苦——病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4.人生第四苦——死苦

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5.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爱是追求融合克服*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6.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人的*不能与*的对象聚合为一体,*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7.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

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8.人生第八苦——五阴炽盛苦

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拓展资料:

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拼音为fó jiào bā kǔ。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8

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胎儿出世时,要经历生育之苦,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

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

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

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

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

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既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展资料:

佛教对于苦的分类很多的。除了常见的八苦之外,还有三苦:苦苦,行苦,坏苦。从梵文上看,苦hkha是由前缀s(不幸的)和词干kha(命运)结合起来。hkha字面上除了不幸的命运之外,还有不满足,不完满的含义。也就是说,所谓的苦,是一种不完满的状态。不论是求不得,还是什么别的,都是这种状态。而佛教根本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是通过知苦(苦谛),知苦的原因(集谛),修行灭苦(道谛),达到完全灭苦的境界(灭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8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

六曰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

八曰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

拓展资料:

(一)生苦,有五种,

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

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

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资料: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9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爱别离就是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怨憎会就是不喜欢的人总是碰在一块儿。求不得就是所求总是不能得到满足。

五蕴是指构成一个众生(人)的五个要素:色(物质肉体)、受(感受)、想(概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了别功能或深层意识)。

扩展资料:

三苦的含义:

①、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

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

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此为老苦。

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此是病苦。

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此乃死苦。

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谓怨憎会苦。

——以上五苦,均属苦苦,就是坏事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此即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上述二苦,属于坏苦,即好事破灭离散之苦

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此是五阴盛苦。

——此苦属行苦,诸行无常,轮回流散之苦耳

参考资料: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40

佛家的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扩展资料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太多了,这样多的*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 (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参考资料

八苦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40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人生有八苦

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1.人生第一苦——生苦

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2.人生第二苦——老苦

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3.人生第三苦——病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4.人生第四苦——死苦

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5.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爱是追求融合克服*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6.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人的*不能与*的对象聚合为一体,*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7.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

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8.人生第八苦——五阴炽盛苦

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拓展资料:

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拼音为fó jiào bā kǔ。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9

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胎儿出世时,要经历生育之苦,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

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

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

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

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

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既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展资料:

佛教对于苦的分类很多的。除了常见的八苦之外,还有三苦:苦苦,行苦,坏苦。从梵文上看,苦hkha是由前缀s(不幸的)和词干kha(命运)结合起来。hkha字面上除了不幸的命运之外,还有不满足,不完满的含义。也就是说,所谓的苦,是一种不完满的状态。不论是求不得,还是什么别的,都是这种状态。而佛教根本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是通过知苦(苦谛),知苦的原因(集谛),修行灭苦(道谛),达到完全灭苦的境界(灭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39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

六曰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

八曰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

拓展资料:

(一)生苦,有五种,

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

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

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资料: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40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爱别离就是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怨憎会就是不喜欢的人总是碰在一块儿。求不得就是所求总是不能得到满足。

五蕴是指构成一个众生(人)的五个要素:色(物质肉体)、受(感受)、想(概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了别功能或深层意识)。

扩展资料:

三苦的含义:

①、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

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

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此为老苦。

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此是病苦。

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此乃死苦。

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谓怨憎会苦。

——以上五苦,均属苦苦,就是坏事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此即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上述二苦,属于坏苦,即好事破灭离散之苦

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此是五阴盛苦。

——此苦属行苦,诸行无常,轮回流散之苦耳

参考资料:八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40

佛家的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扩展资料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太多了,这样多的*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 (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参考资料

八苦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3:41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人生有八苦

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1.人生第一苦——生苦

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2.人生第二苦——老苦

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3.人生第三苦——病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4.人生第四苦——死苦

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5.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爱是追求融合克服*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6.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人的*不能与*的对象聚合为一体,*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7.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

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8.人生第八苦——五阴炽盛苦

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拓展资料:

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拼音为fó jiào bā kǔ。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八苦-百度百科

佛教中的“八苦”指的是哪“八苦”

“人生八苦”,《大涅槃经》上说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分别解释如下:1、生苦:人在母亲肚子里很苦,出生时也要经历痛苦。2、老苦:人老的...

佛教中的八苦,六苦,五苦,三苦是什么含义

1、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2、没有六苦只有七苦:佛家对人生组成的七种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佛教认...

佛教中的“八苦”指的是哪“八苦”

在佛教中,"八苦"指的是以下这些苦难:1. 生苦:指生命在孕育和诞生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包括母体中的不适和出生的挣扎。2. 老苦:描述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和精神力量逐渐衰退所带来的痛苦。3. 病苦:涉及疾病给身体和心灵带来的折磨和不适。4. 死苦:指临终时身心感受到的不愿意离开人世的痛苦。5...

佛家八苦是什么?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

佛家说的人生8大苦是什么?

佛家八苦 一、生苦 在胎如处监牢,出胎如钻穴隙,是为生苦 二、老苦 眼昏耳聋,气虚体弱,是为老苦 三、病苦 四大不调,面黄肌瘦,是为病苦 四、死苦 疾痛丧生,水火殒命,是为死苦 五、爱别离苦 骨肉分离,魂牵梦萦,是为爱别离苦 六、怨憎会苦 恶眷败家,仇人见面,是为怨憎会苦...

佛家的八苦,是哪八苦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爱别离就是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怨憎会就是不喜欢的人总是碰在一块儿。求不得就是所求总是不能得到满足。五蕴是指构成一个众生(人)的五个要素:色(物质肉体)、受(感受)、想(概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了别功能或深层...

佛教中人生是七苦还是八苦?请讲具体一些,但不要贴一大堆无关的东东...

佛教中的人生八苦,具体如下:一、生苦:从十月怀胎到出生,婴儿经历母体内的胎狱之苦,以及出生时通过狭窄生门的痛苦。出生后,还要承受外界环境刺激和接生者的操作,对娇嫩的肌肤造成巨大痛苦。二、老苦: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如视力、头发、牙齿等,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三、病苦...

佛教中的八苦,六苦,五苦,三苦是什么含义

1. 佛教中所谓的八苦,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以及五阴炽盛苦。这八种苦难是佛教对人生境遇的概括,其中五阴指的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的集合,它们如同火一般炽热,是前七苦的根源。2. 在佛教教义中,常常提到的人生七苦是生、老、病、死、怨...

佛家为什么说人生八苦?

人生的苦有千万种,佛祖把这些苦总结成八个大类:生、老、病、死 怨憎会 爱别离、求不得 五阴炽盛、

佛家八苦、八戒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家八戒:一戒杀生...

佛家七苦还是八苦 佛家八苦指的是什么 人有八苦是哪八苦 佛教八苦八乐 佛门八苦是什么 佛家七情六欲八苦 佛家七苦八难 佛教三毒八苦 佛说有八苦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孩子沉迷手机,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引导他? 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家长怎么办 如何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 ...生成链接网址 可以添加到QQ空间里添加(仅支持MP3 wma 格式的歌曲链接... ...怎么弄成网络歌曲、获取网络地址、上传QQ空间背景音乐 电脑上的本地歌曲、怎么弄成网络歌曲、获取网络地址、上传QQ空间背景音... 浦发 什么时候扣年费 年费是什么时候扣除的 工行的年费什么时候扣 在电脑上格式为MP3的音乐文件怎样能放到网上提供别人下载? 为什么说永远不要跟女人讲道理? 有什么手机软件可以管理wifi 人生八苦分别是什么 应急电源作为后备电源的优势 手机管理无线网的软件有什么呢? 人生八苦是哪八苦 电力eps是什么意思 人生有八苦是哪八苦 人生的“七苦八难”是什么啊 人生的八苦是哪八苦 “防范”和“防患”的区别和用法 人生八苦指的是什么 人生八苦是哪八苦和七难?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防范是什么意思? (防范)与(防患)的区别 404 Not Found 防范和防止有什么不同 404 Not Found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的歌词 为啥进口的保鲜盒不标食品级标识? 10万以内落地的轿车有哪些车型值得推荐? 有什么手机软件可以控制别人连我家的wifi? 12万落地价左右的suv自动波,那款好 佛说人生有八苦,是哪八苦? 消防智能应急疏散应怎么套定额 用什么软件控制路由器 人生有八苦请问有那八苦 7到8万,落地,自动挡,吉利远景x3可以不,准备买? 佛说人生有八大苦是哪八大,什么最苦? 2019款玛莎拉蒂总裁商用怎么样?全款落地需要多少钱? 何谓"人生八苦" 什么软件可以限制手机WIFI的网速 人生苦,八苦是指什么? 很多人反映雷凌的发动机很吵,这款车还值得入手吗? 怎样用手机下载WiFi* 人生为什么会有八苦 揭秘蜂巢易创 即将开启中国车企9挡时代 有没有可以控制时间手机上无线网的app啊 "人生八苦"是什么。具体点 手机限制WiFi网速的软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