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关于白鳍豚的所有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5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20:15
白暨豚(bái jì tún),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 鲸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
【中文名称】:白暨豚
【拉丁学名】: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年)
【俗名】:白豚、白鳍豚、白旗,简称白暨
【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1995年被列为一级濒临灭绝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濒危动物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淡水及咸淡水交汇水域
【致危因素】:回游被切断,过度捕猎,环境污染,航运繁忙
【保护措施】:迁地保护
【国内分布】:长江 (Yangtze River), 钱塘江(Qiantang Jiang) [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分类地位】:
动物界 Animali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哺乳纲 Mammalia
鲸目 Cetacea
齿鲸亚目 Odontoceti
白暨豚科 Lipotidae
白暨豚属 Lipotes
白暨豚种 L. vexillifer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白暨豚的体形呈纺锤形,身长约2-2.5米左右,体重可达200千克以上。嘴部又长又细,背呈浅灰色或蓝色,腹面为纯白色,背鳍形如一个小三角,胸鳍宛如两只手掌,尾鳍扁平,中间分叉,善于游水,时速可达80千米左右。由于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江水中,白暨豚的视听器官已经退化。它眼小如瞎子,耳孔似针眼,位于双眼后下方。但大脑特别发达,声纳系统极为灵敏,头部还有一种超声波功能,能将江面上几万米范围内的声响迅速传入脑中。一旦遇上紧急情况,便立刻潜水躲避。白暨豚耐寒,体温通常在36℃左右。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现有数量稀少,20年前的估计只有300头左右,当时就已面临灭绝的危险。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
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它的吻宽细长,上下颌长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可它却懒得咀嚼,只管张口吞下鱼食,消化能力很强。白暨豚往往成对或三五成群一起活动,但人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它,只有在它露出水面呼吸时才能瞥见一眼。
白暨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1600千米的江段内,以鱼为食,喜结群活动,小群约2~3头,大群约9~16头。白暨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成熟个体最大体长,雌性2.5米,雄性2.3米,体重100~150千克,有恒定体温,总是在36摄氏度左右。
编辑本段繁殖习性
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暨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暨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白暨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暨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暨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每年的冬末春初是白暨豚的交配期,母豚妊娠期长达1年左右,因此产仔大多在来年的春季。出生后的小白暨豚靠母亲的乳汁喂养,直到五六岁才算成熟;一般寿命30年。
编辑本段身体结构
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暨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但白暨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暨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暨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暨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暨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白暨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所以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暨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暨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暨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它又会在收到回声后的不久发出新的一对声音,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白暨豚就是这样如人造声纳般的做回声定位。用这独特的声纳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暨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暨豚比长臂猿和黑猩猩更聪明。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根据化石记载,白暨豚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亦有对白暨豚的描述,视之为江神。白暨豚曾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阳湖湖区,在长江中的分布最远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都曾有发现。估计历史上曾经有5000头之多。但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暨豚死去。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暨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此次考察的结果则是0。
1979年:中国宣布白暨豚为濒危物种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暨豚乃违法
1986年:剩余300头 1990年:剩余200头
1997年:少于50头(发现23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
2006年:几乎0头
2007年:长江白暨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白暨豚,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编辑本段中国抢救白鳍豚大事记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鳍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暨豚的科学研究。
1978年;*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鳍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80年:湖北省*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鳍豚的布告》。
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鳍豚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
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并批准建立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
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鳍豚国际会议。
1996年:12月25日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1996年:2月,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鳍豚紧急会议,商讨保护对策。
1997年: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专家及来自北大、*的部分大学生倡议1997年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白鳍豚年。
1997年:8月,“长江瑰宝白鳍豚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
2000年:4月,在北京开通了“爱白鳍”网站。
200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大会上提出了加紧保护白鳍豚的提案。
编辑本段保护价值
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白暨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
编辑本段濒危现状与保护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查,长江中的白暨豚总头数已下降到200头以下,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暨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997年11月4日~10日,由农业部组织,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6省、市的200多名科研、渔政工作者,分别在上起湖北枝城、下至上海长江口,全长1600多千米的长江干流上,实施了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长江中下游调查白暨豚行动计划”。经过7天的辛勤观测表明,白暨豚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已不到100头。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内,已难以见到白暨豚的身影。十多年的时间里,白暨豚的数量锐减近100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专家们分析,使白暨豚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迅速减少,使白暨豚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愈来愈匮乏。
当前的情况告诉人们,不论三峡工程何时建成,大家必须紧急行动起来,采取综合措施,抢救白暨豚。?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对白暨豚越冬极为有利,搁浅死亡可望避免;加强管理,渔业活动引起的意外死亡可大大减少;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暨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有所增加,应抓紧研究白暨豚追逐轮船螺旋桨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保护白暨豚,最好的对策是建立管理严格、设备先进的自然保护区。
长江新螺江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已由农业部批准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滩口江段,全长135千米,该区江面开阔,河道曲折,水深约25米,流速约每秒0.3~0.8米,浅滩、江心洲星罗棋布,是目前白暨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该区上游紧接洞庭湖出口,并有洪湖、黄盖湖、西凉湖、武湖、陆水水库等汇入,沿岸有护岸矶、三毛矶、赤壁矶等突出于江中的矶头,控制着水流的流向和流态。
上述这些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使保护区内形成较多深槽和大回水区,是白暨豚的理想生存环境。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
①为保护对象提供较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避免人为干扰,保护珍稀物种生息繁衍;
②坚决取缔有害渔具,在保护区和保护区以外的一定范围内禁止捕捞作业,查处并纠正机动船舶违章航行、违章排放“三废”等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
③抢救受伤、误捕、搁浅的珍稀水生动物;
④定期观察、记录保护区内珍稀水生动物的活动规律,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等;
⑤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使保护珍稀物种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⑥为研究珍稀水生动物,尤其为繁殖生物学研究建立实验基地。
相关故事
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的几位渔民在长江交接洞庭湖湖口处捕淡水鱼时不料发现了一头白鱀豚误入洞庭湖的浅水区。随后他们用他们的渔船堵住浅水区的出口,再用铁钩把这头白鱀豚从水中勾出。捕捞时这头白鱀豚的颈背处被捕鱼船上用来把捕鱼网钓上船的大铁钩意外勾出了两个直径4厘米、深约8厘米、内部连通的大洞,那渔民便通知了当地的水产部门。中科院的武汉水生研究所得知消息后,连夜地赶到了现场,并在次日早晨,花费了5小时50分钟的时间,成功地用干运方式把那头受伤的白鱀豚移到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的池水中。当时测量出此豚的身躯长度为1.47米,身体体重36.5公斤,雄性,中科院的专家们估出它的年龄约为两岁。
在捕捞回中科院后一星期内,其颈背处的伤口受到了严重的感染。中科院的专家们结合中西医药治疗伤口,专门为该豚制作了一个背心用来给豚背伤口处敷上云南白药。四个月后,其伤口愈合并且随即康复.
白鱀豚恢复健康后不久,时任中科院水生所所长、中国著名鱼类学家、中科院院士的伍献文与时任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的胡鸿钓教授给这头白鱀豚起了个名字——“淇淇”。其含义为三,一则“淇”字代表着此豚的珍奇与稀奇;二则“淇”为三点水旁,适应给水生动物的起名使用;三则“淇”(qí)字与白鳍豚的“鳍”字音同。
从1992年开始,淇淇被饲养在一个封闭式,并带有水循环过滤系统的圆形水泥池中。常年水温控制在23℃至25℃之间。这个水池直径12米、深3.5米,内有*0.8米宽的弧形台阶。池中心底部有五个圆形的排水孔, 池壁周围有6个进水孔。为了保证淇淇的健康并方便观察,池水透明度保持大于3.5米。
来观看淇淇的人们常把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称作“白公馆”。白公馆就从此成为中科院的一大观点。从此中科院开始了对白鱀豚的迁位保护]研究与保护工作。“淇淇”作为近代全世界的第一头室内人工饲养的白鱀豚,驰名于国际水生学术届,不少国外的学者们纷纷向中科院致电庆贺与了解有关淇淇的新消息。
一开始,中科院的工作人员们不清楚白鱀豚的食物习性,曾把馒头、肉做成鱼的形状给淇淇吃。然而,后来才发现,白鱀豚只吃鲜的活淡水鱼,春天到秋天主要吃白鲢,每天约6公斤;秋天到冬天主要吃鲤鱼和鲫鱼,每天7.5公斤。
1986年,淇淇差不多八岁时,达到了白鱀豚的成熟年龄。身躯体长与体重分别稳定于2.2米与125公斤。每年的5、6月淇淇进入发情期,浅灰色的背部会变得发红,粉红色的生殖器也常常从腹部露出,淇淇就不断地在水池中翻跳。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员因此开始了为淇淇寻找雌白鱀豚作配偶的捕捞工作。
寻找配偶
白鳍豚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数量稀少,濒临绝迹,其形态漂亮,被誉为“长江女神”。它是中国目前最为濒危的动物,也是世界上几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从某种程度说,比大熊猫还要珍贵。
“淇淇”是“女神”中的一个,1980年1月从洞庭湖口被渔民捕到,送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成为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
1997年10月,一位贵阳人从《中国青年报》认识“淇淇”后,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贵阳人化名“爱淇”,自1997年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成立后,每月坚持给“淇淇”寄钱,从未间断,直到2002年7月“淇淇”悄然去世,而当月10日, “爱淇”给“淇淇”的汇款,成了人类给“淇淇”最后的礼物。
“爱淇”一直不允许媒体透露他的真实姓名,他说:“爱”是自然的,谁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爱,他无意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报上宣传后去影响别人,这样也许爱才更真实、更永恒.
在中国长江污浊的泥水中、烟雾笼罩的江面上,再加上长江较快的水速,人们乘船寻找白鱀豚的踪影都还需要很大耐心,中科院水生所想定位活捕雌性白鱀豚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较落后的科研设备来说是难上加难。1985年10月中旬还请来了西德杜伊斯堡动物学院院长格瓦尔特博士,在八百多水里洞庭湖附近的长江流域乘船用测听白鱀豚的声纳设备做寻捕工作,但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格瓦尔特博士当时还断言在没有更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前,要想在长江活捕白鱀豚是不可能的。不过,5个月后,1986年3月31日,当时洪湖籍渔民出身的中科院水生所长江白鱀豚考察队副队长万恩权与他带领的由当地渔民组成的长江白鱀豚考察队队员们在中科院水生所高级工程师华元渝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荆州观音洲的长江流域江面上成功地用定点围网的方式成功地捕捉到了一对白鱀豚,一雌一雄。这两头白鱀豚用同样的干运方式迁运至中科院水生所内的室外水池中,作为它们暂时的家。一开始并没有把它们放进白公馆是怕淇淇一时不适应,因为淇淇被捕时年仅两岁,而在白公馆被人工饲养了六年从未“见”(用声纳探听)过另一头白鱀豚。
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员随后给它们作了测定,并起了名字。雌的称叫“珍珍”,雄的称叫“连连”,并发现连连是珍珍的父豚。珍珍和连连被搬进中科院水生所后一时不习惯人工饲养的环境,进行了绝食。其中院中的工作者不久便发现珍珍出水呼吸有困难,甚至有几天,它已经没有力气游出水面呼吸了。连连尽管自己也在绝食,却还是用尽力气把珍珍的头托出水面,让它呼吸,以防被憋死。情景感动了院中的科学家们[4]。他们便开始在白公馆扩建一池,供珍珍、连连父女两豚居住。
1986年6月14日连连还没有搬进白公馆的新水池就不幸去世了。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仅仅活存了76天。
珍珍为它过世的父亲尤其伤悲。搬进了白公馆内新修成的水池后便开始断断续续地绝食。中科院的专家们用人工灌喂特制的鱼浆来维持珍珍的健康。新修建的水池与淇淇的水池由一面水泥墙隔离,这是因为一开始怕淇淇会不适应珍珍侵犯它的住所。但是在修建珍珍的水池时,中间留了一个足够一头白鱀豚宽长的水渠道。珍珍或淇淇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游进另一只白鱀豚的水池。珍珍搬进白公馆的一星期后,发现常常在那条水渠道的开口处游来游去。淇淇也是颇具好奇地在水渠道的另一开口处环绕着。一天,专家们把水听仪器置入水渠道的中间,结果听到了豚与豚之间交流的6千赫啸叫声。又过了几日,专家们发现珍珍游进了淇淇的水池,淇淇显得有些害怕,躲在一角环绕。这样持续了一星期,珍珍与淇淇逐渐地熟悉起来了。只是当时珍珍在被捕捉时还未性成熟,所以没能怀孕,不过专家们发现珍珍自从进入淇淇的水池中居住后,性特征开始出现了。淇淇与珍珍在次年的发情期,常做过*,但因珍珍终究未能达到性成熟,所以一直没有怀孕。1988年9月27日珍珍突然急病发作,不幸死亡。人工饲养了2.5年,它是继淇淇后在人工饲养的迁位保护环境下生存最久的一头白暨豚。
1995年底,在湖北*江石首流域捕捉到了一雌性白暨豚。专家们还没有来得及把它运至白公馆让它与“淇淇”配对,还临时放养于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里的雌豚,不幸在次年夏天的大洪水中触网遇难。
1999年初,当地的民工在上海*江口崇明岛西部的海滩上发现了被搁浅的一头体长2米多、体重100多公斤的雌豚。因为那些民工当时不知道这就是中国珍稀的“水中大熊猫”白暨豚,所以致使它身陷池塘长达七日。最终通知了有关部门。第十日,专家们赶到了现场,但因它已七日绝食而导致心力衰竭,用干运的方法刚刚运抵至上海,便不治身亡。
水生学家们为淇淇寻找配偶捕到的三只雌兽,均在能够与淇淇在白公馆交配前去世,这三次失败,可以说是砸定了白暨豚人工繁殖工作的最终失败。已经性成熟的淇淇单独在白公馆生存,尤为孤独,据专家们说,它每逢4至6月的发情期,总是“躁动不安,常常用身体撞击池壁。”
内分泌失调并发感染肝炎和糖尿病。它的肝损伤导致它发高血脂、高血糖症。GPT指标高达15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50倍;甘油三脂指标高达1,10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00倍;血糖指标高达9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9倍。经中外专家的一番救治才得转危为安。1997年春,它又开始了短期的绝食,赵庆中等专家只好给它灌食鱼浆。
2002年7月14日早晨6点多钟,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员像以往一样地去中科院水生所的白暨豚馆巡视,看到淇淇在水池中游动,没有什么异常。前一天的工作记录上记载:晚上喂食,进食正常。8点钟,当工作人员再次走进“白公馆”时发现,淇淇躺在水下不动了。经过一番抢救后,未能救活,全世界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暨豚就这样去世了。死时淇淇的年龄约为25岁,相当于人类70多岁的高龄。被人工饲养了22年半,淇淇是人类用近代水生科学手段第一头被人工饲养的白暨豚,人工饲养环境下最为成功的一头白暨豚,也是全世界最后一头人工饲养下的白暨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20:16
白暨豚(bái jì tún),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 鲸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
【中文名称】:白暨豚
【拉丁学名】: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年)
【俗名】:白豚、白鳍豚、白旗,简称白暨
【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1995年被列为一级濒临灭绝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濒危动物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淡水及咸淡水交汇水域
【致危因素】:回游被切断,过度捕猎,环境污染,航运繁忙
【保护措施】:迁地保护
【国内分布】:长江 (Yangtze River), 钱塘江(Qiantang Jiang) [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分类地位】:
动物界 Animali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哺乳纲 Mammalia
鲸目 Cetacea
齿鲸亚目 Odontoceti
白暨豚科 Lipotidae
白暨豚属 Lipotes
白暨豚种 L. vexillifer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白暨豚的体形呈纺锤形,身长约2-2.5米左右,体重可达200千克以上。嘴部又长又细,背呈浅灰色或蓝色,腹面为纯白色,背鳍形如一个小三角,胸鳍宛如两只手掌,尾鳍扁平,中间分叉,善于游水,时速可达80千米左右。由于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江水中,白暨豚的视听器官已经退化。它眼小如瞎子,耳孔似针眼,位于双眼后下方。但大脑特别发达,声纳系统极为灵敏,头部还有一种超声波功能,能将江面上几万米范围内的声响迅速传入脑中。一旦遇上紧急情况,便立刻潜水躲避。白暨豚耐寒,体温通常在36℃左右。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现有数量稀少,20年前的估计只有300头左右,当时就已面临灭绝的危险。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
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它的吻宽细长,上下颌长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可它却懒得咀嚼,只管张口吞下鱼食,消化能力很强。白暨豚往往成对或三五成群一起活动,但人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它,只有在它露出水面呼吸时才能瞥见一眼。
白暨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1600千米的江段内,以鱼为食,喜结群活动,小群约2~3头,大群约9~16头。白暨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成熟个体最大体长,雌性2.5米,雄性2.3米,体重100~150千克,有恒定体温,总是在36摄氏度左右。
编辑本段繁殖习性
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暨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暨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白暨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暨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暨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每年的冬末春初是白暨豚的交配期,母豚妊娠期长达1年左右,因此产仔大多在来年的春季。出生后的小白暨豚靠母亲的乳汁喂养,直到五六岁才算成熟;一般寿命30年。
编辑本段身体结构
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暨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但白暨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暨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暨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暨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暨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白暨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所以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暨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暨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暨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它又会在收到回声后的不久发出新的一对声音,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白暨豚就是这样如人造声纳般的做回声定位。用这独特的声纳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暨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暨豚比长臂猿和黑猩猩更聪明。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根据化石记载,白暨豚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亦有对白暨豚的描述,视之为江神。白暨豚曾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阳湖湖区,在长江中的分布最远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都曾有发现。估计历史上曾经有5000头之多。但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暨豚死去。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暨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此次考察的结果则是0。
1979年:中国宣布白暨豚为濒危物种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暨豚乃违法
1986年:剩余300头 1990年:剩余200头
1997年:少于50头(发现23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
2006年:几乎0头
2007年:长江白暨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白暨豚,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编辑本段中国抢救白鳍豚大事记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鳍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暨豚的科学研究。
1978年;*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鳍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80年:湖北省*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鳍豚的布告》。
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鳍豚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
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并批准建立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
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鳍豚国际会议。
1996年:12月25日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1996年:2月,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鳍豚紧急会议,商讨保护对策。
1997年: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专家及来自北大、*的部分大学生倡议1997年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白鳍豚年。
1997年:8月,“长江瑰宝白鳍豚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
2000年:4月,在北京开通了“爱白鳍”网站。
200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大会上提出了加紧保护白鳍豚的提案。
编辑本段保护价值
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白暨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
编辑本段濒危现状与保护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查,长江中的白暨豚总头数已下降到200头以下,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暨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997年11月4日~10日,由农业部组织,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6省、市的200多名科研、渔政工作者,分别在上起湖北枝城、下至上海长江口,全长1600多千米的长江干流上,实施了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长江中下游调查白暨豚行动计划”。经过7天的辛勤观测表明,白暨豚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已不到100头。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内,已难以见到白暨豚的身影。十多年的时间里,白暨豚的数量锐减近100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专家们分析,使白暨豚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迅速减少,使白暨豚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愈来愈匮乏。
当前的情况告诉人们,不论三峡工程何时建成,大家必须紧急行动起来,采取综合措施,抢救白暨豚。?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对白暨豚越冬极为有利,搁浅死亡可望避免;加强管理,渔业活动引起的意外死亡可大大减少;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暨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有所增加,应抓紧研究白暨豚追逐轮船螺旋桨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保护白暨豚,最好的对策是建立管理严格、设备先进的自然保护区。
长江新螺江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已由农业部批准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滩口江段,全长135千米,该区江面开阔,河道曲折,水深约25米,流速约每秒0.3~0.8米,浅滩、江心洲星罗棋布,是目前白暨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该区上游紧接洞庭湖出口,并有洪湖、黄盖湖、西凉湖、武湖、陆水水库等汇入,沿岸有护岸矶、三毛矶、赤壁矶等突出于江中的矶头,控制着水流的流向和流态。
上述这些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使保护区内形成较多深槽和大回水区,是白暨豚的理想生存环境。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
①为保护对象提供较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避免人为干扰,保护珍稀物种生息繁衍;
②坚决取缔有害渔具,在保护区和保护区以外的一定范围内禁止捕捞作业,查处并纠正机动船舶违章航行、违章排放“三废”等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
③抢救受伤、误捕、搁浅的珍稀水生动物;
④定期观察、记录保护区内珍稀水生动物的活动规律,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等;
⑤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使保护珍稀物种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⑥为研究珍稀水生动物,尤其为繁殖生物学研究建立实验基地。
相关故事
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的几位渔民在长江交接洞庭湖湖口处捕淡水鱼时不料发现了一头白鱀豚误入洞庭湖的浅水区。随后他们用他们的渔船堵住浅水区的出口,再用铁钩把这头白鱀豚从水中勾出。捕捞时这头白鱀豚的颈背处被捕鱼船上用来把捕鱼网钓上船的大铁钩意外勾出了两个直径4厘米、深约8厘米、内部连通的大洞,那渔民便通知了当地的水产部门。中科院的武汉水生研究所得知消息后,连夜地赶到了现场,并在次日早晨,花费了5小时50分钟的时间,成功地用干运方式把那头受伤的白鱀豚移到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的池水中。当时测量出此豚的身躯长度为1.47米,身体体重36.5公斤,雄性,中科院的专家们估出它的年龄约为两岁。
在捕捞回中科院后一星期内,其颈背处的伤口受到了严重的感染。中科院的专家们结合中西医药治疗伤口,专门为该豚制作了一个背心用来给豚背伤口处敷上云南白药。四个月后,其伤口愈合并且随即康复.
白鱀豚恢复健康后不久,时任中科院水生所所长、中国著名鱼类学家、中科院院士的伍献文与时任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的胡鸿钓教授给这头白鱀豚起了个名字——“淇淇”。其含义为三,一则“淇”字代表着此豚的珍奇与稀奇;二则“淇”为三点水旁,适应给水生动物的起名使用;三则“淇”(qí)字与白鳍豚的“鳍”字音同。
从1992年开始,淇淇被饲养在一个封闭式,并带有水循环过滤系统的圆形水泥池中。常年水温控制在23℃至25℃之间。这个水池直径12米、深3.5米,内有*0.8米宽的弧形台阶。池中心底部有五个圆形的排水孔, 池壁周围有6个进水孔。为了保证淇淇的健康并方便观察,池水透明度保持大于3.5米。
来观看淇淇的人们常把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称作“白公馆”。白公馆就从此成为中科院的一大观点。从此中科院开始了对白鱀豚的迁位保护]研究与保护工作。“淇淇”作为近代全世界的第一头室内人工饲养的白鱀豚,驰名于国际水生学术届,不少国外的学者们纷纷向中科院致电庆贺与了解有关淇淇的新消息。
一开始,中科院的工作人员们不清楚白鱀豚的食物习性,曾把馒头、肉做成鱼的形状给淇淇吃。然而,后来才发现,白鱀豚只吃鲜的活淡水鱼,春天到秋天主要吃白鲢,每天约6公斤;秋天到冬天主要吃鲤鱼和鲫鱼,每天7.5公斤。
1986年,淇淇差不多八岁时,达到了白鱀豚的成熟年龄。身躯体长与体重分别稳定于2.2米与125公斤。每年的5、6月淇淇进入发情期,浅灰色的背部会变得发红,粉红色的生殖器也常常从腹部露出,淇淇就不断地在水池中翻跳。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员因此开始了为淇淇寻找雌白鱀豚作配偶的捕捞工作。
寻找配偶
白鳍豚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数量稀少,濒临绝迹,其形态漂亮,被誉为“长江女神”。它是中国目前最为濒危的动物,也是世界上几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从某种程度说,比大熊猫还要珍贵。
“淇淇”是“女神”中的一个,1980年1月从洞庭湖口被渔民捕到,送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成为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
1997年10月,一位贵阳人从《中国青年报》认识“淇淇”后,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贵阳人化名“爱淇”,自1997年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成立后,每月坚持给“淇淇”寄钱,从未间断,直到2002年7月“淇淇”悄然去世,而当月10日, “爱淇”给“淇淇”的汇款,成了人类给“淇淇”最后的礼物。
“爱淇”一直不允许媒体透露他的真实姓名,他说:“爱”是自然的,谁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爱,他无意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报上宣传后去影响别人,这样也许爱才更真实、更永恒.
在中国长江污浊的泥水中、烟雾笼罩的江面上,再加上长江较快的水速,人们乘船寻找白鱀豚的踪影都还需要很大耐心,中科院水生所想定位活捕雌性白鱀豚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较落后的科研设备来说是难上加难。1985年10月中旬还请来了西德杜伊斯堡动物学院院长格瓦尔特博士,在八百多水里洞庭湖附近的长江流域乘船用测听白鱀豚的声纳设备做寻捕工作,但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格瓦尔特博士当时还断言在没有更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前,要想在长江活捕白鱀豚是不可能的。不过,5个月后,1986年3月31日,当时洪湖籍渔民出身的中科院水生所长江白鱀豚考察队副队长万恩权与他带领的由当地渔民组成的长江白鱀豚考察队队员们在中科院水生所高级工程师华元渝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荆州观音洲的长江流域江面上成功地用定点围网的方式成功地捕捉到了一对白鱀豚,一雌一雄。这两头白鱀豚用同样的干运方式迁运至中科院水生所内的室外水池中,作为它们暂时的家。一开始并没有把它们放进白公馆是怕淇淇一时不适应,因为淇淇被捕时年仅两岁,而在白公馆被人工饲养了六年从未“见”(用声纳探听)过另一头白鱀豚。
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员随后给它们作了测定,并起了名字。雌的称叫“珍珍”,雄的称叫“连连”,并发现连连是珍珍的父豚。珍珍和连连被搬进中科院水生所后一时不习惯人工饲养的环境,进行了绝食。其中院中的工作者不久便发现珍珍出水呼吸有困难,甚至有几天,它已经没有力气游出水面呼吸了。连连尽管自己也在绝食,却还是用尽力气把珍珍的头托出水面,让它呼吸,以防被憋死。情景感动了院中的科学家们[4]。他们便开始在白公馆扩建一池,供珍珍、连连父女两豚居住。
1986年6月14日连连还没有搬进白公馆的新水池就不幸去世了。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仅仅活存了76天。
珍珍为它过世的父亲尤其伤悲。搬进了白公馆内新修成的水池后便开始断断续续地绝食。中科院的专家们用人工灌喂特制的鱼浆来维持珍珍的健康。新修建的水池与淇淇的水池由一面水泥墙隔离,这是因为一开始怕淇淇会不适应珍珍侵犯它的住所。但是在修建珍珍的水池时,中间留了一个足够一头白鱀豚宽长的水渠道。珍珍或淇淇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游进另一只白鱀豚的水池。珍珍搬进白公馆的一星期后,发现常常在那条水渠道的开口处游来游去。淇淇也是颇具好奇地在水渠道的另一开口处环绕着。一天,专家们把水听仪器置入水渠道的中间,结果听到了豚与豚之间交流的6千赫啸叫声。又过了几日,专家们发现珍珍游进了淇淇的水池,淇淇显得有些害怕,躲在一角环绕。这样持续了一星期,珍珍与淇淇逐渐地熟悉起来了。只是当时珍珍在被捕捉时还未性成熟,所以没能怀孕,不过专家们发现珍珍自从进入淇淇的水池中居住后,性特征开始出现了。淇淇与珍珍在次年的发情期,常做过*,但因珍珍终究未能达到性成熟,所以一直没有怀孕。1988年9月27日珍珍突然急病发作,不幸死亡。人工饲养了2.5年,它是继淇淇后在人工饲养的迁位保护环境下生存最久的一头白暨豚。
1995年底,在湖北*江石首流域捕捉到了一雌性白暨豚。专家们还没有来得及把它运至白公馆让它与“淇淇”配对,还临时放养于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里的雌豚,不幸在次年夏天的大洪水中触网遇难。
1999年初,当地的民工在上海*江口崇明岛西部的海滩上发现了被搁浅的一头体长2米多、体重100多公斤的雌豚。因为那些民工当时不知道这就是中国珍稀的“水中大熊猫”白暨豚,所以致使它身陷池塘长达七日。最终通知了有关部门。第十日,专家们赶到了现场,但因它已七日绝食而导致心力衰竭,用干运的方法刚刚运抵至上海,便不治身亡。
水生学家们为淇淇寻找配偶捕到的三只雌兽,均在能够与淇淇在白公馆交配前去世,这三次失败,可以说是砸定了白暨豚人工繁殖工作的最终失败。已经性成熟的淇淇单独在白公馆生存,尤为孤独,据专家们说,它每逢4至6月的发情期,总是“躁动不安,常常用身体撞击池壁。”
内分泌失调并发感染肝炎和糖尿病。它的肝损伤导致它发高血脂、高血糖症。GPT指标高达15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50倍;甘油三脂指标高达1,10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00倍;血糖指标高达9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9倍。经中外专家的一番救治才得转危为安。1997年春,它又开始了短期的绝食,赵庆中等专家只好给它灌食鱼浆。
2002年7月14日早晨6点多钟,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员像以往一样地去中科院水生所的白暨豚馆巡视,看到淇淇在水池中游动,没有什么异常。前一天的工作记录上记载:晚上喂食,进食正常。8点钟,当工作人员再次走进“白公馆”时发现,淇淇躺在水下不动了。经过一番抢救后,未能救活,全世界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暨豚就这样去世了。死时淇淇的年龄约为25岁,相当于人类70多岁的高龄。被人工饲养了22年半,淇淇是人类用近代水生科学手段第一头被人工饲养的白暨豚,人工饲养环境下最为成功的一头白暨豚,也是全世界最后一头人工饲养下的白暨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20:16
进入 2000 年以来,淇淇逐渐步入高龄,从身体外表、行为、摄食、生理指标等方面显现出衰老迹象。特别是 2001 下半年以来,淇淇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喂食时,对目标很难定位,几乎抓不到活鱼。进食量也大为下降,食量由正常时的每天 9~ 10 公斤 减少到5~ 6 公斤。体质下降,消化不良和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频率增加。体表,特别是颈部皮肤松弛,皱纹增多。体重减轻。针对淇淇的衰老,研究人员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增加淇淇的抵抗力和代谢能力,延缓淇淇的衰老。经过上述努力,淇淇一度好转,进食基本正常。特别是7 月上旬,未见明显的进食缓慢和消化不良。 7 月 14 日早上 6 点半 ,饲养员巡视时,未见异常。 8 点 25 分,当饲养员给淇淇喂早餐时,发现淇淇已在池底“沉睡”,突然而又安详地离去了。
2002 年 7 月 16 日 下午,我所研究人员与曾多次参加 淇淇疾病诊断治疗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学专家共同对淇淇的死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大体解剖、行为、血液生化指标诸方面的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 )食道和气管周围没有充血、肿胀、糜烂等损伤,呼吸道没有阻塞物,所以排除窒息或梗阻死亡的可能性; 2 )据近期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及心脏冠脉没有缺血坏死性改变的解剖结果,排除心肌梗死致死的可能; 3 )心、脑、肾、肝、肺、胰及胃等诸脏器均未见弥漫性出血坏死性病变,不支持弥漫性血管内出血; 4 )肺部无明显出血及炎症,排除急性呼吸衰竭的可能; 5 )各脏器均未见肿瘤性病变。结论:近年来,淇淇食量明显下降,活动能力减弱,行为异常,体重逐渐减轻,以及一些生化指标的改变,表明淇淇已年老体弱,代谢能力持续下降,造成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失调,内环境和活动规律紊乱,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属高寿自然死亡。
• 人们对淇淇的怀念
淇淇的辞世是白鱀豚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引起了社会各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 、社会各界关注淇淇的去世
白鱀豚淇淇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国内外许多关注白鱀豚命运的单位和人士纷纷表示关切之情,电子邮件、传真、电话、手机短信纷至沓来,共有 70 余份,对淇淇去世表示惋惜,对长期从事白鱀豚保护和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慰问,对继续做好白鱀豚保护工作给予支持和鼓励。单位有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三峡建设委员会、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湖北省水产研究所等;个人有中国科学院陈宜瑜副院长、陈竺副院长,日本江之岛水族馆馆长崛由纪子(也是白鱀豚馆的名誉馆长),日本鲸类专家加藤秀弘、神谷敏郎、赤松友成等,美国鲸类专家汤姆·杰弗逊、亨利·苷茨等,*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及地方等媒体的多位报道过白鱀豚的记者,长江新螺段白鱀豚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白鱀豚自然保护区和安徽铜陵白鱀豚养护场的同志,香港海洋公园、台湾野柳海洋世界和青岛水族馆的同行等。
2 、媒体纷纷报道淇淇去世消息
新华社率先于 14 日 23 : 10 分第一时间发出白鱀豚淇淇去世的消息。随后,*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多家报纸和电视台均连续数天进行动态报道,*电视台*栏目的“时空连线”、“纪事”,“讲述 ” 栏目 ,“走近科学 ” 栏目以及“科技博览 ” 栏目等分别来采访拍摄,进行深度报道。淇淇去世后的两个月以来,除各大媒体新闻报道以外,*电视台推出 5 套专题节目,湖北电视台推出“幸运地球村”专题节目,武汉电视台推出“科技之光”专题节目,中国电影集团与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 1 套专题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各种报道累计已超过 100 篇次。许多网站也纷纷转载相关文字和图片。一时间“淇淇走了”、“别了淇淇”、“永远的淇淇”触目可见。
3 、淇淇去世后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收到首笔捐款
7 月 15 日,设在水生所的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收到深圳中臣合信息咨询公司康钧先生的传真:“让我们把对淇淇的爱,化作一种力量,让长江变得更清澈,让长江真正变成一条母亲河,使人类和淇淇们永远和睦相处。” 康钧先生还特意捐助 1000 元人民币,表示为保护长江、保护白鱀豚尽一点绵薄之力。这也是淇淇去世后收到的第一笔捐款。
4 、环保小卫士参观白鱀豚淇淇标本
7 月 18 日 上午, 35 位武汉市环保小卫士夏令营的营员抬着花篮来到白鱀豚馆,看望刚刚制作成标本的淇淇。花篮的缎带上写着“淇淇,我们永远的朋友”、“我们心中的最爱,我们永远记着你”。
孩子们原本在 7 月初就确定了这次活动,当 7 月 14 日 白鱀豚淇淇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孩子们表示尽管淇淇离去了,他们还是要来告别一下,以表达自己关注环境保护、关注白鱀豚的心愿。他们也是淇淇去世后首批前来参观的小学生。
在淇淇的标本前,获得“湖北省环保小卫士”称号的武汉市育才小学六年级学生马婕代表所有营员宣读了一封《给淇淇的信》:……今天我们见到的再也不是你那矫健活泼的英姿。此时,我们心中不仅仅只有悲痛,还有许许多多遗憾。虽说,你是带着人们对你的厚爱安祥地离开的,但是你的同伴们至今还生活在长江的恶劣环境之中。你的离去,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是一种启示:白鱀豚是国宝,可却快濒临灭绝了……只要全世界的人们都团结起来,努力保护环境,保护动物,把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濒危动物拯救起来,也就是拯救了全人类。放心吧!淇淇,我们会象关爱你一样关爱你的同伴,让他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园。
5 、陈宜瑜副院长、陈竺副院长指示水生所要继续做好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
7 月 16 日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通过电话向水生所为淇淇人工饲养付出辛劳的全体同志们表示慰问;同时指出,淇淇在人工饲养下存活近 23 年,成为 世界上饲养时间最长的淡水鲸类动物之一, 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23 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对淇淇的饲养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为保护白鱀豚这一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和其他珍稀动物作出了贡献,使得我国的淡水鲸类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占有了重要地位。
陈宜瑜副院长强调说,淇淇虽然离去,但保护白鱀豚的工作不能停止。他要求水生所的科研人员继续努力,抓紧对白鱀豚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长江江豚的研究和保护,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7 月 19 日 ,水生所又接到 陈竺副院长的电话指示,要求水生所认真研究、总结淇淇的饲养经验和死因,形成报告。就白鱀豚今后的保护工作和思路加以研究。
6 、水生所表示要继续做好白鱀豚保护工作
7 月 16 日,水生所副所长、鲸类专家王丁博士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表示:淇淇虽然离开我们,但并不意味着白鱀豚保护工作的终结。淇淇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要加快保护工作的步伐,因为长江中还生存淇淇的同伴以及近亲长江江豚,它们正濒临灭绝的边缘。水生所作为长期从事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研究单位,深知任重道远;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和关心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
7 月 23 日 ,水生所向中科院提交了专题报告,提出了水生所今后白鱀豚研究与保护工作的思路: 1 、继续积极与农业部等有关部门配合,坚定不移地推动“白鱀豚迁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 2 、配合迁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再引白鱀豚进入白鱀豚馆,展开繁殖方面的研究; 3 、继续加强就地保护; 4 、抓紧时机,开展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与保护工作; 5 、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条件,适当开展其他珍稀鲸类动物和其他珍稀水生动物的研究; 6 、进一步开展与白鱀豚有关的科普宣传和环保教育工作。
回答者: 小小天使的* - 助理 二级 10-6 20:30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查,长江中的白暨豚总头数已下降到200头以下,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暨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997年11月4日~10日,由农业部组织,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6省、市的200多名科研、渔政工作者,分别在上起湖北枝城、下至上海长江口,全长1600多千米的长江干流上,实施了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长江中下游调查白暨豚行动计划”。经过7天的辛勤观测表明,白暨豚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已不到100头。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内,已难以见到白暨豚的身影。十多年的时间里,白暨豚的数量锐减近100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专家们分析,使白暨豚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迅速减少,使白暨豚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愈来愈匮乏。
当前的情况告诉人们,不论三峡工程何时建成,大家必须紧急行动起来,采取综合措施,抢救白暨豚。?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对白暨豚越冬极为有利,搁浅死亡可望避免;加强管理,渔业活动引起的意外死亡可大大减少;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暨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有所增加,应抓紧研究白暨豚追逐轮船螺旋桨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保护白暨豚,最好的对策是建立管理严格、设备先进的自然保护区。
长江新螺江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已由农业部批准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滩口江段,全长135千米,该区江面开阔,河道曲折,水深约25米,流速约每秒0.3~0.8米,浅滩、江心洲星罗棋布,是目前白暨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该区上游紧接洞庭湖出口,并有洪湖、黄盖湖、西凉湖、武湖、陆水水库等汇入,沿岸有护岸矶、三毛矶、赤壁矶等突出于江中的矶头,控制着水流的流向和流态。
上述这些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使保护区内形成较多深槽和大回水区,是白暨豚的理想生存环境。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
①为保护对象提供较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避免人为干扰,保护珍稀物种生息繁衍;
②坚决取缔有害渔具,在保护区和保护区以外的一定范围内禁止捕捞作业,查处并纠正机动船舶违章航行、违章排放“三废”等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
③抢救受伤、误捕、搁浅的珍稀水生动物;
④定期观察、记录保护区内珍稀水生动物的活动规律,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等;
⑤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使保护珍稀物种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⑥为研究珍稀水生动物,尤其为繁殖生物学研究建立实验基地。
相关故事
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的几位渔民在长江交接洞庭湖湖口处捕淡水鱼时不料发现了一头白鱀豚误入洞庭湖的浅水区。随后他们用他们的渔船堵住浅水区的出口,再用铁钩把这头白鱀豚从水中勾出。捕捞时这头白鱀豚的颈背处被捕鱼船上用来把捕鱼网钓上船的大铁钩意外勾出了两个直径4厘米、深约8厘米、内部连通的大洞,那渔民便通知了当地的水产部门。中科院的武汉水生研究所得知消息后,连夜地赶到了现场,并在次日早晨,花费了5小时50分钟的时间,成功地用干运方式把那头受伤的白鱀豚移到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的池水中。当时测量出此豚的身躯长度为1.47米,身体体重36.5公斤,雄性,中科院的专家们估出它的年龄约为两岁。
在捕捞回中科院后一星期内,其颈背处的伤口受到了严重的感染。中科院的专家们结合中西医药治疗伤口,专门为该豚制作了一个背心用来给豚背伤口处敷上云南白药。四个月后,其伤口愈合并且随即康复.
白鱀豚恢复健康后不久,时任中科院水生所所长、中国著名鱼类学家、中科院院士的伍献文与时任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的胡鸿钓教授给这头白鱀豚起了个名字——“淇淇”。其含义为三,一则“淇”字代表着此豚的珍奇与稀奇;二则“淇”为三点水旁,适应给水生动物的起名使用;三则“淇”(qí)字与白鳍豚的“鳍”字音同。
从1992年开始,淇淇被饲养在一个封闭式,并带有水循环过滤系统的圆形水泥池中。常年水温控制在23℃至25℃之间。这个水池直径12米、深3.5米,内有*0.8米宽的弧形台阶。池中心底部有五个圆形的排水孔, 池壁周围有6个进水孔。为了保证淇淇的健康并方便观察,池水透明度保持大于3.5米。
来观看淇淇的人们常把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称作“白公馆”。白公馆就从此成为中科院的一大观点。从此中科院开始了对白鱀豚的迁位保护]研究与保护工作。“淇淇”作为近代全世界的第一头室内人工饲养的白鱀豚,驰名于国际水生学术届,不少国外的学者们纷纷向中科院致电庆贺与了解有关淇淇的新消息。
一开始,中科院的工作人员们不清楚白鱀豚的食物习性,曾把馒头、肉做成鱼的形状给淇淇吃。然而,后来才发现,白鱀豚只吃鲜的活淡水鱼,春天到秋天主要吃白鲢,每天约6公斤;秋天到冬天主要吃鲤鱼和鲫鱼,每天7.5公斤。
1986年,淇淇差不多八岁时,达到了白鱀豚的成熟年龄。身躯体长与体重分别稳定于2.2米与125公斤。每年的5、6月淇淇进入发情期,浅灰色的背部会变得发红,粉红色的生殖器也常常从腹部露出,淇淇就不断地在水池中翻跳。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员因此开始了为淇淇寻找雌白鱀豚作配偶的捕捞工作。
寻找配偶
白鳍豚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数量稀少,濒临绝迹,其形态漂亮,被誉为“长江女神”。它是中国目前最为濒危的动物,也是世界上几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从某种程度说,比大熊猫还要珍贵。
“淇淇”是“女神”中的一个,1980年1月从洞庭湖口被渔民捕到,送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成为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
1997年10月,一位贵阳人从《中国青年报》认识“淇淇”后,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贵阳人化名“爱淇”,自1997年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成立后,每月坚持给“淇淇”寄钱,从未间断,直到2002年7月“淇淇”悄然去世,而当月10日, “爱淇”给“淇淇”的汇款,成了人类给“淇淇”最后的礼物。
“爱淇”一直不允许媒体透露他的真实姓名,他说:“爱”是自然的,谁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爱,他无意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报上宣传后去影响别人,这样也许爱才更真实、更永恒.
在中国长江污浊的泥水中、烟雾笼罩的江面上,再加上长江较快的水速,人们乘船寻找白鱀豚的踪影都还需要很大耐心,中科院水生所想定位活捕雌性白鱀豚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较落后的科研设备来说是难上加难。1985年10月中旬还请来了西德杜伊斯堡动物学院院长格瓦尔特博士,在八百多水里洞庭湖附近的长江流域乘船用测听白鱀豚的声纳设备做寻捕工作,但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格瓦尔特博士当时还断言在没有更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前,要想在长江活捕白鱀豚是不可能的。不过,5个月后,1986年3月31日,当时洪湖籍渔民出身的中科院水生所长江白鱀豚考察队副队长万恩权与他带领的由当地渔民组成的长江白鱀豚考察队队员们在中科院水生所高级工程师华元渝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荆州观音洲的长江流域江面上成功地用定点围网的方式成功地捕捉到了一对白鱀豚,一雌一雄。这两头白鱀豚用同样的干运方式迁运至中科院水生所内的室外水池中,作为它们暂时的家。一开始并没有把它们放进白公馆是怕淇淇一时不适应,因为淇淇被捕时年仅两岁,而在白公馆被人工饲养了六年从未“见”(用声纳探听)过另一头白鱀豚。
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员随后给它们作了测定,并起了名字。雌的称叫“珍珍”,雄的称叫“连连”,并发现连连是珍珍的父豚。珍珍和连连被搬进中科院水生所后一时不习惯人工饲养的环境,进行了绝食。其中院中的工作者不久便发现珍珍出水呼吸有困难,甚至有几天,它已经没有力气游出水面呼吸了。连连尽管自己也在绝食,却还是用尽力气把珍珍的头托出水面,让它呼吸,以防被憋死。情景感动了院中的科学家们[4]。他们便开始在白公馆扩建一池,供珍珍、连连父女两豚居住。
1986年6月14日连连还没有搬进白公馆的新水池就不幸去世了。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仅仅活存了76天。
珍珍为它过世的父亲尤其伤悲。搬进了白公馆内新修成的水池后便开始断断续续地绝食。中科院的专家们用人工灌喂特制的鱼浆来维持珍珍的健康。新修建的水池与淇淇的水池由一面水泥墙隔离,这是因为一开始怕淇淇会不适应珍珍侵犯它的住所。但是在修建珍珍的水池时,中间留了一个足够一头白鱀豚宽长的水渠道。珍珍或淇淇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游进另一只白鱀豚的水池。珍珍搬进白公馆的一星期后,发现常常在那条水渠道的开口处游来游去。淇淇也是颇具好奇地在水渠道的另一开口处环绕着。一天,专家们把水听仪器置入水渠道的中间,结果听到了豚与豚之间交流的6千赫啸叫声。又过了几日,专家们发现珍珍游进了淇淇的水池,淇淇显得有些害怕,躲在一角环绕。这样持续了一星期,珍珍与淇淇逐渐地熟悉起来了。只是当时珍珍在被捕捉时还未性成熟,所以没能怀孕,不过专家们发现珍珍自从进入淇淇的水池中居住后,性特征开始出现了。淇淇与珍珍在次年的发情期,常做过*,但因珍珍终究未能达到性成熟,所以一直没有怀孕。1988年9月27日珍珍突然急病发作,不幸死亡。人工饲养了2.5年,它是继淇淇后在人工饲养的迁位保护环境下生存最久的一头白暨豚。
1995年底,在湖北*江石首流域捕捉到了一雌性白暨豚。专家们还没有来得及把它运至白公馆让它与“淇淇”配对,还临时放养于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里的雌豚,不幸在次年夏天的大洪水中触网遇难。
1999年初,当地的民工在上海*江口崇明岛西部的海滩上发现了被搁浅的一头体长2米多、体重100多公斤的雌豚。因为那些民工当时不知道这就是中国珍稀的“水中大熊猫”白暨豚,所以致使它身陷池塘长达七日。最终通知了有关部门。第十日,专家们赶到了现场,但因它已七日绝食而导致心力衰竭,用干运的方法刚刚运抵至上海,便不治身亡。
水生学家们为淇淇寻找配偶捕到的三只雌兽,均在能够与淇淇在白公馆交配前去世,这三次失败,可以说是砸定了白暨豚人工繁殖工作的最终失败。已经性成熟的淇淇单独在白公馆生存,尤为孤独,据专家们说,它每逢4至6月的发情期,总是“躁动不安,常常用身体撞击池壁。”
内分泌失调并发感染肝炎和糖尿病。它的肝损伤导致它发高血脂、高血糖症。GPT指标高达15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50倍;甘油三脂指标高达1,10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00倍;血糖指标高达9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9倍。经中外专家的一番救治才得转危为安。1997年春,它又开始了短期的绝食,赵庆中等专家只好给它灌食鱼浆。
2002年7月14日早晨6点多钟,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员像以往一样地去中科院水生所的白暨豚馆巡视,看到淇淇在水池中游动,没有什么异常。前一天的工作记录上记载:晚上喂食,进食正常。8点钟,当工作人员再次走进“白公馆”时发现,淇淇躺在水下不动了。经过一番抢救后,未能救活,全世界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暨豚就这样去世了。死时淇淇的年龄约为25岁,相当于人类70多岁的高龄。被人工饲养了22年半,淇淇是人类用近代水生科学手段第一头被人工饲养的白暨豚,人工饲养环境下最为成功的一头白暨豚,也是全世界最后一头人工饲养下的白暨豚。
回答者: bq527 - 秀才 二级 10-6 18:25
淇
白暨豚淇淇的23年
淇淇,一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长江瑰宝”白暨豚,于 2002 年 7 月 14 日早早晨,突然而又安详地离去了。淇淇在武汉生活了近 23 年时间。 23 年来,我国的鲸类学研究事业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目前在国际上已引人瞩目。 23 年来,我国两代鲸类学研究专家也相继成长起来。 23 年来,世人对白鱀豚、对长江环境越来越关注,环保意识逐渐提高。这些发展和变化与淇淇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 淇淇的到来
1980 年 1 月 11 日,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作业时,发现一头白鱀豚误入浅水区,遂用渔船堵住浅水区出口处,后用铁钩将该豚从水中钩起,并立即报告了当地水产部门。接到当地水产部门的报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连夜赶去,次日将该豚运回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通过测量,该豚体长 1.47 米 ,体重 36.5 公斤,估计年龄约 2 岁。
• 给淇淇治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20:17
基本信息
白暨豚(bái jì tún),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鲸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
【中文名称】:白暨豚
【拉丁学名】: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年)
【俗名】:白豚、白鳍豚、白旗,简称白暨
【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1995年被列为一级濒临灭绝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濒危动物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淡水及咸淡水交汇水域
【致危因素】:回游被切断,过度捕猎,环境污染,航运繁忙
【保护措施】:迁地保护
【国内分布】:长江 (Yangtze River), 钱塘江(Qiantang Jiang) [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分类地位】:
动物界 Animali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哺乳纲 Mammalia
鲸目 Cetacea
齿鲸亚目 Odontoceti
白暨豚科 Lipotidae
白暨豚属 Lipotes
白暨豚种 L. vexillifer
我是参考http://ke.baidu.com/view/1484.htm#8
你可以去看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20:18
白暨豚(bái jì tún),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 鲸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