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1: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57
园林艺术是表达人与自然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物质手段和精神创作。中西方传统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形态,在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传统园林异同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一、起源的差异: 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迅速发展的园林已具雏形。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人们尚未建构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然而“师法自然”作为中国园林一脉继承的基本思想已扎下了根,它以自然为审美对象而非斗争对象。这一思想形成过程是基于人顺乎自然、复归自然的强大力量,这种朴素的行为环境意识是由稳定的文化固有思想决定的。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因其每年泛滥,退水后需丈量耕地而发展了几何学。古埃及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用之于园林设计,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为代表的自由民主*带来了园林的兴盛,古希腊造园就如古希腊建筑一样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是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古希腊被古罗马征服后,造园艺术亦为古罗马所继承,并添加了西亚造园因素,发展成了大规模庭院。到此,西方园林雏形基本上形成了。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地生活而同自然界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自于农业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天人相胜”的观念、理性的追求已体现在西方园林之中。 基于其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念的不同,中西方传统园林发展产生了迥异的结果。西方园林从一开始就同秩序密不可分,从一开始就是与自然抗争,并试图征服自然来产生他们认为的和谐美。而中国园林一开始就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去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他们利用自然的可持续性在为自我服务的同时“创造”出自然式的园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自然美的园林风格。人与自然在起源上是合一的,随着时空的发展变化,人被动地从随同自然向改造自然进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然,又以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改造和征服自然,因此,中西园林各自不同的特征,正是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二、文化背景的差异: 园林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要探求园林的发展,就必须针对园林背后蕴涵着的文化精神及思想基础进行探讨。 1、世界观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西方发达得多,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总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观点。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老子、孔子都注重观察事物时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 与西方清晰客观的雄辩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回答。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中国人讲究和谐,“乐者,天地之和也”,因此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西方园林方正严谨,直道轴线,一览无遗。而我国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遮遮掩掩中即使是小园亦可拉出很大景深,其中奥妙正在于藏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2、自然观的差异: 中国哲学传统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易传》提出天人协调,其《象传》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又《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节制自然须合它自己的法则,辅助自然应适度,效法自然的造化功能而不过分,并用以成就万物而无欠缺,都是人对自然既进取又维护,适度而和谐,不同又必互动而变化。崇尚自然的思想在中国建筑中首先表现为中国人特殊的审美情趣。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虽然一方面是基于人性的尺度,但与崇尚自然的思想也是密不可分的。例如造园的要旨就是“借景”。“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风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织成曲。”可见,中国传统园林正是巧于斯,妙于斯。明明是人工造山、造水、造园,却又要借花鸟虫鱼、奇山瘦水,制造出“宛若天开,浑如天成”之局面。尤其是江南园林,越是小园越讲究自然之美。白居易在庐山建草堂,赋诗曰“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擎五弦……倦鸟得茂林,涸鱼还清泉,舍此欲焉往,人间多艰险。”这种中国文人的理想,化为人间烟火,使成了私家园林。即使皇家园林,亦比西方皇家园林有着更多闲情逸趣。 亚里士多德提出物竞天泽,F.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目的在于征服,他又说:“务必将自然加上夹棍,*她画出供来,”以便更好地征服她。康德宣称人是主人,“自然界的最高立法必须是在我们心中”,“理智的(先天)法则不是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而黑格尔索性宣称,“绝对理念”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界是人精神的“外化”,理性创造了自然界!其中培根、康德都是现代科学的先行者。在西方哲学传统主流中,几乎一边倒的是人与自然决无和谐相融,而是你死我活地只有相克。在西方园林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农业种植及灌溉发展到古希腊整理自然、使其秩序化,都是人对于自然的强制性的约束。西方园林经过古罗马、文艺复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形成的法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一直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这是因为从思想上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世界观对西方人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人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人是宇宙的缩影。”,这一思想以后被逐渐发展并形成一种注重个性、提倡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价值观念,所以西方人文主义是由人们对探求、利用和控制自然的兴趣作引导的。他们肯定个人,肯定现实生活,求生存的竞争,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可以看出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是从人与自然相分开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 3、实践理性的差异: 中西方都有理性主义。所谓理性就是对整体性的一种反省、重新作把握的一种自觉。理性是自然发生的,只是各自的程度和方向不一样。中国民族特点是实践理性精神。中国人基于一种整体本体的思考,理性趋于具体化。而西方人则趋于抽象化。所以我把中国的理性主义叫作具体的理性主义,把西方的叫作抽象的理性主义。跟中国人谈话最好多举例子、就事论事,而跟西方人谈话则可以多谈观念、方法、法则,他们的理论理性发达。所以我们往往是说写文章,西方人则说是作论文。从整个的历史潮流来看,中国人的理性是较重视具体性的。这有好处,也有坏处,这正如任何的方法都有自己的限定一样。中国的理性主义是实践性的,是人格修养的实用主义。中国人强调社会意识,可是注重如何在集体社会中进行人格修养,来和社会意识相适应,不致于遭到批评。这就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以保护自身为目的的个人主义。西方的实用主义是功利的,他们追求个人的功利,也认为个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体(社会)的功利是一致的。这也是西方自由经济最基本的假设:你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后出达到整体的目标。正如凯恩斯所说的:有一只无形的手,使自我的追求,最后达到整体的目标。这种实用主义讲究效率、效益,南北战争后它是促使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和道家所提倡的讲究过程、境界、精神状态的修身养性的实用主义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的自然风导致造园艺术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同样达到*,古代中国,道家思想具有特殊的品格。在“天人合一”的模式下,人的价值赋予了自然,导致了自然的变化。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从汉以前的园囿式或自然山水式,到唐宋之际,诗歌、绘画等的发展都对园林产生重大影响,使其不象西方那样去展示宇宙的物理秩序,而是展现一种人与自然的情与理。到明清时,显示出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这种人文价值观,强调整体,注重统一。同时,它维系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连续性与持久性,并成为中国园林自成体系,稳固于今之缘由。 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真”的探索并不断创新,是一种科学价值取向。这种理性的思维促使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西方园林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十五世纪是欧洲商业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上的安定和经济上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宗教桎枯中解放出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人性的解放”结合对古代希腊罗马灿烂文化的重新认识,从而开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艺术也是这个文化*里的一部分。十六世纪中叶,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园林布局更加对称,纯粹是观赏性的了。十七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唯理主义的一种表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往更合乎“理性”的社会秩序,认为理性的东西才有价值,园林中提倡明析性、精确性和逻辑性,提倡“尊贵”和“雅洁”,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这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美学价值观,它充分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创新价值。 结束语: 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寻求文化上的融和是势不可挡的。中西园林文化的重建、发展,应是园林背后的文化意识、观念的重建。首先应基于各自合理内核的一面,然后针对不足相互汲取对方有价值的一面。具体的说,就中国文化而言,重视社会、道德的合理性,扬弃个体的软弱性,汲取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独创性、科学性的合理内核,摒弃个体的封闭、隔绝性。只有这样,中国园林创作才可能深入,才有可能在新的时期呈现出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