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哭嫁的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8 19:4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9 00:07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大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嫁。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婉动人。如“哭妹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
绩麻同麻篮啊,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爷(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粮唉,衔泥何时得回头?……
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送一闰,为何不问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古竹枝词里有首咏哭嫁诗:
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
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及文化意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1:15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的含义是什么 土家族的哭嫁风俗介绍
一、哭嫁的含义是什么哭嫁,一般指的是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称聪明伶俐的好媳妇,是一门传统技艺。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二、 土家族的哭嫁风俗介绍1.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端哭嫁...
土家族结婚为什么要哭
土家族哭嫁是土家族姑娘在十二三岁就要学习的一种传统技艺,是土家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过去,土家族的姑娘不哭不准出嫁,现在一些偏远的山寨还有此习俗。土家族哭嫁的由来 土家族哭嫁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明《思南府志》载,在秦汉以后即有土家族人在此开垦耕耘、繁衍生息。古时,土家族的婚姻...
土家族独特的传统婚俗“哭嫁”
土家族哭嫁是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土家族文化,也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婚俗现象,从过去的可能“真哭”到到现在的不哭不能出嫁,真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
哭嫁的内容有哪些具体缘由解析
哭嫁作为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是自由婚姻,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婚礼仪式,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接触,相爱之后,经过土老师作证即可成亲,不索取任何财物。然而,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实行“...
土家族哭嫁习俗哭嫁的主要内容
哭嫁不仅是土家族的传统习俗,更是其婚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土家人眼中,哭嫁象征着新婚的热闹与吉祥,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它通过哭泣与歌唱的形式,表达了新娘对亲人的感激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担忧。2. **哭嫁的音乐与旋律**:哭嫁的音乐结构属于“联曲体”,旋律...
土家族哭嫁歌哭嫁流程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的一种传统习俗,旨在通过歌唱表达对亲人的情感,尤其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出嫁前的十天到半月,新娘不再出门做活,先在闺房里与九位邻中的未婚姑娘围席而坐,开始哭嫁歌的仪式。新娘居中,被称为“包席”,左右分别为“安席”和“收席”。新娘先起声,安席接...
土家哭嫁过程
土家哭嫁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其过程由十个环节组成,象征着新娘与亲人的深情告别。首先,新娘以“十摆”开始,此时十个姐妹围坐一桌,厨师在每摆上一道菜,新娘都会以哭歌表达对祖宗之德、父母之恩、姐妹之情、兄嫂之贤以及对故乡的眷恋。每收完一样菜,姐妹们依次哭诉,最后新娘再次以“十收”...
土家族哭嫁为什么要哭嫁
土家族哭嫁这一传统习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过去的婚姻制度下,对于许多家庭,特别是劳苦大众家庭的女性来说,出嫁常常被视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她们的身心常常受到极大的牺牲。这种情感的压抑和不平,使得哭泣成为她们表达内心痛苦的一种特殊方式。“人不伤心不落泪”,姑娘出嫁时的哭泣并非无故...
土家族哭嫁的介绍
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这被称为哭嫁,是一种传统习俗。哭嫁时,姑娘们会唱专门的“哭嫁歌”,她们的哭声动听而感人,这被视为一种传统技艺。土家族的姑娘们从十二三岁起就开始学习哭嫁。在过去,不会哭嫁的姑娘是不被允许出嫁的。然而,如今这一习俗仅在一些偏僻的山寨中仍然存在。
哭嫁习俗
哭嫁歌的旋律和口音富有地方特色,既表达了悲伤的情感,又带有抒情的韵律。哭嫁活动通常在新娘的闺房进行,哭到谁,谁就要去陪哭,以表示惜别之情。尤其是在新娘出嫁前一夜,母女对哭时,哭声凄切,让旁观者无不感动落泪。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风俗,其内容和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尽管哭嫁作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