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强县的标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1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2:18
一分钟了解中国百强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2:19
发展是评定百强县的惟一标准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每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算,以客观评估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更为科学地描述县域发展轨迹,并根据测算和统计结果,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县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县。
百强县大多落户“三大圈”
广东顺德、江苏昆山、江苏江阴、江苏张家港、江苏常熟、广东南海、浙江萧山、江苏武进、江苏吴江、浙江绍兴分别排在今年中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前十强。广东的顺德连续四年稳居榜首,江苏凭借强劲的苏南板块在前十强中占据6个席位,而浙江以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为后盾在百强中占据了最多席位。
2004年度百强中有84个县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圈”中,其中47个县属于长三角地区,15个县属于珠三角地区,22个县属于环渤海地区。不属于上述三个地区的县也主要分布于大城市周边、交通要道和口岸地区。86个县分布于平原和浅山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大县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蔬菜、水果生产大县约占一半左右,肉类生产大县占三分之一。
从连续几年的测评结果看,各地区在指数前100位中席次的增减以及县域在指数中序列的进退,主要反映了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但与县域区划改变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广东南海、浙江绍兴在前十强中的位次的改变,主要由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划归周边城市造成了经济总量和平均水平下降。
百强县全面改观县域风貌
百强县投资活跃,出口强劲,发展充满活力。2003年,百强县县均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9亿元,县均贷款余额1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37%、46%。县均出口总额达到6.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1%。
据统计,2003年百强县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1.6%。农林牧渔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为38.4%。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到37344家,销售收入达到22000亿元。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百强县一般都确立了自己的强势产业,从农产品加工业到制造业,从普通工业到高科技产业,百强县根据自身条件,各显身手,竞争力明显提升,产生了一大批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
近年来,随着高速路网的建设,许多百强县与大都市的时间距离缩短到2小时之内,成功纳入大都市经济圈。县域通讯设施、市政建设、环境美化也达到很高水平,公路密度达到0.82公里(平均公里),每百户拥有电话109门,每百户拥有民用汽车9.8辆,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百强县的另一个特点是,城乡统筹发展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部分县初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三农”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百强县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根据2003年各县统计结果,百强县国土面积仅占全国全部县域面积的1.3%,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但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部县域的23.5%,财政总收入占到3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24.5%。
全国百强县2003年县域平均GDP总值达到163亿元,平均财政收入为1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8.6亿元。与上年相比,百强县的GDP总量增长了19%,财政总收入增长了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以人均GDP衡量,前十强及部分百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甚至超过京、津、沪以及江、浙、粤等地级以上城市的平均水平。
百强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些主要指标接近或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百强县2003年人均GDP为2.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600元,人均农民纯收入5400元,人均在岗职工工资收入1.6万元。其他指标如通讯设备拥有率、高中入学率等也已达到小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