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大王 刘永生将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9 17: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12:34
刘永生是战争年代鼎鼎有名的“游击大王”、中国人民*闽粤赣边纵司令。建国后曾任三野十兵团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司令员、副*等职。从深山密林到城市,环境变了,地位和待遇都提高了,但他的劳动人民本色和习惯却没有变。
刘永生热爱劳动在领导人中是出了名的,不论到哪里工作,他对居住条件不作任何苛求,分配什么就住什么,只要周围能找到一块空地种菜就满足了。所以,他担任过了那么多职务,住所也变更了多次,但他的菜地一直都保留了下来。
“他不像个当官的!”将军副*得了浮肿病
在部队时,一次工作调动,领导机关的有关部门因具体工作上的疏忽,把刘永生的级别搞错了,低发了几个月工资。刘永生没有说过半句话,后来还是领导机关从统计中发现了差错,才纠正过来,并专门派人登门道歉和补发工资。刘永生对此却毫不在意,笑呵呵地出口成歌:“同志哥,没关系,级别高低工资多少无所谓,主要还是多奉献,*不为名和利。”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刘永生的级别一直原地踏步,一级也没有提,而且从部队转到地方后,工资反而越来越少。这些他全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常把自己与那些牺牲的烈士相比,与老区群众相比,认为自己得到的已经很多了。
1959年,刘永生转业到地方,分配住到湖东路82号院子。当时那里住了几位副*,一座小楼刘永生与高磐久副*各住一半。没有卫生间,也没有一点装修,就按照原原本本的样子搬进去住。*魏金水来参观,发现连个凉台也没有,楼梯太窄,上下很不方便,说这怎么行呢,要加一个凉台,装修一下。刘永生不同意,认为这不错了,打游击时都是住茅草棚,照样好好的。在魏金水坚持下,房子才进行了简单装修。
多年的游击战争,使刘永生与老区群众和众多的战友,结下了牢不可破的生死情谊。解放后,身居高位的他还是时时惦念着他们。自己克勤克俭、节衣缩食,就是为了多给老区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接济;老战友老部下遇到难处和委屈,他也都能在不违反*的前提下,热情地帮助解决问题。需要为百姓伸张正义时,他就毫不含糊地站出来说话。所以老区群众和当年并肩战斗过的战友,都把刘永生看成是最可信赖的亲人,有机会到福州来,都要登门看望。而刘永生则不论他们是干部还是群众,不论职位高低,都一样热情相待,不仅留吃饭,还常常留家住宿,刘永生留人家吃饭,有一条规矩,就是除了老家群众有时捎带的一点闽西酸菜或笋干之类的东西外,他不让任何客人送礼物,即使拿来他也坚决不收,有时连家里人也觉得过意不去。有时来人多了,家里没那么多床,刘永生就买来许多席子,经常翻晒,有人来时就铺在地板上,给人家睡。在困难年代,刘永生家的粮食也是经常不够的(他自己因此得了水肿病),有许多老战友知道这一情况,不时给他寄些粮票相接济。
家乡一些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来到福州,想看看大城市,刘永生总是派车派人带他们去看,有时还自己抽出时间作陪。
三年困难时期,有关部门曾一度为领导干部设“营养餐”,刘永生却从不去吃这样的餐,更没有带子女享受过一顿。当时领导干部按规定可以到交际处领一些东西,如每月有二三斤肉,二三斤蛋,3斤黄豆供应。刘永生不仅自己不去领,也绝不让家里人去领。他说国家很困难,我们当领导的更要带头节约,自己能克服的就不能增加国家的负担。于是,家里天天都吃瓜菜代,而且这瓜菜还多数是自己种的。
困难时期来访的老区群众特别多。一些确实饥饿难受的老接头户,误认为当了将军副*的刘永生家里不愁没吃的,总希望到他家填饱一回肚皮。人缘特好的刘永生,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留吃留住。一位当年曾资助*的群众,一来刘永生家就大吐苦水,要求刘永生帮他向国家伸手要救济,刘永生耐心地开导说:“你家的生活困难确是事实,但当前我们国家也遇到了困难,你们一方面要体谅国家的困难,另一方面我们要自己动手克服暂时的困难。”接着他把自己节余下来的几十块钱塞给了这位群众,同时脱下身上刚穿的棉大衣披在他的肩上。这位群众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
“宁可自己吃不饱,也不能怠慢了客人!”刘永生如是说如是做,家中的粮食由此更加困难了,“瓜菜代”也不能弥补那贵客如流的消耗。偏偏他从不向组织反映粮食困难,更不申请补助,就连他那一级可以定期领取的每月定量肉类供应,也从不让领取。他宁愿和家人一起摘些嫩地瓜叶、南瓜叶炒着吃,用“苦斋草”泡成汤喝。不久,刘永生终因饥肠辘辘得了水肿病。
堂堂一位将军副*,也得了水肿病!这件事很少有人知道,也很难使人相信。这就是刘永生廉政爱民、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真实写照。
谢觉哉赋诗赞颂刘永生夫妻事迹
刘永生的儿女刘红、刘富祥、刘胜祥告诉我们:“父亲之所以能做到上面这些,离不开妈妈的大力支持。”
黄月英是位红色女战士,她在*战争时期饱经风霜,她那贫血而显得淡黄浮肿的脸孔和微跛的脚,就是峥嵘岁月留下的永远纪念。解放后,黄月英与刘永生一起参加祖国建设,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两人相濡以沫,志同道合,照儿女们的话来说,夫妻俩是知根知底,步调一致,配合默契,两人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黄月英的事迹,也在群众中到处流传。
刘永生在省军区时,和妻子黄月英积极带头开垦荒地,种上蔬菜。夫妻俩在菜地上忙碌的身影,不知感动了多少官兵。
和刘永生一样,黄月英对*群众也倾注了满腔的热爱和关心之情。有些过去的接头户家发生了困难,她就10元、8元地接济他们。1958年秋天,她儿媳还没有一件棉衣能够过冬,可她已经替老区的烈士家属做好打算,叫公务人员做几件棉衣寄到老区去。一次,黄月英与刘永生一起回家乡,听生产队长说,只需百来元就可安装一台碾米机,解决碾米问题,而且能节省好多劳动力,可惜社里底子薄,一时拿不出钱来。探亲回来后,他们老是惦记着这件事,薪金发下来后,他们一商量立即汇去了200元。
黄月英对老区群众这么大方慷慨,而自己却非常节俭朴素。家里的菜基本上是自己菜地生产出的。穿着方面更是俭朴,好几年都没做新衣服,衣服破了总是缝缝补补又再穿。
刘永生常与黄月英互敬互勉说:“今天的胜利是千千万万*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否则哪有今天?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刘永生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大权在手,从军队到地方,从*到地县,熟人多,门路广,可他决不利用自己的地位、权力和关系去谋求个人及妻儿亲戚的利益。作为妻子的黄月英,也反对搞特殊化,治家极严,决不让“后院起火”。
1959年第11期的《中国妇女》发表了一篇记刘永生和黄月英高尚情操的文章,引起极大的反响。时任*局委员、最高人民*院长的谢觉哉在*苏区时就对刘永生有所耳闻,1952年他作为老区慰问团团长,代表*到福建慰问老区时,又与刘永生有过接触。刘永生本人以及他夫妻的事迹,都给谢觉哉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到这篇文章后,他挥毫题诗《读<黄月英和刘将军>》,诗曰:一颗心儿红似火,全身骨架硬如钢;当年多少英雄血,洒遍河滩洒遍岗。游击队中黄月英,出生入死廿年春;火烧刀砍寻常事,屹立如山一女兵。战时同命肩*杆,战后同心握镢头;英雄事迹纷传诵,半歌大姐半老刘。
小车不倒只管推
十年*中,刘永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正气和清白,是党员干部中的一杆旗。春回大地后,刘永生以省*常委会副主任兼任*福建*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省*委员会*。“活着干,死了算”,“小车不倒只管推”,这是刘永生的口头禅,也是他一生的自我写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党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名副其实的“*老黄牛”。
年近耄耋的他,终因忘我工作、日夜操劳,肺气肿病重新发作变得越来越严重,走起路来直喘气,上楼梯更为困难。他在*委的办公室在三楼,每天上班时都因为走楼梯而憋得脸色发青,很久说不出话来。但他仍坚持每天准时上下班,每次开会都准时到。而且每天上班,他提早拎着热水瓶到办公室。通讯员不好意思,他却笑呵呵地说:“我家煮饭,顺便烧壶开水,既为单位省力又省电,有何不好呢,这也是*传统呀!”
看到刘永生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项南只得下了“命令”,要他立即住院。这样刘永生才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岗位,住进了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刘永生病重后,医院曾建议有关部门,让刘永生最好到上海治疗。刘永生硬是不答应:“我相信福建的医院,福州也有医生。大家都到上海去,国家要花多少钱呀。我不去,我就在福州。”对于刘永生的倔脾气,大家都是了解的。他决定了的事,谁也不能改变。
1983年岁末,刘永生突然大吐血。医院急报“病危”。1984年1月7日8时,刘永生在福州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永远合上了那双不知疲倦的眼睛,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终年80岁。“忽报将军作故人,闽山粤水有悲声;近观花坛花无色,远望长空月不明;痛苦切肤同志爱,失魂落魄*情;刘公为党全心意,赫赫英名永不溟。”这首悼亡诗,写出了闽粤人民对刘永生将军的怀念之情。
刘永生逝世后,广东的许多老同志提出要为他塑造一尊铜像,安放在汕头的烈士陵园,以纪念闽粤两省人民共同尊敬的刘永生将军。后来刘永生的家乡闽西上杭提出要把塑像放在上杭,也进行了积极筹备。粤东人民理解刘永生家乡人民的感情,于是踊跃捐款。刘永生的半身铜像塑成后,安放在上杭稔田中学内,并配上了“刘永生同志*业绩展览”,展出了刘永生生前实物,供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瞻仰、怀念。
刘永生,在人民的心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