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08:36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对于年幼的孩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就是非常好的启蒙方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子共读之后,有些家长就开始着急,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独立阅读呢?
到底什么是独立阅读?当孩子开始识字,能够把书中的文字磕磕绊绊地读下来,就算是独立阅读吗?不是的,认字,并不等于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我看来,独立阅读应该是孩子能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自主掌握阅读的节奏,沉浸其中,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从阅读中汲取滋养。
独立阅读,可以从图画书开始,不识字的孩子能够通过“读”图来了解整个故事情节,就可以算是独立阅读。然后,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多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再逐渐过渡到桥梁书和章节书。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
正如“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所说:“图画书对于幼儿来说,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是的,只有当孩子体会到了阅读图画书带来的快乐,才能培养起阅读的习惯。选择图画书,因为它是用图画和文字来共同讲述一个故事,图画是它的生命。所以,即便是不识字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看图去理解故事的大体情节。
父母给孩子“读”书,是引领孩子进入图画书世界最有效的方式。孩子一边用眼睛看图画,一边用耳朵听父母念出的文字,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在书中寻找乐趣。亲子共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孩子的心理播种一粒幸福的种子,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地发芽、开花、结果。孩子能够记住的不仅是书中的内容,还有你们共读图画书这段美好的经历。
高品质的图画书对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高品质的书籍,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持续、大量地输入,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当孩子的阅读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孩子开始输出书中的内容。比如他们在生活中准确地使用了书中的句子,或是把书中的文字从头到尾复述了一遍,又或是拿着书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故事。只有当孩子理解了书中的内容,才会有这样的输出。
亲子共读,要尊重孩子的阅读节奏。
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除非孩子主动停下来,否则不要打断故事的节奏。读完之后,如果孩子想要再独自翻阅一遍甚至几遍,那么,一定不要破坏这个气氛,就让孩子自己去回味、去理解,任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要打断这种专注的状态,这是向独立阅读过渡的关键时刻。
只有当孩子专注于书中的内容并融入其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喜悦和幸福。这其实是一个“深度工作”的过程,此时孩子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心流”状态,过后还会得到一种充满能量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只要孩子进入过一次“心流”状态,就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专注阅读去重复获得这种美妙的体验。
有了前面的积累,孩子自己翻阅图画书的次数和时间会逐渐增加,当有不能理解的部分,还是会让你帮忙读出某个句子,或是与你探讨其中的细节。这时家长一定要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去帮助孩子准确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蕴意,去升华孩子的认知。
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渡过程,界线并不明显。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尽可能陪伴左右。即便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我们也应该将亲子共读坚持下去。因为亲子共读图画书,能够让孩子与父母具有共通的体验和语言,相互了解,并加深心灵上的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阅读推广人,通过亲子共读图画书来帮助孩子打开书籍世界的大门,让孩子体会到专注于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过渡,相信他们会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