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忙介绍一下“香河老人不腐”的事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32
周凤臣,香河县胡庄村人。她以88岁高寿享尽天年。停止呼吸以后,遗体没经过任何防腐处理,在自然环境中,经过几度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的考验,至今不腐,自我演化成佛教界视为获得正果的完好肉身,被当地人民奉为修行得道的仙人。现代科学工作者则认定,她创造了人类特异生命演化的奇迹,从现代医学和生物控制论的角度看,她对生命的自我调控自然停息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一些深谙东方传统文化精髓的专家们,在考察了周凤臣老人现象之后断言,香河民间肉身的现世,将在世界范围引发对东方神秘文化的向往,无可辩驳地印证了老子“死而不亡者寿”的名言。
周凤臣老人于光绪31年十月初六(公元1905年11月2日)出生在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24日夜10时45分在北京长子杨守德家中停止呼吸。
民国初年,周氏举家进京,周凤臣老人那时8岁,不愿赴京,便留在香河县,寄住于姑姑家中。姑姑家境宽裕,待她如掌上明珠。依照封建礼教令其缠足,又感其体弱多病,常常带往寺庙焚香礼佛,布施斋增,以求荫佑。
周凤臣老人自幼天资灵慧,心地善良。由于自己饱受病苦折磨,并且目睹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便从小立志学医,以拯救一方众生。无奈是个女儿家,姑姑圃于封建礼教,将其藏于深闺,竟不得读书识字,更难得接触医学。在姑姑家长到20岁时,姑姑舍不得她远嫁,便作主将她嫁与本镇胡庄村杨景山之子杨士杰为妻。
周凤臣老人嫁到杨家时,公爹已经仙逝。其时,由于世道动乱,杨家境况渐衰,兄弟们分家另过。迫于生计,丈夫杨士杰常年在外谋职。家中的各项操持,包括田地里的粗重活计,全部扔给周凤臣老人。可怜她身单力薄,一双小脚,受尽劳累。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提起,当年周凤臣老人刚到庄稼地,连草和苗都分不清,只好偷偷问小孩子。但老人生性刚强,忍着磨难,历尽艰辛,抚养儿女,勤俭持家,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后来,丈夫去闯天津卫,长期没有音讯。有乡人捎来口信,说他在天津生计无着,处境险恶。周凤臣老人听罢,拖儿带女,去天津寻夫。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丈夫,将其解救回家。从天津归来,丈夫在当地当了一名帐房先生,一家人才安定下来。
周凤臣老人一生多灾难,残酷的命运打击接连不断。她膝下二儿五女。1940年,大女儿13岁,到了刚刚能替她分担家务和忧愁的年龄,却突然被一场暴病夺去生命,老人痛失爱女,肝肠预断。
1968年冬,35岁的大儿媳温玉兰因脑溢血突然病故,遗下四个孩子。老人艰难地承担起抚养四个孙子孙女的重担。那时,最大的孙女12岁,最小的孙子才两岁,而丈夫在村里务农,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工分,仅靠在北京工作的长子杨守德每月寄来一点钱,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大孙女杨淑玲不得不中途辍学,过早地帮老人分担些家务重担。由于生活实在艰难,被迫将小孙子杨学顺送给本县一家没儿没女的人家做养子,因哭闹不止才又抱回来。老人每提及此事就伤心落泪。
1970年春,身体一向强壮的丈夫一夜长睡不醒,撒手西去,家里又少了个主心骨。1990年冬,二女儿杨秀清也因重病不治,先于老人谢世。老人再次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周凤臣老人一生他受病痛折磨。她38岁时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达40多天,全靠三嫂子喂一口吃一口,才得以维持生命。后来老人的一位舅妈采用民间疗法为其祛疾,并劝其从此素食斋戒。老人应允后,病体方渐渐痊愈。
1976年9月,为抚养几个孙儿,老人离开故乡热土,随长子一家迁入京城,继续操劳。直到80岁高龄,不慎滑倒扭伤左脚,方才卸下繁重的家务重担。那年冬天,老人右手突然溃烂,流脓流血,指甲全部脱落,疼得老人彻夜难眠,长达一个月之久,在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老人自己用草药敷治,又经一个月方好。但以后右手失去活动能力两年多,吃饭都无法拿筷子。
到了晚年,老人仍一丝不苟地坚持每日三餐前供奉佛菩萨。她行走不便,就扶着窗台、桌子一步一挪地到佛前焚香。实在动不了时,老人就在床上点燃三柱香,唤来三岁的小重外孙女,帮她把香献到佛前。逢到有人送来新鲜水果点心,哪怕几个小枣儿,老人也要先供了佛以后再食用。
秋冬时节,老人身体格外虚弱,儿女们从营养上考虑,屡劝老人吃些鸡蛋等物。可是老人仍不改初衷,告诫晚辈:“人要贪吃荤腥,吃一口还一口。”
1992年春节过后,老人多次要求回香河,儿孙百般劝阻。直到8月,实在拗不过老人,才将老人接回老家安居。
周凤臣老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虽读不懂儒释道学说大经大论,但她以一颗诚敬之心面对天地,以一颗慈悲之心面对人生,从而感悟到世间善恶因果的本质规律和人生的基本法则。她不仅自己持戒精严身体力行,还以各种方式教化后人。她的后辈儿孙只要提起老人,就想起她经常挂在口头的五句话。这是她总结出的做人的五条标准:第一,走到天边口要对着 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第二,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光想着自己;第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四,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第五,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教育家人相信因果轮回报应,老人经常请述一些善恶终有报的故事教育儿孙,让他们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老人常说:“你们看说书请古的,好人最终都有好报,坏人最终都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早晚的事儿。”
老人对后辈儿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更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四个失去母亲,由她亲手拉扯大的孙儿孙女,管束尤其严格。她认为,一个人只有从小教化,树立正确的善恶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长大了才能走正道。所以,她在儿孙很小的时候就告诫他们:“学好别学坏,别学偷鸡拔烟袋。”
周凤臣老人崇尚孔孟之道,崇尚仁义礼智信的东方传统美德。她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严格训导后人,重视对他们孝道的培养。她自己也烙守孝道,被后人称颂。
1992年11月10日到11月24日,老人在其弥留之际最后半个月时间里,又对儿孙们今后做人的品行,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教化。她毫不留情面地将家人以前每个人的所做所为和心灵深处的污点——一揭示无遗,使得家人心服口服,对自己一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准则有了明确的认识。
在此期间,老人身边发生了几件耐人寻味的事情。1992年11月9日,得知老人病重住院,长子杨守德开车同几位家里人从北京赶回香河探视。途中在通县加油,遇到一位老妇人抱着小孩前来乞讨。杨守德惦念母亲,心情焦躁,加上口袋里没有零钱,便让其他人拿点零钱出来。但其中一位家里人说,这是坏人来骗钱的,不但没给钱反而将其赶走。回到香河,没有人提及此事。可是,11月10日晚间,老人竟感知到了此事的原委。她训斥儿女们说:“要饭的不都是坏人,你没零钱,就给个三十二十的不算啥!’她还问长孙:“以前我嘱咐你的话,记住了没有?”长孙含泪答应记住了。老人又说:“以后遇到化缘修庙的,多给点钱。”
11月18日晚,老人提出要吃“消炎痛”,让家里人打开自己当年随身的几个布包袱翻找。儿女们挨个把包袱抖个底朝天,忙活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这时,老人把家人叫到一起,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让你们找药是假,我是让你们翻翻看,我这包袱里有没有值钱的东西。你们要懂得,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也带不去。”面对包袱中一堆针头线脑碎布片等日用杂物,面对老人那双深途而澄澈的双眼,家人恍然大悟,失声痛哭。
11月19日早晨,老人让全家人打扫房间卫生,并对每个人都做了分工。有的擦桌子,有的整理衣服被褥,有的清扫墙壁。老人特意安排她最放;已不下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子清理地面。那些天雨雪连连,屋子人来人往,地面踏得泥土老厚。两人先用锹铲,又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用冷水擦洗。大冷的大,两人累得满头大汗,脏水倒出去几大盆,直擦得露出干净的水泥地面。清洗完地面,这位拄拐杖来的女儿,竟奇迹般地扔下拐杖行走自如了。
由于老人教化有方,后辈儿孙无论做工务农、从政经商,都是本本份份,勤勤恳恳,为人正直善良,不染恶习。老人亲手抚养的两个孙子,在高等学府深造后,都成了部队干部。他们为日后保护老人肉身存世,起了关键作用。
有感于人生无常、众生病苦,周凤臣老人行医救人的愿望一直不眠。据老人长子杨守德回忆,她年轻时曾央求丈夫杨士杰将一位身怀绝技的修行人请到家中,向他讨教治疗臆病邪病、小儿惊风和农村各种常见病的方法。周凤臣老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过耳不忘,尽得其真传,再加上自己潜心修持,慢慢掌握了特殊诊疗技能,遇有乡亲们染有沉痛,久治不愈,老人只要上手,便能手到病除,而且用药简单,大都是庄稼院里常见的黑豆、桃树枝、草木灰等等。治疗小儿疾病,同样是药店卖的小儿药品,经她吩咐,眼下即有特效,令人不可思议。老人常年治病救人,积德行善,有求必应,渐渐声名远播,连很远的渠口镇都有人来求医问药。村里人尤其是妇女和孩子,有个病病灾灾,都愿意找她看,又方便又省钱。而且,凡是经老人手治过的病,几乎没听说有再犯的。
据家人和乡亲们回忆,周凤臣老人到了晚年,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特异感知功能。1983年夏季的一天,二孙女杨淑丽中午放学时没回家。不一会儿,有位同学风风火火跑来报信,说杨淑丽让大汽车给撞了。家里人立刻着了慌。老人却根本没着急,好象事先知道要发生这件事一样告诉家人说:“你们都踏实住峻,淑丽没事,用不着满世界折腾去,她一会儿就回来了。”果然,下午两点多钟,一位司机陪杨淑丽走回家来。这位肇事的司机心有余悸地说:“撞上孩子以后,我心想这下完了,就看见一团气裹着孩子滚出十几米远。我刹住车,抱起孩子赶紧往医院跑,一检查,内伤外伤一点也没有。”
杨淑丽自己说:“汽车撞过来,我像飞起来一样,摔出去老远,爬起来哪儿也不疼,我想回家,叔叔不答应,非拉我去医院检查。”
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周凤臣老人何以知晓会化险为夷,将永远是个谜了。长孙杨学强也遭遇过危及生命的灾祸,当时奇迹般地死里逃生,大概也只有老人自己知道个中奥秘了。
周凤臣老人去北京居住以后,乡亲们逢去北京办事,大都去看望老人。往往客人一进门,老人就说出来人到北京做什么事,同行有几人等等,均准确无误。要是谁请老人看病,她也预先知道,先道出病情,再拿出早已备好的药,使来人大惑不解。
早在1985年春天,她就对四女儿杨秀华说:“我呀,已经修成了,我是个肉身了。”后来的几年里,她还多次向其他女儿、外孙、孙儿们提起或暗示此事。当时家人未解其意,只当是老人年岁大了,没把这些话当真。
1992年11月,老人在弥留之际,又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让香河县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说得多位晚辈家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老人的话。直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才使家人恍然大悟。
周凤臣老人对自己遗体最后回家乡安置,可以说是早做了一番长期打算。
现在家中安置老人的土房,是1963年由老人亲手操办盖起来的。当初,生产队在村东头给老人安排了房基地,可她却看好了这块地方。那时,这里是村里老张家的;回房。老人不惜用新木料换了过来。1976年秋,老人去北京长子家中居住,临走前,给两个儿子分家,把家里五间房分成两份,每个儿子各两间半。长孙劝老人:“咱全家都去北京,还要这两间旧房给谁住?”老人笑这:“这你不懂!”
以后每逢家里修房,老人都要长孙寄一部分修缮费回去。1989年9月,老人听说二儿子杨守玉要翻盖全部旧房,就专程赶回去,给两个儿子重新补办了分房手续。在老人执意劝说下,杨守玉只好扒掉属于自己的两间半旧房重新翻建。属于长子杨守德的两间半土房,仍保持原貌空在那里。如今,这处土房为安置和保护老人遗体派上了大用场。1993年5月,人体科学专家们考察之初就指出,保存者人遗体的最佳环境就是农村的土房土炕。当专家们了解到老人为这两间半旧房所做的一系列安排之后,莫不由衷赞叹。
1992年11月,88岁高龄的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为自己遗体不腐做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从辟谷、呕吐。排泄、咳痰到净口净身,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让家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老人的神奇功能和超常的环境变化。
11月 6日,老人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咳嗽不止,拒绝进食,经香河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肺炎,住院进行了治疗。住院期间,老人出现异常呕吐,喝一口水能吐出一碗呕吐物,里面有红色倒排状的东西和黑色小米粒硬物。
11月10日,老人强烈要求回家,儿女怕老人回家有个三长两短,坚决不同意出院。老人说:“你们再不让我回家,我就让你们后悔!”儿女仍不同意。老人当时脉搏和心跳都停止下来,呈现严重休克状态。儿女们吓慌了,哭叫着答应老人回家。老人立即回应一声,呼吸、心跳、神智又恢复正常,情况令人惊异。中午,老人被接回家中。
老人回家以后,身体虚弱到极点,子女们开始为她准备后事,当晚抬上灵床。但老人神智始终清醒,不愿意躺在灵床上,家人又将老人抬回炕上。第二天老人身体情况有所缓解,家人又开始对老人进行输液治疗。到15日,老人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并要求进食。从此时起,老人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由以前怕凉,一下子变为怕热,家人只好给她吃凉饭,喝凉水。在9天未进食未排便情况下,15日上午,老人出现了异常排便。此次排便呈喷涌状,量大粘稠;颜色紫黑。以后直到老人停止呼吸,每天都大量排便。
16日凌晨,老人又开始大量咳痰,达3个小时。痰中含有五颜六色形状奇怪的块状物。这天晚上,老人又要求用凉水嗽口,整整一天一夜没有间断。
19日早晨,老人让家人给她用凉水擦身,并用清凉油涂抹全身主要穴位。
在那些日子里,老人虽然躺在床上,但儿孙们在外干什么,都了如指掌。 11月9日老人在香河县医院里对小女儿说:“你大哥他们一会儿就来。”此话说完五分钟后,老人的长子就进了屋。 11月 10日晚,老人的小孙杨学顺还没赶回来,家人为安慰老人,说他一会儿就回来。老人摇摇头说:“他明天才能回来呢。”果然第二天上午,杨学顺从徐件陶匆赶回家中。
11月16日,老人对长孙和身边的其他人说:“我的能耐大着呢,可以使水(指打点滴的药水)不流。”当天,老人不愿意再输液,家人坚持要给老人输。给果医生在老人手臂脚部扎了五次,每次都有回血,可药水就是输不进去,医生和家人只好作罢。
此间,老人身边的特异环境显示,更让家人大开眼界。11月16日,老人吩咐家人用红纸扎200朵大红花。家人照办。11月17日下午 4时,又依老人吩咐,家里 20多口人聚齐,在院子里将红花全部烧掉。半小时以后。全家人都看到家门正南方的天空中出现四朵熊熊燃烧的大火球,颜色呈玫瑰红色,十分艳丽,直径足有一米多,持续时间长达3-5分钟。长孙问大家:“都看到了吗?”大家齐声回答:“看到了”。长孙转身进屋时,大火球同时消失。
11月20日夜里零点,老人安排家人护送自己离开香河回北京。老人躺在车里,头上蒙着被,可车走到哪儿她都知道。车过吴村桥时,她说:“进通县了”。车到八王坟时,她说:“走四环路”。到健翔桥时,她说:“快到家了”。老人回北京以后,开始拒绝进食。
11月24日夜10时 45分,老人自己拔掉输氧管说:“我要睡觉了,不需要它了。”随后安祥地合上双眼,停止了呼吸和心跳。老人停止呼吸以后,24小时体温不降,一周后肢体仍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弹性。此间,老人长孙工作单位的有关领导前去探视,见状大为惊讶,认为老人的情况不能等闲视之。以后连续几个月里,老人遗体在常温常压下自然脱水、脱油脂,包括盛夏酷暑季节,此过程仍然不间断。老人停止呼吸前后所显现的一系列生机能量活动和特异环境显化,绝非常现思维所能解释。
1993年5月初,我国人体科学工作者得知周凤臣老人遗体不腐的消息后,立即组成综合调查组,对老人遗体进行了科学考察,充分肯定了老人遗体存世的宝贵价值,并协同有关单位将老人遗体安置回村。随后,专家们在老人家乡,对她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长达月余的深入调查,了解到许多涉及生命奥秘的宝贵资料。专家们吃惊地发现,老人对自己最后归宿和遗体存世等事情早已了然于胸,并做了相应安排。
专家们还确认,周凤臣老人遗体至今不腐,留下了肉身演化全过程的科学观测资料,为我国人体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特异生命演化实例,也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老人所具备的非常规诊病治病、特异心灵传感等一系列人体潜在功能和超常现象,与对世纪人体科学研究需要突破的前沿科学密切相关。
中国佛教界著名人士闻知老人肉身遗世的消息,十分欣慰和推崇,充分肯定了老人修持所达到的境界,并提出了具体安置意见。他们指出,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老人现身说法,她的事迹将教育和鼓舞后人。老人的生平和美德,为今人如何修持树立了楷模。
现在,周凤臣老人的遗体历经几度严寒酷暑的考验,在自然条件下停放。盛夏室温高达 3O摄式度,相对湿度可高达90%;冬季室温则降至零度,老人遗体不受影响,至今完好。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生活于纯朴的河北农村,既无高深的养生理论,又无惊天动地的功勋伟业,仅于细行小事中谨慎行持,于滚滚红尘中清净六根,贫困艰辛不移其志,厄运磨难不改初衷,以一病弱之躯,竟得以成就如此辉煌的生命奇迹,实在给后人留下一个回味不尽的千古之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33
别信中央台说的,他们既想解开这个谜,又不想承认有超自然现象(承认了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她是水银中毒,从何而来,水源?怎么就她一个?没见她家其他人啊?村子里其他人也没事啊?她就为了肉身不腐去吃水银?!谁有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34
香河老人----不腐之肉身
周凤臣,香河县胡庄村人。她以88岁高寿享尽天年。停止呼吸以后,遗体没经过任何防腐处理,在自然环境中,经过几度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的考验,至今不腐,自我演化成佛教界视为获得正果的完好肉身,被当地人民奉为修行得道的仙人。现代科学工作者则认定,她创造了人类特异生命演化的奇迹,从现代医学和生物控制论的角度看,她对生命的自我调控自然停息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一些深谙东方传统文化精髓的专家们,在考察了周凤臣老人现象之后断言,香河民间肉身的现世,将在世界范围引发对东方神秘文化的向往,无可辩驳地印证了老子“死而不亡者寿”的名言。
周凤臣老人于光绪31年十月初六(公元1905年11月2日)出生在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24日夜10时45分在北京长子杨守德家中停止呼吸。
民国初年,周氏举家进京,周凤臣老人那时8岁,不愿赴京,便留在香河县,寄住于姑姑家中。姑姑家境宽裕,待她如掌上明珠。依照封建礼教令其缠足,又感其体弱多病,常常带往寺庙焚香礼佛,布施斋增,以求荫佑。
周凤臣老人自幼天资灵慧,心地善良。由于自己饱受病苦折磨,并且目睹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便从小立志学医,以拯救一方众生。无奈是个女儿家,姑姑圃于封建礼教,将其藏于深闺,竟不得读书识字,更难得接触医学。在姑姑家长到20岁时,姑姑舍不得她远嫁,便作主将她嫁与本镇胡庄村杨景山之子杨士杰为妻。
周凤臣老人嫁到杨家时,公爹已经仙逝。其时,由于世道动乱,杨家境况渐衰,兄弟们分家另过。迫于生计,丈夫杨士杰常年在外谋职。家中的各项操持,包括田地里的粗重活计,全部扔给周凤臣老人。可怜她身单力薄,一双小脚,受尽劳累。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提起,当年周凤臣老人刚到庄稼地,连草和苗都分不清,只好偷偷问小孩子。但老人生性刚强,忍着磨难,历尽艰辛,抚养儿女,勤俭持家,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后来,丈夫去闯天津卫,长期没有音讯。有乡人捎来口信,说他在天津生计无着,处境险恶。周凤臣老人听罢,拖儿带女,去天津寻夫。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丈夫,将其解救回家。从天津归来,丈夫在当地当了一名帐房先生,一家人才安定下来。
周凤臣老人一生多灾难,残酷的命运打击接连不断。她膝下二儿五女。1940年,大女儿13岁,到了刚刚能替她分担家务和忧愁的年龄,却突然被一场暴病夺去生命,老人痛失爱女,肝肠预断。
1968年冬,35岁的大儿媳温玉兰因脑溢血突然病故,遗下四个孩子。老人艰难地承担起抚养四个孙子孙女的重担。那时,最大的孙女12岁,最小的孙子才两岁,而丈夫在村里务农,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工分,仅靠在北京工作的长子杨守德每月寄来一点钱,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大孙女杨淑玲不得不中途辍学,过早地帮老人分担些家务重担。由于生活实在艰难,被迫将小孙子杨学顺送给本县一家没儿没女的人家做养子,因哭闹不止才又抱回来。老人每提及此事就伤心落泪。
1970年春,身体一向强壮的丈夫一夜长睡不醒,撒手西去,家里又少了个主心骨。1990年冬,二女儿杨秀清也因重病不治,先于老人谢世。老人再次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周凤臣老人一生他受病痛折磨。她38岁时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达40多天,全靠三嫂子喂一口吃一口,才得以维持生命。后来老人的一位舅妈采用民间疗法为其祛疾,并劝其从此素食斋戒。老人应允后,病体方渐渐痊愈。
1976年9月,为抚养几个孙儿,老人离开故乡热土,随长子一家迁入京城,继续操劳。直到80岁高龄,不慎滑倒扭伤左脚,方才卸下繁重的家务重担。那年冬天,老人右手突然溃烂,流脓流血,指甲全部脱落,疼得老人彻夜难眠,长达一个月之久,在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老人自己用草药敷治,又经一个月方好。但以后右手失去活动能力两年多,吃饭都无法拿筷子。
到了晚年,老人仍一丝不苟地坚持每日三餐前供奉佛菩萨。她行走不便,就扶着窗台、桌子一步一挪地到佛前焚香。实在动不了时,老人就在床上点燃三柱香,唤来三岁的小重外孙女,帮她把香献到佛前。逢到有人送来新鲜水果点心,哪怕几个小枣儿,老人也要先供了佛以后再食用。
秋冬时节,老人身体格外虚弱,儿女们从营养上考虑,屡劝老人吃些鸡蛋等物。可是老人仍不改初衷,告诫晚辈:“人要贪吃荤腥,吃一口还一口。”
1992年春节过后,老人多次要求回香河,儿孙百般劝阻。直到8月,实在拗不过老人,才将老人接回老家安居。
周凤臣老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虽读不懂儒释道学说大经大论,但她以一颗诚敬之心面对天地,以一颗慈悲之心面对人生,从而感悟到世间善恶因果的本质规律和人生的基本法则。她不仅自己持戒精严身体力行,还以各种方式教化后人。她的后辈儿孙只要提起老人,就想起她经常挂在口头的五句话。这是她总结出的做人的五条标准:第一,走到天边口要对着 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第二,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光想着自己;第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四,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第五,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教育家人相信因果轮回报应,老人经常请述一些善恶终有报的故事教育儿孙,让他们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老人常说:“你们看说书请古的,好人最终都有好报,坏人最终都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早晚的事儿。”
老人对后辈儿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更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四个失去母亲,由她亲手拉扯大的孙儿孙女,管束尤其严格。她认为,一个人只有从小教化,树立正确的善恶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长大了才能走正道。所以,她在儿孙很小的时候就告诫他们:“学好别学坏,别学偷鸡拔烟袋。”
周凤臣老人崇尚孔孟之道,崇尚仁义礼智信的东方传统美德。她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严格训导后人,重视对他们孝道的培养。她自己也烙守孝道,被后人称颂。
1992年11月10日到11月24日,老人在其弥留之际最后半个月时间里,又对儿孙们今后做人的品行,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教化。她毫不留情面地将家人以前每个人的所做所为和心灵深处的污点——一揭示无遗,使得家人心服口服,对自己一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准则有了明确的认识。
在此期间,老人身边发生了几件耐人寻味的事情。1992年11月9日,得知老人病重住院,长子杨守德开车同几位家里人从北京赶回香河探视。途中在通县加油,遇到一位老妇人抱着小孩前来乞讨。杨守德惦念母亲,心情焦躁,加上口袋里没有零钱,便让其他人拿点零钱出来。但其中一位家里人说,这是坏人来骗钱的,不但没给钱反而将其赶走。回到香河,没有人提及此事。可是,11月10日晚间,老人竟感知到了此事的原委。她训斥儿女们说:“要饭的不都是坏人,你没零钱,就给个三十二十的不算啥!’她还问长孙:“以前我嘱咐你的话,记住了没有?”长孙含泪答应记住了。老人又说:“以后遇到化缘修庙的,多给点钱。”
11月18日晚,老人提出要吃“消炎痛”,让家里人打开自己当年随身的几个布包袱翻找。儿女们挨个把包袱抖个底朝天,忙活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这时,老人把家人叫到一起,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让你们找药是假,我是让你们翻翻看,我这包袱里有没有值钱的东西。你们要懂得,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也带不去。”面对包袱中一堆针头线脑碎布片等日用杂物,面对老人那双深途而澄澈的双眼,家人恍然大悟,失声痛哭。
11月19日早晨,老人让全家人打扫房间卫生,并对每个人都做了分工。有的擦桌子,有的整理衣服被褥,有的清扫墙壁。老人特意安排她最放;已不下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子清理地面。那些天雨雪连连,屋子人来人往,地面踏得泥土老厚。两人先用锹铲,又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用冷水擦洗。大冷的大,两人累得满头大汗,脏水倒出去几大盆,直擦得露出干净的水泥地面。清洗完地面,这位拄拐杖来的女儿,竟奇迹般地扔下拐杖行走自如了。
由于老人教化有方,后辈儿孙无论做工务农、从政经商,都是本本份份,勤勤恳恳,为人正直善良,不染恶习。老人亲手抚养的两个孙子,在高等学府深造后,都成了部队干部。他们为日后保护老人肉身存世,起了关键作用。
有感于人生无常、众生病苦,周凤臣老人行医救人的愿望一直不眠。据老人长子杨守德回忆,她年轻时曾央求丈夫杨士杰将一位身怀绝技的修行人请到家中,向他讨教治疗臆病邪病、小儿惊风和农村各种常见病的方法。周凤臣老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过耳不忘,尽得其真传,再加上自己潜心修持,慢慢掌握了特殊诊疗技能,遇有乡亲们染有沉痛,久治不愈,老人只要上手,便能手到病除,而且用药简单,大都是庄稼院里常见的黑豆、桃树枝、草木灰等等。治疗小儿疾病,同样是药店卖的小儿药品,经她吩咐,眼下即有特效,令人不可思议。老人常年治病救人,积德行善,有求必应,渐渐声名远播,连很远的渠口镇都有人来求医问药。村里人尤其是妇女和孩子,有个病病灾灾,都愿意找她看,又方便又省钱。而且,凡是经老人手治过的病,几乎没听说有再犯的。
据家人和乡亲们回忆,周凤臣老人到了晚年,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特异感知功能。1983年夏季的一天,二孙女杨淑丽中午放学时没回家。不一会儿,有位同学风风火火跑来报信,说杨淑丽让大汽车给撞了。家里人立刻着了慌。老人却根本没着急,好象事先知道要发生这件事一样告诉家人说:“你们都踏实住峻,淑丽没事,用不着满世界折腾去,她一会儿就回来了。”果然,下午两点多钟,一位司机陪杨淑丽走回家来。这位肇事的司机心有余悸地说:“撞上孩子以后,我心想这下完了,就看见一团气裹着孩子滚出十几米远。我刹住车,抱起孩子赶紧往医院跑,一检查,内伤外伤一点也没有。”
杨淑丽自己说:“汽车撞过来,我像飞起来一样,摔出去老远,爬起来哪儿也不疼,我想回家,叔叔不答应,非拉我去医院检查。”
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周凤臣老人何以知晓会化险为夷,将永远是个谜了。长孙杨学强也遭遇过危及生命的灾祸,当时奇迹般地死里逃生,大概也只有老人自己知道个中奥秘了。
周凤臣老人去北京居住以后,乡亲们逢去北京办事,大都去看望老人。往往客人一进门,老人就说出来人到北京做什么事,同行有几人等等,均准确无误。要是谁请老人看病,她也预先知道,先道出病情,再拿出早已备好的药,使来人大惑不解。
早在1985年春天,她就对四女儿杨秀华说:“我呀,已经修成了,我是个肉身了。”后来的几年里,她还多次向其他女儿、外孙、孙儿们提起或暗示此事。当时家人未解其意,只当是老人年岁大了,没把这些话当真。
1992年11月,老人在弥留之际,又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让香河县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说得多位晚辈家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老人的话。直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才使家人恍然大悟。
周凤臣老人对自己遗体最后回家乡安置,可以说是早做了一番长期打算。
现在家中安置老人的土房,是1963年由老人亲手操办盖起来的。当初,生产队在村东头给老人安排了房基地,可她却看好了这块地方。那时,这里是村里老张家的;回房。老人不惜用新木料换了过来。1976年秋,老人去北京长子家中居住,临走前,给两个儿子分家,把家里五间房分成两份,每个儿子各两间半。长孙劝老人:“咱全家都去北京,还要这两间旧房给谁住?”老人笑这:“这你不懂!”
以后每逢家里修房,老人都要长孙寄一部分修缮费回去。1989年9月,老人听说二儿子杨守玉要翻盖全部旧房,就专程赶回去,给两个儿子重新补办了分房手续。在老人执意劝说下,杨守玉只好扒掉属于自己的两间半旧房重新翻建。属于长子杨守德的两间半土房,仍保持原貌空在那里。如今,这处土房为安置和保护老人遗体派上了大用场。1993年5月,人体科学专家们考察之初就指出,保存者人遗体的最佳环境就是农村的土房土炕。当专家们了解到老人为这两间半旧房所做的一系列安排之后,莫不由衷赞叹。
1992年11月,88岁高龄的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为自己遗体不腐做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从辟谷、呕吐。排泄、咳痰到净口净身,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让家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老人的神奇功能和超常的环境变化。
11月 6日,老人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咳嗽不止,拒绝进食,经香河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肺炎,住院进行了治疗。住院期间,老人出现异常呕吐,喝一口水能吐出一碗呕吐物,里面有红色倒排状的东西和黑色小米粒硬物。
11月10日,老人强烈要求回家,儿女怕老人回家有个三长两短,坚决不同意出院。老人说:“你们再不让我回家,我就让你们后悔!”儿女仍不同意。老人当时脉搏和心跳都停止下来,呈现严重休克状态。儿女们吓慌了,哭叫着答应老人回家。老人立即回应一声,呼吸、心跳、神智又恢复正常,情况令人惊异。中午,老人被接回家中。
老人回家以后,身体虚弱到极点,子女们开始为她准备后事,当晚抬上灵床。但老人神智始终清醒,不愿意躺在灵床上,家人又将老人抬回炕上。第二天老人身体情况有所缓解,家人又开始对老人进行输液治疗。到15日,老人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并要求进食。从此时起,老人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由以前怕凉,一下子变为怕热,家人只好给她吃凉饭,喝凉水。在9天未进食未排便情况下,15日上午,老人出现了异常排便。此次排便呈喷涌状,量大粘稠;颜色紫黑。以后直到老人停止呼吸,每天都大量排便。
16日凌晨,老人又开始大量咳痰,达3个小时。痰中含有五颜六色形状奇怪的块状物。这天晚上,老人又要求用凉水嗽口,整整一天一夜没有间断。
19日早晨,老人让家人给她用凉水擦身,并用清凉油涂抹全身主要穴位。
在那些日子里,老人虽然躺在床上,但儿孙们在外干什么,都了如指掌。 11月9日老人在香河县医院里对小女儿说:“你大哥他们一会儿就来。”此话说完五分钟后,老人的长子就进了屋。 11月 10日晚,老人的小孙杨学顺还没赶回来,家人为安慰老人,说他一会儿就回来。老人摇摇头说:“他明天才能回来呢。”果然第二天上午,杨学顺从徐件陶匆赶回家中。
11月16日,老人对长孙和身边的其他人说:“我的能耐大着呢,可以使水(指打点滴的药水)不流。”当天,老人不愿意再输液,家人坚持要给老人输。给果医生在老人手臂脚部扎了五次,每次都有回血,可药水就是输不进去,医生和家人只好作罢。
此间,老人身边的特异环境显示,更让家人大开眼界。11月16日,老人吩咐家人用红纸扎200朵大红花。家人照办。11月17日下午 4时,又依老人吩咐,家里 20多口人聚齐,在院子里将红花全部烧掉。半小时以后。全家人都看到家门正南方的天空中出现四朵熊熊燃烧的大火球,颜色呈玫瑰红色,十分艳丽,直径足有一米多,持续时间长达3-5分钟。长孙问大家:“都看到了吗?”大家齐声回答:“看到了”。长孙转身进屋时,大火球同时消失。
11月20日夜里零点,老人安排家人护送自己离开香河回北京。老人躺在车里,头上蒙着被,可车走到哪儿她都知道。车过吴村桥时,她说:“进通县了”。车到八王坟时,她说:“走四环路”。到健翔桥时,她说:“快到家了”。老人回北京以后,开始拒绝进食。
11月24日夜10时 45分,老人自己拔掉输氧管说:“我要睡觉了,不需要它了。”随后安祥地合上双眼,停止了呼吸和心跳。老人停止呼吸以后,24小时体温不降,一周后肢体仍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弹性。此间,老人长孙工作单位的有关领导前去探视,见状大为惊讶,认为老人的情况不能等闲视之。以后连续几个月里,老人遗体在常温常压下自然脱水、脱油脂,包括盛夏酷暑季节,此过程仍然不间断。老人停止呼吸前后所显现的一系列生机能量活动和特异环境显化,绝非常现思维所能解释。
1993年5月初,我国人体科学工作者得知周凤臣老人遗体不腐的消息后,立即组成综合调查组,对老人遗体进行了科学考察,充分肯定了老人遗体存世的宝贵价值,并协同有关单位将老人遗体安置回村。随后,专家们在老人家乡,对她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长达月余的深入调查,了解到许多涉及生命奥秘的宝贵资料。专家们吃惊地发现,老人对自己最后归宿和遗体存世等事情早已了然于胸,并做了相应安排。
专家们还确认,周凤臣老人遗体至今不腐,留下了肉身演化全过程的科学观测资料,为我国人体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特异生命演化实例,也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老人所具备的非常规诊病治病、特异心灵传感等一系列人体潜在功能和超常现象,与对世纪人体科学研究需要突破的前沿科学密切相关。
中国佛教界著名人士闻知老人肉身遗世的消息,十分欣慰和推崇,充分肯定了老人修持所达到的境界,并提出了具体安置意见。他们指出,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老人现身说法,她的事迹将教育和鼓舞后人。老人的生平和美德,为今人如何修持树立了楷模。
现在,周凤臣老人的遗体历经几度严寒酷暑的考验,在自然条件下停放。盛夏室温高达 3O摄式度,相对湿度可高达90%;冬季室温则降至零度,老人遗体不受影响,至今完好。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生活于纯朴的河北农村,既无高深的养生理论,又无惊天动地的功勋伟业,仅于细行小事中谨慎行持,于滚滚红尘中清净六根,贫困艰辛不移其志,厄运磨难不改初衷,以一病弱之躯,竟得以成就如此辉煌的生命奇迹,实在给后人留下一个回味不尽的千古之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37
是cctv10的《走近科学》吧 我也看了
前言:香河老人的奇迹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客观事实的证明,生命之迷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就是事实,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事实就是,没有现成的“科学理论”能够说明这个旷古之迷。作为任何一位用科学眼光看待事物的现代人,你还认为这是“伪科学”吗?相反的,用不能正确解释现有客观事实的方式去解释这些现象,倒大有“假科学”之嫌。
这个事实给世人一个重要的提示:基础科学需要进步,否则不可能对客观嬖诘奈蘅煞袢系氖率底龀觥翱蒲А钡慕馐汀?
香河老人之谜初探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十时四十五分,八十八岁高龄的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胡庄村周凤臣老人(俗称香河老人)停止了心跳与呼吸。但是,老人停止呼吸和心跳后二十四小时体温不降,一星期后身体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弹性。一九九五年夏更演化成“金刚琉璃体”。到现在,七年多过去了,老人遗体在常温下不仅不腐,而且自体内发出芳香的气味。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香河县老人故居举行了“香河老人展室”落成揭幕仪式和第二届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研讨会。到会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中华太极文化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人体科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传统文化界,医学界、人体科学界、新闻界、宗数人士……对香河老人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医学专家,人文科学专家、人体科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香河老人的生命特异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同时,香河老人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纷纷探讨香河老人特异生命现象之谜。为了共同探讨香河老人现象。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老师商榷。
一、遗体不腐之谜
香河老人何以能够在心不跳、气不喘的状态下,一昼夜体温不降,一星期遗体不僵,几年后遗体不腐呢?笔者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l、临终洁身:腐即不清洁。它往往与腐烂、腐败、腐朽、腐化、腐蚀、腐恶……联系在一起。而要不腐,首先要清洁、从而减少或杜绝细菌的存在和滋生。香河老人临终前的一项项洁身措施,无疑是导致遗体不腐的关键—环。
(甲)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二十来天内,为自己遗体不腐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辟谷、呕吐、排泄、咳痰及净口净身,整个过程十分有序。体内的废物排除干净了,体内自然就清洁了。
从老人临终前十天排便量大粘调、黑紫颜色、伴有黑色颗粒,呈喷涌状的现象,可以得知老人的这些情况完全符合台湾省著名刮痧医疗专家吕季儒教授所研制的排毒食品乐多寿—s,祛除体内痼疾的排毒现象。笔者亲眼目睹过患者食用乐多寿—s后排泄的形同瘀肉、黑色米粒状的痼疾物,以及亲耳闻听到喷涌状的排便音响。
(乙)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心跳前九天开始的大量咳痰,并用凉水嗽口整整一天一夜没有间断,这就表明老人又从呼吸系统及食道方面把体内面的污物清除干净。
(丙)周凤臣老人在临终前六天在二女儿的帮助下,用冰凉的井水通身洗浴一遍,之后又用清凉油涂抹在全身穴位上,这实际上是封闭了老人的全身穴位,避免了外界污染的侵入。
2.一生严格修持:在研究香河老人生命特异现象的专家中,有的人文科学专家认为,老人一生的严格修持,是其肉身不腐的直接原因。老人肉身的研究,必须从老人一生的言行,从人性的本质等方面综合地进行,不能仅就现象做孤立的探讨。
3.水土优越:据传辽国肖太后巡幸淑阳,在此地孙村往东一里左右遇到一条叫长沟的小河。时逢夏秋之交,河中遍生莲藕,微凤拂过,叶绿莲红。肖太后顿觉遍体清凉,心中甚说,遂赐名“香河”,香河县由此得名。
又据史料记载,明朝燕王朱棣兴师扫北,引军日夜兼程,人困马乏。北上至香河境内,屯兵驻扎在县北黄土岗子休整。是夜,岗地泛起一派金光,直透天宇。燕王认定这是块风水宝地,便有意在此建郡称帝。从上述二事可以认为香河之水确实是肥水,而香河之地也称之为沃土。正是香河的这片沃土养育了济世救苦,医道神奇的王二奶奶和香播千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仙子的故事,所有这些故事都表明了香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理优势。
一九九三年五月人体科学家们在考察香河老人生命特异现象之初就指出,保存老人遗体的最佳环境就是农村的土房土炕。正是为了保留这二间半土屋,老人当年曾专程从北京赶回来,并月执意要保留着原来的土屋土炕的原貌。
笔者认为,香河老人遗体不腐固然与其临终洁身净体,排毒除痼有很大关系,但是老人临终前的全身凉水洁身是否与香河的水土有关呢?如果是发生在其他地区也全身凉水洁身是否就有不腐的结果呢?正如茅台酒所在的水源,阿胶使用的井,汾酒所处的自然微生物……不是一样的理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香河老人所以会发生遗体不腐这一生命特异现象一方面与老人临终前的一项项洁身净体措施有关。另外,与老人一生严格修持的人性修养有一定的联系。并且还与当地优越的水土也有一定的因素。再就是老人遗体始终保存在土屋土炕上也有重要的原因。目前,香河老人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相信香河老人遗体不腐之谜会能逐步得到破解。
二、芳香之谜
香河老人不仅遗体不腐,而且自体内发出芳香气味,这从人类修炼角度看,老人的肉身可称之为佛家的“金刚琉璃体”或道家的“紫金琼玉身”。与历史上出现的六祖慧能大师的肉身相似。此现象说明古人能达到的修炼层次,现代人也能达到。
香河老人何以体内释放出劳香气味?这与老人每天信佛烧香是否有关呢?为此请教过资深禅师他认为香阿老人体内的芳香气味与她五十年来天天供佛烧香有很大关系。大家知道焚香之后不仅产生烟,还伴生着香味,在香火燎绕的庙宇里,人们很容易看见庙的墙壁,屋顶、屋梁…… 都有被香烟熏烤的痕迹。而香客也往往闻到那浓浓的香烟气味。做为居室简陋狭小的周凤臣老人每天供佛烧香,五十年不间断,其受香烟之熏烤是可想而知的。天长日久,她的体内自然要留下香烟的烙印。待她过世后,遗留在体内的香烟烙印,自然会慢慢施放出来。笔者认为这就是体内芳香的来源。去年有依禅师馈赠朋友—串香珠这串香珠是用一位老尼姑的骨头做的,惊奇的是这串香珠至今也仍有香味。据一位禅师讲:烧香和常年吃素的人往往会产生这种体内施放香味的现象。而香河老人正是常年吃素和烧香的人。
综上所述,香河老人体内放出芳香的气味,这并非是常见的事。这一方面与古人所实践过的高层次的修炼有关,说明香河老人已经达到了高层次的修炼程度。另一方面也与周凤臣老人五十年如一日的天天供佛烧香吃素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三、预言之谜
周凤臣老人在临终前不仅对自己的遗体保留做了充分的按排,而且对自己的未来多次进行了预言。
老人弥留之际,当着全家人的面预言说:“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让香河县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虽然当时她的家人并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老人的预言多么准确。
早在一九八五年时老人就曾对四女儿杨秀华说过:“我呀,已经修成了,我是个肉身了”后来的情况,也说明了老人的预言多么正确。香河老人在医院住院期间,对长孙和身边的其他人说:“我的能耐大着呢,可以使水(输液)不流”。当天果真就输不进去,尽管医生在手臂脚部扎了五次,每次都有回血,但就是输不进液去。
再有,老人在医院医疗期间,曾对她小女儿脱口而出说:“你大哥他们一会儿就来。”此话说了五分钟之后,老人的长子杨守德真的从北京赶回来了。而当家人为安慰老人,说她的小孙子一会儿就回来时,老人摇摇头说:“他明天才能回来呢”果然第二天上午,她小孙子从徐州匆匆赶来。老人临终前五天的深夜。从香河回北京的路上,老人蒙着被子在车里躺着,可是车走到那儿她都知道说的完全对。
所有这些发生的事,都表明了老人的预言是十分正确的。特别是她说的“……我是个肉身了”“我的事大着呢,不仅让香河且知道,还要讣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后来的实践就真是证明了,让全中国知道、让全世界知道。
老人的预言何以准确呢?笔者认为这与她平时潜心修炼不无关系。气功界有功夫的人对预测都有一定的能力。尽管老人未有进行正规的,系统的修炼,但是因为她平日就多行善事。为人治病,几十年来她既给人看病,又修炼了自己的功力,最终能够出现预测功能这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四、火球之谜
香河老人临终前八天,老人的二十余个家人聚齐在自家的院内,按照老人的吩咐摆上供品,并将200朵用红纸扎的红花全部烧掉。半个小时过后,在场的人都看到家门口正南方的天空中,出现四朵熊熊燃烧的大火球。火球呈玫瑰红色,十分艳丽,直径有一米多、持续时间达3—5分钟。
从上述情况看,笔者联想到这是近年来自己第三次听到的有关火球的叙述了。只不过前两次都没有香河老人这一起的直径大,持续时间也没有这么长,而数量上也有较大的区别。一则消息是有大,小不同的火球二、三十个,一则消息是只有排球大小的一个。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在火球出现后不久,老人就很快辞世了。其中一位是在火球消失后几分钟就病故了。
香河老人院子南方天空中的火球出现后,第七天周凤臣老人也停止了心跳和呼吸。
为何出现火球后,老人不久就辞世呢?答案不好解释。因为,这些火球来自何方?又消失到何处?尽管有为数不少的人目睹这—情景,但没有能够得出结论。
火球之谜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笔者大胆推测这一现象是否与民间所说的病人回光返照是一种性质的事情呢?或者是与uFo的出现造成的偶然巧合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33
那个老太太是水银和朱砂中毒变成干尸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30
周凤臣,香河县胡庄村人。她以88岁高寿享尽天年。停止呼吸以后,遗体没经过任何防腐处理,在自然环境中,经过几度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的考验,至今不腐,自我演化成佛教界视为获得正果的完好肉身,被当地人民奉为修行得道的仙人。现代科学工作者则认定,她创造了人类特异生命演化的奇迹,从现代医学和生物控制论的角度看,她对生命的自我调控自然停息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一些深谙东方传统文化精髓的专家们,在考察了周凤臣老人现象之后断言,香河民间肉身的现世,将在世界范围引发对东方神秘文化的向往,无可辩驳地印证了老子“死而不亡者寿”的名言。
周凤臣老人于光绪31年十月初六(公元1905年11月2日)出生在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24日夜10时45分在北京长子杨守德家中停止呼吸。
民国初年,周氏举家进京,周凤臣老人那时8岁,不愿赴京,便留在香河县,寄住于姑姑家中。姑姑家境宽裕,待她如掌上明珠。依照封建礼教令其缠足,又感其体弱多病,常常带往寺庙焚香礼佛,布施斋增,以求荫佑。
周凤臣老人自幼天资灵慧,心地善良。由于自己饱受病苦折磨,并且目睹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便从小立志学医,以拯救一方众生。无奈是个女儿家,姑姑圃于封建礼教,将其藏于深闺,竟不得读书识字,更难得接触医学。在姑姑家长到20岁时,姑姑舍不得她远嫁,便作主将她嫁与本镇胡庄村杨景山之子杨士杰为妻。
周凤臣老人嫁到杨家时,公爹已经仙逝。其时,由于世道动乱,杨家境况渐衰,兄弟们分家另过。迫于生计,丈夫杨士杰常年在外谋职。家中的各项操持,包括田地里的粗重活计,全部扔给周凤臣老人。可怜她身单力薄,一双小脚,受尽劳累。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提起,当年周凤臣老人刚到庄稼地,连草和苗都分不清,只好偷偷问小孩子。但老人生性刚强,忍着磨难,历尽艰辛,抚养儿女,勤俭持家,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后来,丈夫去闯天津卫,长期没有音讯。有乡人捎来口信,说他在天津生计无着,处境险恶。周凤臣老人听罢,拖儿带女,去天津寻夫。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丈夫,将其解救回家。从天津归来,丈夫在当地当了一名帐房先生,一家人才安定下来。
周凤臣老人一生多灾难,残酷的命运打击接连不断。她膝下二儿五女。1940年,大女儿13岁,到了刚刚能替她分担家务和忧愁的年龄,却突然被一场暴病夺去生命,老人痛失爱女,肝肠预断。
1968年冬,35岁的大儿媳温玉兰因脑溢血突然病故,遗下四个孩子。老人艰难地承担起抚养四个孙子孙女的重担。那时,最大的孙女12岁,最小的孙子才两岁,而丈夫在村里务农,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工分,仅靠在北京工作的长子杨守德每月寄来一点钱,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大孙女杨淑玲不得不中途辍学,过早地帮老人分担些家务重担。由于生活实在艰难,被迫将小孙子杨学顺送给本县一家没儿没女的人家做养子,因哭闹不止才又抱回来。老人每提及此事就伤心落泪。
1970年春,身体一向强壮的丈夫一夜长睡不醒,撒手西去,家里又少了个主心骨。1990年冬,二女儿杨秀清也因重病不治,先于老人谢世。老人再次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周凤臣老人一生他受病痛折磨。她38岁时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达40多天,全靠三嫂子喂一口吃一口,才得以维持生命。后来老人的一位舅妈采用民间疗法为其祛疾,并劝其从此素食斋戒。老人应允后,病体方渐渐痊愈。
1976年9月,为抚养几个孙儿,老人离开故乡热土,随长子一家迁入京城,继续操劳。直到80岁高龄,不慎滑倒扭伤左脚,方才卸下繁重的家务重担。那年冬天,老人右手突然溃烂,流脓流血,指甲全部脱落,疼得老人彻夜难眠,长达一个月之久,在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老人自己用草药敷治,又经一个月方好。但以后右手失去活动能力两年多,吃饭都无法拿筷子。
到了晚年,老人仍一丝不苟地坚持每日三餐前供奉佛菩萨。她行走不便,就扶着窗台、桌子一步一挪地到佛前焚香。实在动不了时,老人就在床上点燃三柱香,唤来三岁的小重外孙女,帮她把香献到佛前。逢到有人送来新鲜水果点心,哪怕几个小枣儿,老人也要先供了佛以后再食用。
秋冬时节,老人身体格外虚弱,儿女们从营养上考虑,屡劝老人吃些鸡蛋等物。可是老人仍不改初衷,告诫晚辈:“人要贪吃荤腥,吃一口还一口。”
1992年春节过后,老人多次要求回香河,儿孙百般劝阻。直到8月,实在拗不过老人,才将老人接回老家安居。
周凤臣老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虽读不懂儒释道学说大经大论,但她以一颗诚敬之心面对天地,以一颗慈悲之心面对人生,从而感悟到世间善恶因果的本质规律和人生的基本法则。她不仅自己持戒精严身体力行,还以各种方式教化后人。她的后辈儿孙只要提起老人,就想起她经常挂在口头的五句话。这是她总结出的做人的五条标准:第一,走到天边口要对着 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第二,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光想着自己;第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四,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第五,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教育家人相信因果轮回报应,老人经常请述一些善恶终有报的故事教育儿孙,让他们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老人常说:“你们看说书请古的,好人最终都有好报,坏人最终都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早晚的事儿。”
老人对后辈儿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更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四个失去母亲,由她亲手拉扯大的孙儿孙女,管束尤其严格。她认为,一个人只有从小教化,树立正确的善恶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长大了才能走正道。所以,她在儿孙很小的时候就告诫他们:“学好别学坏,别学偷鸡拔烟袋。”
周凤臣老人崇尚孔孟之道,崇尚仁义礼智信的东方传统美德。她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严格训导后人,重视对他们孝道的培养。她自己也烙守孝道,被后人称颂。
1992年11月10日到11月24日,老人在其弥留之际最后半个月时间里,又对儿孙们今后做人的品行,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教化。她毫不留情面地将家人以前每个人的所做所为和心灵深处的污点——一揭示无遗,使得家人心服口服,对自己一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准则有了明确的认识。
在此期间,老人身边发生了几件耐人寻味的事情。1992年11月9日,得知老人病重住院,长子杨守德开车同几位家里人从北京赶回香河探视。途中在通县加油,遇到一位老妇人抱着小孩前来乞讨。杨守德惦念母亲,心情焦躁,加上口袋里没有零钱,便让其他人拿点零钱出来。但其中一位家里人说,这是坏人来骗钱的,不但没给钱反而将其赶走。回到香河,没有人提及此事。可是,11月10日晚间,老人竟感知到了此事的原委。她训斥儿女们说:“要饭的不都是坏人,你没零钱,就给个三十二十的不算啥!’她还问长孙:“以前我嘱咐你的话,记住了没有?”长孙含泪答应记住了。老人又说:“以后遇到化缘修庙的,多给点钱。”
11月18日晚,老人提出要吃“消炎痛”,让家里人打开自己当年随身的几个布包袱翻找。儿女们挨个把包袱抖个底朝天,忙活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这时,老人把家人叫到一起,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让你们找药是假,我是让你们翻翻看,我这包袱里有没有值钱的东西。你们要懂得,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也带不去。”面对包袱中一堆针头线脑碎布片等日用杂物,面对老人那双深途而澄澈的双眼,家人恍然大悟,失声痛哭。
11月19日早晨,老人让全家人打扫房间卫生,并对每个人都做了分工。有的擦桌子,有的整理衣服被褥,有的清扫墙壁。老人特意安排她最放;已不下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子清理地面。那些天雨雪连连,屋子人来人往,地面踏得泥土老厚。两人先用锹铲,又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用冷水擦洗。大冷的大,两人累得满头大汗,脏水倒出去几大盆,直擦得露出干净的水泥地面。清洗完地面,这位拄拐杖来的女儿,竟奇迹般地扔下拐杖行走自如了。
由于老人教化有方,后辈儿孙无论做工务农、从政经商,都是本本份份,勤勤恳恳,为人正直善良,不染恶习。老人亲手抚养的两个孙子,在高等学府深造后,都成了部队干部。他们为日后保护老人肉身存世,起了关键作用。
有感于人生无常、众生病苦,周凤臣老人行医救人的愿望一直不眠。据老人长子杨守德回忆,她年轻时曾央求丈夫杨士杰将一位身怀绝技的修行人请到家中,向他讨教治疗臆病邪病、小儿惊风和农村各种常见病的方法。周凤臣老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过耳不忘,尽得其真传,再加上自己潜心修持,慢慢掌握了特殊诊疗技能,遇有乡亲们染有沉痛,久治不愈,老人只要上手,便能手到病除,而且用药简单,大都是庄稼院里常见的黑豆、桃树枝、草木灰等等。治疗小儿疾病,同样是药店卖的小儿药品,经她吩咐,眼下即有特效,令人不可思议。老人常年治病救人,积德行善,有求必应,渐渐声名远播,连很远的渠口镇都有人来求医问药。村里人尤其是妇女和孩子,有个病病灾灾,都愿意找她看,又方便又省钱。而且,凡是经老人手治过的病,几乎没听说有再犯的。
据家人和乡亲们回忆,周凤臣老人到了晚年,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特异感知功能。1983年夏季的一天,二孙女杨淑丽中午放学时没回家。不一会儿,有位同学风风火火跑来报信,说杨淑丽让大汽车给撞了。家里人立刻着了慌。老人却根本没着急,好象事先知道要发生这件事一样告诉家人说:“你们都踏实住峻,淑丽没事,用不着满世界折腾去,她一会儿就回来了。”果然,下午两点多钟,一位司机陪杨淑丽走回家来。这位肇事的司机心有余悸地说:“撞上孩子以后,我心想这下完了,就看见一团气裹着孩子滚出十几米远。我刹住车,抱起孩子赶紧往医院跑,一检查,内伤外伤一点也没有。”
杨淑丽自己说:“汽车撞过来,我像飞起来一样,摔出去老远,爬起来哪儿也不疼,我想回家,叔叔不答应,非拉我去医院检查。”
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周凤臣老人何以知晓会化险为夷,将永远是个谜了。长孙杨学强也遭遇过危及生命的灾祸,当时奇迹般地死里逃生,大概也只有老人自己知道个中奥秘了。
周凤臣老人去北京居住以后,乡亲们逢去北京办事,大都去看望老人。往往客人一进门,老人就说出来人到北京做什么事,同行有几人等等,均准确无误。要是谁请老人看病,她也预先知道,先道出病情,再拿出早已备好的药,使来人大惑不解。
早在1985年春天,她就对四女儿杨秀华说:“我呀,已经修成了,我是个肉身了。”后来的几年里,她还多次向其他女儿、外孙、孙儿们提起或暗示此事。当时家人未解其意,只当是老人年岁大了,没把这些话当真。
1992年11月,老人在弥留之际,又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让香河县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说得多位晚辈家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老人的话。直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才使家人恍然大悟。
周凤臣老人对自己遗体最后回家乡安置,可以说是早做了一番长期打算。
现在家中安置老人的土房,是1963年由老人亲手操办盖起来的。当初,生产队在村东头给老人安排了房基地,可她却看好了这块地方。那时,这里是村里老张家的;回房。老人不惜用新木料换了过来。1976年秋,老人去北京长子家中居住,临走前,给两个儿子分家,把家里五间房分成两份,每个儿子各两间半。长孙劝老人:“咱全家都去北京,还要这两间旧房给谁住?”老人笑这:“这你不懂!”
以后每逢家里修房,老人都要长孙寄一部分修缮费回去。1989年9月,老人听说二儿子杨守玉要翻盖全部旧房,就专程赶回去,给两个儿子重新补办了分房手续。在老人执意劝说下,杨守玉只好扒掉属于自己的两间半旧房重新翻建。属于长子杨守德的两间半土房,仍保持原貌空在那里。如今,这处土房为安置和保护老人遗体派上了大用场。1993年5月,人体科学专家们考察之初就指出,保存者人遗体的最佳环境就是农村的土房土炕。当专家们了解到老人为这两间半旧房所做的一系列安排之后,莫不由衷赞叹。
1992年11月,88岁高龄的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为自己遗体不腐做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从辟谷、呕吐。排泄、咳痰到净口净身,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让家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老人的神奇功能和超常的环境变化。
11月 6日,老人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咳嗽不止,拒绝进食,经香河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肺炎,住院进行了治疗。住院期间,老人出现异常呕吐,喝一口水能吐出一碗呕吐物,里面有红色倒排状的东西和黑色小米粒硬物。
11月10日,老人强烈要求回家,儿女怕老人回家有个三长两短,坚决不同意出院。老人说:“你们再不让我回家,我就让你们后悔!”儿女仍不同意。老人当时脉搏和心跳都停止下来,呈现严重休克状态。儿女们吓慌了,哭叫着答应老人回家。老人立即回应一声,呼吸、心跳、神智又恢复正常,情况令人惊异。中午,老人被接回家中。
老人回家以后,身体虚弱到极点,子女们开始为她准备后事,当晚抬上灵床。但老人神智始终清醒,不愿意躺在灵床上,家人又将老人抬回炕上。第二天老人身体情况有所缓解,家人又开始对老人进行输液治疗。到15日,老人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并要求进食。从此时起,老人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由以前怕凉,一下子变为怕热,家人只好给她吃凉饭,喝凉水。在9天未进食未排便情况下,15日上午,老人出现了异常排便。此次排便呈喷涌状,量大粘稠;颜色紫黑。以后直到老人停止呼吸,每天都大量排便。
16日凌晨,老人又开始大量咳痰,达3个小时。痰中含有五颜六色形状奇怪的块状物。这天晚上,老人又要求用凉水嗽口,整整一天一夜没有间断。
19日早晨,老人让家人给她用凉水擦身,并用清凉油涂抹全身主要穴位。
在那些日子里,老人虽然躺在床上,但儿孙们在外干什么,都了如指掌。 11月9日老人在香河县医院里对小女儿说:“你大哥他们一会儿就来。”此话说完五分钟后,老人的长子就进了屋。 11月 10日晚,老人的小孙杨学顺还没赶回来,家人为安慰老人,说他一会儿就回来。老人摇摇头说:“他明天才能回来呢。”果然第二天上午,杨学顺从徐件陶匆赶回家中。
11月16日,老人对长孙和身边的其他人说:“我的能耐大着呢,可以使水(指打点滴的药水)不流。”当天,老人不愿意再输液,家人坚持要给老人输。给果医生在老人手臂脚部扎了五次,每次都有回血,可药水就是输不进去,医生和家人只好作罢。
此间,老人身边的特异环境显示,更让家人大开眼界。11月16日,老人吩咐家人用红纸扎200朵大红花。家人照办。11月17日下午 4时,又依老人吩咐,家里 20多口人聚齐,在院子里将红花全部烧掉。半小时以后。全家人都看到家门正南方的天空中出现四朵熊熊燃烧的大火球,颜色呈玫瑰红色,十分艳丽,直径足有一米多,持续时间长达3-5分钟。长孙问大家:“都看到了吗?”大家齐声回答:“看到了”。长孙转身进屋时,大火球同时消失。
11月20日夜里零点,老人安排家人护送自己离开香河回北京。老人躺在车里,头上蒙着被,可车走到哪儿她都知道。车过吴村桥时,她说:“进通县了”。车到八王坟时,她说:“走四环路”。到健翔桥时,她说:“快到家了”。老人回北京以后,开始拒绝进食。
11月24日夜10时 45分,老人自己拔掉输氧管说:“我要睡觉了,不需要它了。”随后安祥地合上双眼,停止了呼吸和心跳。老人停止呼吸以后,24小时体温不降,一周后肢体仍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弹性。此间,老人长孙工作单位的有关领导前去探视,见状大为惊讶,认为老人的情况不能等闲视之。以后连续几个月里,老人遗体在常温常压下自然脱水、脱油脂,包括盛夏酷暑季节,此过程仍然不间断。老人停止呼吸前后所显现的一系列生机能量活动和特异环境显化,绝非常现思维所能解释。
1993年5月初,我国人体科学工作者得知周凤臣老人遗体不腐的消息后,立即组成综合调查组,对老人遗体进行了科学考察,充分肯定了老人遗体存世的宝贵价值,并协同有关单位将老人遗体安置回村。随后,专家们在老人家乡,对她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长达月余的深入调查,了解到许多涉及生命奥秘的宝贵资料。专家们吃惊地发现,老人对自己最后归宿和遗体存世等事情早已了然于胸,并做了相应安排。
专家们还确认,周凤臣老人遗体至今不腐,留下了肉身演化全过程的科学观测资料,为我国人体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特异生命演化实例,也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老人所具备的非常规诊病治病、特异心灵传感等一系列人体潜在功能和超常现象,与对世纪人体科学研究需要突破的前沿科学密切相关。
中国佛教界著名人士闻知老人肉身遗世的消息,十分欣慰和推崇,充分肯定了老人修持所达到的境界,并提出了具体安置意见。他们指出,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老人现身说法,她的事迹将教育和鼓舞后人。老人的生平和美德,为今人如何修持树立了楷模。
现在,周凤臣老人的遗体历经几度严寒酷暑的考验,在自然条件下停放。盛夏室温高达 3O摄式度,相对湿度可高达90%;冬季室温则降至零度,老人遗体不受影响,至今完好。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生活于纯朴的河北农村,既无高深的养生理论,又无惊天动地的功勋伟业,仅于细行小事中谨慎行持,于滚滚红尘中清净六根,贫困艰辛不移其志,厄运磨难不改初衷,以一病弱之躯,竟得以成就如此辉煌的生命奇迹,实在给后人留下一个回味不尽的千古之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33
别信中央台说的,他们既想解开这个谜,又不想承认有超自然现象(承认了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她是水银中毒,从何而来,水源?怎么就她一个?没见她家其他人啊?村子里其他人也没事啊?她就为了肉身不腐去吃水银?!谁有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28
那个老太太是水银和朱砂中毒变成干尸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33
是cctv10的《走近科学》吧 我也看了
前言:香河老人的奇迹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客观事实的证明,生命之迷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就是事实,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事实就是,没有现成的“科学理论”能够说明这个旷古之迷。作为任何一位用科学眼光看待事物的现代人,你还认为这是“伪科学”吗?相反的,用不能正确解释现有客观事实的方式去解释这些现象,倒大有“假科学”之嫌。
这个事实给世人一个重要的提示:基础科学需要进步,否则不可能对客观嬖诘奈蘅煞袢系氖率底龀觥翱蒲А钡慕馐汀?
香河老人之谜初探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十时四十五分,八十八岁高龄的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胡庄村周凤臣老人(俗称香河老人)停止了心跳与呼吸。但是,老人停止呼吸和心跳后二十四小时体温不降,一星期后身体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弹性。一九九五年夏更演化成“金刚琉璃体”。到现在,七年多过去了,老人遗体在常温下不仅不腐,而且自体内发出芳香的气味。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香河县老人故居举行了“香河老人展室”落成揭幕仪式和第二届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研讨会。到会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中华太极文化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人体科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传统文化界,医学界、人体科学界、新闻界、宗数人士……对香河老人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医学专家,人文科学专家、人体科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香河老人的生命特异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同时,香河老人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纷纷探讨香河老人特异生命现象之谜。为了共同探讨香河老人现象。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老师商榷。
一、遗体不腐之谜
香河老人何以能够在心不跳、气不喘的状态下,一昼夜体温不降,一星期遗体不僵,几年后遗体不腐呢?笔者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l、临终洁身:腐即不清洁。它往往与腐烂、腐败、腐朽、腐化、腐蚀、腐恶……联系在一起。而要不腐,首先要清洁、从而减少或杜绝细菌的存在和滋生。香河老人临终前的一项项洁身措施,无疑是导致遗体不腐的关键—环。
(甲)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二十来天内,为自己遗体不腐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辟谷、呕吐、排泄、咳痰及净口净身,整个过程十分有序。体内的废物排除干净了,体内自然就清洁了。
从老人临终前十天排便量大粘调、黑紫颜色、伴有黑色颗粒,呈喷涌状的现象,可以得知老人的这些情况完全符合台湾省著名刮痧医疗专家吕季儒教授所研制的排毒食品乐多寿—s,祛除体内痼疾的排毒现象。笔者亲眼目睹过患者食用乐多寿—s后排泄的形同瘀肉、黑色米粒状的痼疾物,以及亲耳闻听到喷涌状的排便音响。
(乙)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心跳前九天开始的大量咳痰,并用凉水嗽口整整一天一夜没有间断,这就表明老人又从呼吸系统及食道方面把体内面的污物清除干净。
(丙)周凤臣老人在临终前六天在二女儿的帮助下,用冰凉的井水通身洗浴一遍,之后又用清凉油涂抹在全身穴位上,这实际上是封闭了老人的全身穴位,避免了外界污染的侵入。
2.一生严格修持:在研究香河老人生命特异现象的专家中,有的人文科学专家认为,老人一生的严格修持,是其肉身不腐的直接原因。老人肉身的研究,必须从老人一生的言行,从人性的本质等方面综合地进行,不能仅就现象做孤立的探讨。
3.水土优越:据传辽国肖太后巡幸淑阳,在此地孙村往东一里左右遇到一条叫长沟的小河。时逢夏秋之交,河中遍生莲藕,微凤拂过,叶绿莲红。肖太后顿觉遍体清凉,心中甚说,遂赐名“香河”,香河县由此得名。
又据史料记载,明朝燕王朱棣兴师扫北,引军日夜兼程,人困马乏。北上至香河境内,屯兵驻扎在县北黄土岗子休整。是夜,岗地泛起一派金光,直透天宇。燕王认定这是块风水宝地,便有意在此建郡称帝。从上述二事可以认为香河之水确实是肥水,而香河之地也称之为沃土。正是香河的这片沃土养育了济世救苦,医道神奇的王二奶奶和香播千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仙子的故事,所有这些故事都表明了香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理优势。
一九九三年五月人体科学家们在考察香河老人生命特异现象之初就指出,保存老人遗体的最佳环境就是农村的土房土炕。正是为了保留这二间半土屋,老人当年曾专程从北京赶回来,并月执意要保留着原来的土屋土炕的原貌。
笔者认为,香河老人遗体不腐固然与其临终洁身净体,排毒除痼有很大关系,但是老人临终前的全身凉水洁身是否与香河的水土有关呢?如果是发生在其他地区也全身凉水洁身是否就有不腐的结果呢?正如茅台酒所在的水源,阿胶使用的井,汾酒所处的自然微生物……不是一样的理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香河老人所以会发生遗体不腐这一生命特异现象一方面与老人临终前的一项项洁身净体措施有关。另外,与老人一生严格修持的人性修养有一定的联系。并且还与当地优越的水土也有一定的因素。再就是老人遗体始终保存在土屋土炕上也有重要的原因。目前,香河老人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相信香河老人遗体不腐之谜会能逐步得到破解。
二、芳香之谜
香河老人不仅遗体不腐,而且自体内发出芳香气味,这从人类修炼角度看,老人的肉身可称之为佛家的“金刚琉璃体”或道家的“紫金琼玉身”。与历史上出现的六祖慧能大师的肉身相似。此现象说明古人能达到的修炼层次,现代人也能达到。
香河老人何以体内释放出劳香气味?这与老人每天信佛烧香是否有关呢?为此请教过资深禅师他认为香阿老人体内的芳香气味与她五十年来天天供佛烧香有很大关系。大家知道焚香之后不仅产生烟,还伴生着香味,在香火燎绕的庙宇里,人们很容易看见庙的墙壁,屋顶、屋梁…… 都有被香烟熏烤的痕迹。而香客也往往闻到那浓浓的香烟气味。做为居室简陋狭小的周凤臣老人每天供佛烧香,五十年不间断,其受香烟之熏烤是可想而知的。天长日久,她的体内自然要留下香烟的烙印。待她过世后,遗留在体内的香烟烙印,自然会慢慢施放出来。笔者认为这就是体内芳香的来源。去年有依禅师馈赠朋友—串香珠这串香珠是用一位老尼姑的骨头做的,惊奇的是这串香珠至今也仍有香味。据一位禅师讲:烧香和常年吃素的人往往会产生这种体内施放香味的现象。而香河老人正是常年吃素和烧香的人。
综上所述,香河老人体内放出芳香的气味,这并非是常见的事。这一方面与古人所实践过的高层次的修炼有关,说明香河老人已经达到了高层次的修炼程度。另一方面也与周凤臣老人五十年如一日的天天供佛烧香吃素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三、预言之谜
周凤臣老人在临终前不仅对自己的遗体保留做了充分的按排,而且对自己的未来多次进行了预言。
老人弥留之际,当着全家人的面预言说:“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让香河县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虽然当时她的家人并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老人的预言多么准确。
早在一九八五年时老人就曾对四女儿杨秀华说过:“我呀,已经修成了,我是个肉身了”后来的情况,也说明了老人的预言多么正确。香河老人在医院住院期间,对长孙和身边的其他人说:“我的能耐大着呢,可以使水(输液)不流”。当天果真就输不进去,尽管医生在手臂脚部扎了五次,每次都有回血,但就是输不进液去。
再有,老人在医院医疗期间,曾对她小女儿脱口而出说:“你大哥他们一会儿就来。”此话说了五分钟之后,老人的长子杨守德真的从北京赶回来了。而当家人为安慰老人,说她的小孙子一会儿就回来时,老人摇摇头说:“他明天才能回来呢”果然第二天上午,她小孙子从徐州匆匆赶来。老人临终前五天的深夜。从香河回北京的路上,老人蒙着被子在车里躺着,可是车走到那儿她都知道说的完全对。
所有这些发生的事,都表明了老人的预言是十分正确的。特别是她说的“……我是个肉身了”“我的事大着呢,不仅让香河且知道,还要讣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后来的实践就真是证明了,让全中国知道、让全世界知道。
老人的预言何以准确呢?笔者认为这与她平时潜心修炼不无关系。气功界有功夫的人对预测都有一定的能力。尽管老人未有进行正规的,系统的修炼,但是因为她平日就多行善事。为人治病,几十年来她既给人看病,又修炼了自己的功力,最终能够出现预测功能这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四、火球之谜
香河老人临终前八天,老人的二十余个家人聚齐在自家的院内,按照老人的吩咐摆上供品,并将200朵用红纸扎的红花全部烧掉。半个小时过后,在场的人都看到家门口正南方的天空中,出现四朵熊熊燃烧的大火球。火球呈玫瑰红色,十分艳丽,直径有一米多、持续时间达3—5分钟。
从上述情况看,笔者联想到这是近年来自己第三次听到的有关火球的叙述了。只不过前两次都没有香河老人这一起的直径大,持续时间也没有这么长,而数量上也有较大的区别。一则消息是有大,小不同的火球二、三十个,一则消息是只有排球大小的一个。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在火球出现后不久,老人就很快辞世了。其中一位是在火球消失后几分钟就病故了。
香河老人院子南方天空中的火球出现后,第七天周凤臣老人也停止了心跳和呼吸。
为何出现火球后,老人不久就辞世呢?答案不好解释。因为,这些火球来自何方?又消失到何处?尽管有为数不少的人目睹这—情景,但没有能够得出结论。
火球之谜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笔者大胆推测这一现象是否与民间所说的病人回光返照是一种性质的事情呢?或者是与uFo的出现造成的偶然巧合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07:29
香河老人----不腐之肉身
周凤臣,香河县胡庄村人。她以88岁高寿享尽天年。停止呼吸以后,遗体没经过任何防腐处理,在自然环境中,经过几度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的考验,至今不腐,自我演化成佛教界视为获得正果的完好肉身,被当地人民奉为修行得道的仙人。现代科学工作者则认定,她创造了人类特异生命演化的奇迹,从现代医学和生物控制论的角度看,她对生命的自我调控自然停息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一些深谙东方传统文化精髓的专家们,在考察了周凤臣老人现象之后断言,香河民间肉身的现世,将在世界范围引发对东方神秘文化的向往,无可辩驳地印证了老子“死而不亡者寿”的名言。
周凤臣老人于光绪31年十月初六(公元1905年11月2日)出生在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24日夜10时45分在北京长子杨守德家中停止呼吸。
民国初年,周氏举家进京,周凤臣老人那时8岁,不愿赴京,便留在香河县,寄住于姑姑家中。姑姑家境宽裕,待她如掌上明珠。依照封建礼教令其缠足,又感其体弱多病,常常带往寺庙焚香礼佛,布施斋增,以求荫佑。
周凤臣老人自幼天资灵慧,心地善良。由于自己饱受病苦折磨,并且目睹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便从小立志学医,以拯救一方众生。无奈是个女儿家,姑姑圃于封建礼教,将其藏于深闺,竟不得读书识字,更难得接触医学。在姑姑家长到20岁时,姑姑舍不得她远嫁,便作主将她嫁与本镇胡庄村杨景山之子杨士杰为妻。
周凤臣老人嫁到杨家时,公爹已经仙逝。其时,由于世道动乱,杨家境况渐衰,兄弟们分家另过。迫于生计,丈夫杨士杰常年在外谋职。家中的各项操持,包括田地里的粗重活计,全部扔给周凤臣老人。可怜她身单力薄,一双小脚,受尽劳累。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提起,当年周凤臣老人刚到庄稼地,连草和苗都分不清,只好偷偷问小孩子。但老人生性刚强,忍着磨难,历尽艰辛,抚养儿女,勤俭持家,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后来,丈夫去闯天津卫,长期没有音讯。有乡人捎来口信,说他在天津生计无着,处境险恶。周凤臣老人听罢,拖儿带女,去天津寻夫。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丈夫,将其解救回家。从天津归来,丈夫在当地当了一名帐房先生,一家人才安定下来。
周凤臣老人一生多灾难,残酷的命运打击接连不断。她膝下二儿五女。1940年,大女儿13岁,到了刚刚能替她分担家务和忧愁的年龄,却突然被一场暴病夺去生命,老人痛失爱女,肝肠预断。
1968年冬,35岁的大儿媳温玉兰因脑溢血突然病故,遗下四个孩子。老人艰难地承担起抚养四个孙子孙女的重担。那时,最大的孙女12岁,最小的孙子才两岁,而丈夫在村里务农,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工分,仅靠在北京工作的长子杨守德每月寄来一点钱,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大孙女杨淑玲不得不中途辍学,过早地帮老人分担些家务重担。由于生活实在艰难,被迫将小孙子杨学顺送给本县一家没儿没女的人家做养子,因哭闹不止才又抱回来。老人每提及此事就伤心落泪。
1970年春,身体一向强壮的丈夫一夜长睡不醒,撒手西去,家里又少了个主心骨。1990年冬,二女儿杨秀清也因重病不治,先于老人谢世。老人再次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周凤臣老人一生他受病痛折磨。她38岁时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达40多天,全靠三嫂子喂一口吃一口,才得以维持生命。后来老人的一位舅妈采用民间疗法为其祛疾,并劝其从此素食斋戒。老人应允后,病体方渐渐痊愈。
1976年9月,为抚养几个孙儿,老人离开故乡热土,随长子一家迁入京城,继续操劳。直到80岁高龄,不慎滑倒扭伤左脚,方才卸下繁重的家务重担。那年冬天,老人右手突然溃烂,流脓流血,指甲全部脱落,疼得老人彻夜难眠,长达一个月之久,在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老人自己用草药敷治,又经一个月方好。但以后右手失去活动能力两年多,吃饭都无法拿筷子。
到了晚年,老人仍一丝不苟地坚持每日三餐前供奉佛菩萨。她行走不便,就扶着窗台、桌子一步一挪地到佛前焚香。实在动不了时,老人就在床上点燃三柱香,唤来三岁的小重外孙女,帮她把香献到佛前。逢到有人送来新鲜水果点心,哪怕几个小枣儿,老人也要先供了佛以后再食用。
秋冬时节,老人身体格外虚弱,儿女们从营养上考虑,屡劝老人吃些鸡蛋等物。可是老人仍不改初衷,告诫晚辈:“人要贪吃荤腥,吃一口还一口。”
1992年春节过后,老人多次要求回香河,儿孙百般劝阻。直到8月,实在拗不过老人,才将老人接回老家安居。
周凤臣老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虽读不懂儒释道学说大经大论,但她以一颗诚敬之心面对天地,以一颗慈悲之心面对人生,从而感悟到世间善恶因果的本质规律和人生的基本法则。她不仅自己持戒精严身体力行,还以各种方式教化后人。她的后辈儿孙只要提起老人,就想起她经常挂在口头的五句话。这是她总结出的做人的五条标准:第一,走到天边口要对着 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第二,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光想着自己;第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四,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第五,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教育家人相信因果轮回报应,老人经常请述一些善恶终有报的故事教育儿孙,让他们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老人常说:“你们看说书请古的,好人最终都有好报,坏人最终都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早晚的事儿。”
老人对后辈儿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更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四个失去母亲,由她亲手拉扯大的孙儿孙女,管束尤其严格。她认为,一个人只有从小教化,树立正确的善恶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长大了才能走正道。所以,她在儿孙很小的时候就告诫他们:“学好别学坏,别学偷鸡拔烟袋。”
周凤臣老人崇尚孔孟之道,崇尚仁义礼智信的东方传统美德。她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严格训导后人,重视对他们孝道的培养。她自己也烙守孝道,被后人称颂。
1992年11月10日到11月24日,老人在其弥留之际最后半个月时间里,又对儿孙们今后做人的品行,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教化。她毫不留情面地将家人以前每个人的所做所为和心灵深处的污点——一揭示无遗,使得家人心服口服,对自己一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准则有了明确的认识。
在此期间,老人身边发生了几件耐人寻味的事情。1992年11月9日,得知老人病重住院,长子杨守德开车同几位家里人从北京赶回香河探视。途中在通县加油,遇到一位老妇人抱着小孩前来乞讨。杨守德惦念母亲,心情焦躁,加上口袋里没有零钱,便让其他人拿点零钱出来。但其中一位家里人说,这是坏人来骗钱的,不但没给钱反而将其赶走。回到香河,没有人提及此事。可是,11月10日晚间,老人竟感知到了此事的原委。她训斥儿女们说:“要饭的不都是坏人,你没零钱,就给个三十二十的不算啥!’她还问长孙:“以前我嘱咐你的话,记住了没有?”长孙含泪答应记住了。老人又说:“以后遇到化缘修庙的,多给点钱。”
11月18日晚,老人提出要吃“消炎痛”,让家里人打开自己当年随身的几个布包袱翻找。儿女们挨个把包袱抖个底朝天,忙活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这时,老人把家人叫到一起,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让你们找药是假,我是让你们翻翻看,我这包袱里有没有值钱的东西。你们要懂得,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也带不去。”面对包袱中一堆针头线脑碎布片等日用杂物,面对老人那双深途而澄澈的双眼,家人恍然大悟,失声痛哭。
11月19日早晨,老人让全家人打扫房间卫生,并对每个人都做了分工。有的擦桌子,有的整理衣服被褥,有的清扫墙壁。老人特意安排她最放;已不下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子清理地面。那些天雨雪连连,屋子人来人往,地面踏得泥土老厚。两人先用锹铲,又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用冷水擦洗。大冷的大,两人累得满头大汗,脏水倒出去几大盆,直擦得露出干净的水泥地面。清洗完地面,这位拄拐杖来的女儿,竟奇迹般地扔下拐杖行走自如了。
由于老人教化有方,后辈儿孙无论做工务农、从政经商,都是本本份份,勤勤恳恳,为人正直善良,不染恶习。老人亲手抚养的两个孙子,在高等学府深造后,都成了部队干部。他们为日后保护老人肉身存世,起了关键作用。
有感于人生无常、众生病苦,周凤臣老人行医救人的愿望一直不眠。据老人长子杨守德回忆,她年轻时曾央求丈夫杨士杰将一位身怀绝技的修行人请到家中,向他讨教治疗臆病邪病、小儿惊风和农村各种常见病的方法。周凤臣老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过耳不忘,尽得其真传,再加上自己潜心修持,慢慢掌握了特殊诊疗技能,遇有乡亲们染有沉痛,久治不愈,老人只要上手,便能手到病除,而且用药简单,大都是庄稼院里常见的黑豆、桃树枝、草木灰等等。治疗小儿疾病,同样是药店卖的小儿药品,经她吩咐,眼下即有特效,令人不可思议。老人常年治病救人,积德行善,有求必应,渐渐声名远播,连很远的渠口镇都有人来求医问药。村里人尤其是妇女和孩子,有个病病灾灾,都愿意找她看,又方便又省钱。而且,凡是经老人手治过的病,几乎没听说有再犯的。
据家人和乡亲们回忆,周凤臣老人到了晚年,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特异感知功能。1983年夏季的一天,二孙女杨淑丽中午放学时没回家。不一会儿,有位同学风风火火跑来报信,说杨淑丽让大汽车给撞了。家里人立刻着了慌。老人却根本没着急,好象事先知道要发生这件事一样告诉家人说:“你们都踏实住峻,淑丽没事,用不着满世界折腾去,她一会儿就回来了。”果然,下午两点多钟,一位司机陪杨淑丽走回家来。这位肇事的司机心有余悸地说:“撞上孩子以后,我心想这下完了,就看见一团气裹着孩子滚出十几米远。我刹住车,抱起孩子赶紧往医院跑,一检查,内伤外伤一点也没有。”
杨淑丽自己说:“汽车撞过来,我像飞起来一样,摔出去老远,爬起来哪儿也不疼,我想回家,叔叔不答应,非拉我去医院检查。”
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周凤臣老人何以知晓会化险为夷,将永远是个谜了。长孙杨学强也遭遇过危及生命的灾祸,当时奇迹般地死里逃生,大概也只有老人自己知道个中奥秘了。
周凤臣老人去北京居住以后,乡亲们逢去北京办事,大都去看望老人。往往客人一进门,老人就说出来人到北京做什么事,同行有几人等等,均准确无误。要是谁请老人看病,她也预先知道,先道出病情,再拿出早已备好的药,使来人大惑不解。
早在1985年春天,她就对四女儿杨秀华说:“我呀,已经修成了,我是个肉身了。”后来的几年里,她还多次向其他女儿、外孙、孙儿们提起或暗示此事。当时家人未解其意,只当是老人年岁大了,没把这些话当真。
1992年11月,老人在弥留之际,又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让香河县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说得多位晚辈家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老人的话。直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才使家人恍然大悟。
周凤臣老人对自己遗体最后回家乡安置,可以说是早做了一番长期打算。
现在家中安置老人的土房,是1963年由老人亲手操办盖起来的。当初,生产队在村东头给老人安排了房基地,可她却看好了这块地方。那时,这里是村里老张家的;回房。老人不惜用新木料换了过来。1976年秋,老人去北京长子家中居住,临走前,给两个儿子分家,把家里五间房分成两份,每个儿子各两间半。长孙劝老人:“咱全家都去北京,还要这两间旧房给谁住?”老人笑这:“这你不懂!”
以后每逢家里修房,老人都要长孙寄一部分修缮费回去。1989年9月,老人听说二儿子杨守玉要翻盖全部旧房,就专程赶回去,给两个儿子重新补办了分房手续。在老人执意劝说下,杨守玉只好扒掉属于自己的两间半旧房重新翻建。属于长子杨守德的两间半土房,仍保持原貌空在那里。如今,这处土房为安置和保护老人遗体派上了大用场。1993年5月,人体科学专家们考察之初就指出,保存者人遗体的最佳环境就是农村的土房土炕。当专家们了解到老人为这两间半旧房所做的一系列安排之后,莫不由衷赞叹。
1992年11月,88岁高龄的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为自己遗体不腐做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从辟谷、呕吐。排泄、咳痰到净口净身,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让家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老人的神奇功能和超常的环境变化。
11月 6日,老人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咳嗽不止,拒绝进食,经香河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肺炎,住院进行了治疗。住院期间,老人出现异常呕吐,喝一口水能吐出一碗呕吐物,里面有红色倒排状的东西和黑色小米粒硬物。
11月10日,老人强烈要求回家,儿女怕老人回家有个三长两短,坚决不同意出院。老人说:“你们再不让我回家,我就让你们后悔!”儿女仍不同意。老人当时脉搏和心跳都停止下来,呈现严重休克状态。儿女们吓慌了,哭叫着答应老人回家。老人立即回应一声,呼吸、心跳、神智又恢复正常,情况令人惊异。中午,老人被接回家中。
老人回家以后,身体虚弱到极点,子女们开始为她准备后事,当晚抬上灵床。但老人神智始终清醒,不愿意躺在灵床上,家人又将老人抬回炕上。第二天老人身体情况有所缓解,家人又开始对老人进行输液治疗。到15日,老人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并要求进食。从此时起,老人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由以前怕凉,一下子变为怕热,家人只好给她吃凉饭,喝凉水。在9天未进食未排便情况下,15日上午,老人出现了异常排便。此次排便呈喷涌状,量大粘稠;颜色紫黑。以后直到老人停止呼吸,每天都大量排便。
16日凌晨,老人又开始大量咳痰,达3个小时。痰中含有五颜六色形状奇怪的块状物。这天晚上,老人又要求用凉水嗽口,整整一天一夜没有间断。
19日早晨,老人让家人给她用凉水擦身,并用清凉油涂抹全身主要穴位。
在那些日子里,老人虽然躺在床上,但儿孙们在外干什么,都了如指掌。 11月9日老人在香河县医院里对小女儿说:“你大哥他们一会儿就来。”此话说完五分钟后,老人的长子就进了屋。 11月 10日晚,老人的小孙杨学顺还没赶回来,家人为安慰老人,说他一会儿就回来。老人摇摇头说:“他明天才能回来呢。”果然第二天上午,杨学顺从徐件陶匆赶回家中。
11月16日,老人对长孙和身边的其他人说:“我的能耐大着呢,可以使水(指打点滴的药水)不流。”当天,老人不愿意再输液,家人坚持要给老人输。给果医生在老人手臂脚部扎了五次,每次都有回血,可药水就是输不进去,医生和家人只好作罢。
此间,老人身边的特异环境显示,更让家人大开眼界。11月16日,老人吩咐家人用红纸扎200朵大红花。家人照办。11月17日下午 4时,又依老人吩咐,家里 20多口人聚齐,在院子里将红花全部烧掉。半小时以后。全家人都看到家门正南方的天空中出现四朵熊熊燃烧的大火球,颜色呈玫瑰红色,十分艳丽,直径足有一米多,持续时间长达3-5分钟。长孙问大家:“都看到了吗?”大家齐声回答:“看到了”。长孙转身进屋时,大火球同时消失。
11月20日夜里零点,老人安排家人护送自己离开香河回北京。老人躺在车里,头上蒙着被,可车走到哪儿她都知道。车过吴村桥时,她说:“进通县了”。车到八王坟时,她说:“走四环路”。到健翔桥时,她说:“快到家了”。老人回北京以后,开始拒绝进食。
11月24日夜10时 45分,老人自己拔掉输氧管说:“我要睡觉了,不需要它了。”随后安祥地合上双眼,停止了呼吸和心跳。老人停止呼吸以后,24小时体温不降,一周后肢体仍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弹性。此间,老人长孙工作单位的有关领导前去探视,见状大为惊讶,认为老人的情况不能等闲视之。以后连续几个月里,老人遗体在常温常压下自然脱水、脱油脂,包括盛夏酷暑季节,此过程仍然不间断。老人停止呼吸前后所显现的一系列生机能量活动和特异环境显化,绝非常现思维所能解释。
1993年5月初,我国人体科学工作者得知周凤臣老人遗体不腐的消息后,立即组成综合调查组,对老人遗体进行了科学考察,充分肯定了老人遗体存世的宝贵价值,并协同有关单位将老人遗体安置回村。随后,专家们在老人家乡,对她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长达月余的深入调查,了解到许多涉及生命奥秘的宝贵资料。专家们吃惊地发现,老人对自己最后归宿和遗体存世等事情早已了然于胸,并做了相应安排。
专家们还确认,周凤臣老人遗体至今不腐,留下了肉身演化全过程的科学观测资料,为我国人体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特异生命演化实例,也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老人所具备的非常规诊病治病、特异心灵传感等一系列人体潜在功能和超常现象,与对世纪人体科学研究需要突破的前沿科学密切相关。
中国佛教界著名人士闻知老人肉身遗世的消息,十分欣慰和推崇,充分肯定了老人修持所达到的境界,并提出了具体安置意见。他们指出,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老人现身说法,她的事迹将教育和鼓舞后人。老人的生平和美德,为今人如何修持树立了楷模。
现在,周凤臣老人的遗体历经几度严寒酷暑的考验,在自然条件下停放。盛夏室温高达 3O摄式度,相对湿度可高达90%;冬季室温则降至零度,老人遗体不受影响,至今完好。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生活于纯朴的河北农村,既无高深的养生理论,又无惊天动地的功勋伟业,仅于细行小事中谨慎行持,于滚滚红尘中清净六根,贫困艰辛不移其志,厄运磨难不改初衷,以一病弱之躯,竟得以成就如此辉煌的生命奇迹,实在给后人留下一个回味不尽的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