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平之志”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1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8:51
古代人名在文言文中一般会有省略写法,确实需要注意,这个随着知识积累、阅读增多会逐渐领会的,至于是不是人名,还需要和具体语境结合分析。
勒:是指石勒,在此简称勒;
长史:是官名,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具体职责不清楚。
张宾:是邓攸朋友,先这里是指原先、先前的意思。
译文:
①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人。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着称。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贞正寡欲。他从小成为孤儿,与弟弟居住在一起。起初,他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以后,太守劝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这是出于先人所赐,不可改变。”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邓攸不看,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不进
行诉讼。”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又出任河东太守。
②晋怀帝永嘉末,邓攸被石勒俘虏。然而石勒一向忌恨享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邓攸到达石勒门前,门干正是邓攸为郎时的干,认识邓攸,邓攸就求他找来纸笔,给石勒写上一封书信。门干等石勒高兴时,呈上邓攸的书信。石勒赏识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石勒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话,谈后很高兴,就以他为参军,给他车马。石勒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营中。石勒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处死。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媳妇服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失火,石勒知道后,下令宽赦邓攸。以后胡人深感邓攸的恩德,捆上自己去见石勒,以辩明邓攸的冤情。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驴,胡人们听说后,无不叹息敬服邓攸。
③邓攸每次遇到进退升黜的事情,都没喜欢或怨怒的表情。过了一段时候,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帝威和元年,邓攸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并以少牢的规格对他进行祭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8:52
"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中“长史”就是“张宾”,两者复指,“长史”是官位,“张宾”是人名。 “常怀尚平之志”中的“尚平”是人名。
分析:官位加人名,现在也常用,比如“国家***”,名字前面的官位的“**”与“*”同指。 第二句中有“之”字,标志“尚平”与“志”的关系是偏正关系,“志”乃“尚平”之志。现在生活中也有可起到诠释作用的例句,比如“以我中华之大”,此句中“之”字标志“大”乃“中华”之大,“中华”与“大”之间是偏正关系。
此类题让你迷糊时,你可以联想你能认定的熟悉的例子作同类类推,可以确定正确的认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8:52
常怀尚平之志:尚平依在下看来,当为人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8:53
多读几遍先,然后对应上下文然后你整句翻译看看,如果觉得翻译*名不对,就翻译另一个意思,久而久之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