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2 11:4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3
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司马懿造反的时候这些老部下大多数都已经去世了,剩下的人也都是一些不被重用的人,所以就算是司马懿造反也跟他们没有关系了,说不定在司马懿造反成功之后,他们的待遇还可能会变得好一点。
按照时间来推断,司马懿是在曹操死后差不多三十年才开始造反的,这时候曹操的五良将都已经去世了,剩下的都是这些老部下的子弟了,而且在曹丕当上了魏王之后没几年也去世了,曹丕的儿子也是早死,所以这个时候已经不剩什么人了。
而且在曹爽独揽大权之后,就变得非常的残暴,虽然当时的战争已经少了很多,但是这个时候也是非常*的,因此有很多大将都对曹爽非常的不满意,而司马懿活到现在已经算是魏国的老人物了,所以很多人都是非常信奉司马懿的。
而曹爽已经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所以在司马懿造反之后,没有人愿意去帮助,而且曹魏政权本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他们都重用士族子弟,本来在曹操打江山的时候有很多寒门子弟出了力,但是到了曹丕的时代的这些寒门子弟的后人都没有被重用过,所以他们心里也是有怨恨的。
而司马懿又是从曹操那个时代过来的,所以他也受寒门子弟的推崇,这时候司马懿造反不仅不会被反对,反而是有非常多的人支持他,所以司马懿才会这么快的*了曹魏政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3
三国末期,众多英雄豪杰相继死亡,因此导致魏国渐渐一家独大,而多年后司马懿在魏国朝廷中也逐渐重权在握威望十足。接着他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称帝,想尽一切方法发动了叛变,此时曹操的一批老将臣们为何纷纷袖手旁观不出来阻止呢?难道是因为他们恨曹操还是不敢惹司马懿呢?且看接下来我们详聊一番。
东汉到西晋这段时间,属于我国古代的军阀大乱战时期,其一直乱战到公元220年才逐渐平息,接着就由曹操的儿子曹丕正式登基称帝,从此汉室就被改为了魏朝。虽然还是曹家人当皇帝,但实权却掌握在司马懿手上。
据说当年曹操就从未信任过司马懿,从而导致双方互有隔阂,后来七十多岁的司马懿,拖着老弱病残的身体也要策划“高平陵之变”,事发当时魏帝曹爽正跟兄弟曹芳在祖陵祭祖,赶也不赶回来,所以才导致司马懿的三千叛军顺利攻入皇宫,接着掌控一切。
其实在叛变发生之际,魏朝是有一批曹操的老将臣在看着的,比如曹叡、郭太后等人在朝中影响力也不小,但始终没人敢出头抵抗司马懿,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根源得从曹操执权的时代说起,当年朝中士族势力很强盛且互相之间都很排斥,曹操在用人方面赏罚分明,专挑忠贤之才为主,很少任用通过各种关系提拔的贵族*,因此很多人就渐渐向司马懿一方靠拢,当时司马懿是豪门士族的头子,在朝中势力也很大。当曹操死后,朝廷中的士族派系就撕破了脸皮,接着发展壮大的司马懿就带着*们公然叛变,最终碾压了其他士族。
可以说这是一场朝廷内斗,非司马懿一个人所为,其中包括着大大小小*们的利益,甚至连一些皇家国戚也有跟司马懿站队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曹爽当皇帝的时候,他开始用人唯亲,排斥其他士族的*,只任用自己士族里的人,为此许多人就渐渐对曹爽心生不满,从而反过来支持司马懿。
当司马懿仅带着三千士兵冲进皇宫的时候,其实当时有很多将领有能力阻止他的,但是其关系太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多方*的利益在里面,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都有着相同目标,就是希望把曹爽弄下台,以便自己能以后能升官。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曹爽也倍感无奈,他深知自己的士族势力远不比司马懿的强大,对方的人员们早以渗透在朝廷大小职位当中,而且盘根错节根本清除不了,这要怪就怪曹操当年的决定。
当初,曹操刻意培植大量出身贫苦的人才当官,而且他的亲信都是这些寒门士族,和一些曹氏子孙而已,为此其他有钱有势且出身名门望族的*们就多数已攀附到司马懿一方去了,接着就形成所谓的“名门士族”。
后来历史发展到曹丕时期,此时曹操当年提拔的将领几乎所剩无几,他们的后代因为被豪门士族排斥,也当不上什么大官,为此司马懿就越加放肆起来。到了曹爽称帝期间,朝廷中的*几本全是司马懿的嫡系,而寒门士族的人员早已寥寥无几了。
最终,司马懿趁着曹爽不在皇宫之际,轻松发起叛变,此时朝廷*几乎全站在司马懿一边,就算有郭太后、曹叡等人想反对,也始终寡不敌众,导致曹氏皇位移交给司马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4
司马懿叛变后,曹操的老部下不是不反抗,而是没有能力反抗,因为*大权和兵权都在司马懿手里。当时司马懿能这么顺利夺取政权,主要因为两个人,一个是郭皇后,另一个就是曹爽;他们二人一个给了司马懿政权,一个给了司马懿兵权,把曹家的江山一点一点让给了司马懿。曹叡死后,幼子曹芳继位,命司马懿和曹爽作为托孤大臣,兵权则是全权给了曹爽。当时曹叡把兵权给了曹爽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防范司马懿,因为他担心司马懿有了兵权会夺走曹家的江山,曹爽至少是曹家人,因此能更加信任。曹芳上位后,曹爽和司马懿掌控朝政,曹爽对司马懿更是百般打压。后来,曹爽带着曹芳外出祭祖,这便是给了司马懿绝佳机会,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了宫廷,然后由郭太后亲自下旨废了曹芳,并让曹爽交出兵权,郭太后此举让朝中重臣都以为郭太后是支持司马懿的,不过也有人猜测是司马懿控制了郭太后。曹爽接到消息后,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有人建议曹爽带兵攻打司马懿,直接灭了司马懿一族,然而并未被曹爽采纳,曹爽则是直接把兵权交给了司马懿,如此一来,司马懿不仅控制了政权,还得到了兵权,曹氏一族手中筹码全无。
最后,司马懿还诛杀了曹氏的大量子弟,而曹操的部下们之所以没有反抗无非两个原因,要么就是怕惹祸上身,所以选择沉默,要么就是想反抗但是没有人牵头,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无可奈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4
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曹操当年老部下不是他们坐视不管,而是他们几乎都已经死完了或者在床上垂死挣扎中。司马懿是在公元149年时发动的高平陵之变,当时曹操的老部下曹仁、夏侯惇、夏侯尚、曹休、徐晃、张辽、于禁等人都已经在曹操死后相继去世,而曹操死后新一代的部将如曹洪、张郃、曹真等人也是在曹叡死后不久也过世了,只有司马懿这个老部将活得最久。
魏国的大将或者说整个三国其实发展都后期都出现了一种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在清朝有一部小说在讲三国中的蜀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是说蜀汉已经没有将领了,只能让年迈的廖化当了前线,这句话除了适用蜀汉之外,其实东吴以及魏国也很适用。
曹丕登基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解除对自己有隐患的危机,于是曹丕重用旁支曹真、曹休,而把直系的宗室打压掉,如曹植、曹彰以及夏侯家族,然而曹真、曹休跟曹丕一样是短命鬼,曹丕死后他们也相继死去,而他们并没有留下后代,导致了曹家的将领出现了空置期,这让司马懿趁机夺取了大量的兵权。
诸葛亮北伐的后期,东吴孙权又再次和蜀汉联盟,他们一起攻打魏国,当时的魏国帝王曹叡没有曹家将领可用,只有重用外姓的大臣,而这些大臣大多都是曹操之后培养起来的,这些大臣作战的指挥权是由司马懿来掌控的,此后即使曹操已经死去,曹叡仍然没有收回司马懿的指挥权,也就没有收回兵权,魏国的大半兵力都是由司马懿来掌控。曹叡驾崩之前,他把司马懿的兵权回收交给了曹家军将领,曹爽继位,但是年轻的曹爽怎么会是司马懿的对手呢?司马懿时候不到十年,曹氏的江山就已经被司马家给取代了,所以活得最久才是能够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5
很多人都看过三国,对里面的人物也都很熟悉。尤其是曹操这个人物,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我们是在电视剧里面熟悉到曹操这个人,但是演员的演技惟妙惟肖,能够足以让我们看清曹操的性格以及为人。在三国的人物里面有很多扎根在我们心里的。
司马懿叛变后,所有人都坐视不管。其实司马懿叛变的时候曹操已经死了29年多了。在军队中还有以前的一些老部下,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出头去管这些事。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我们知道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对谁都不相信。并且他的很多老部下都没有受到重用,所以让人心有些不平衡,导致了这种结局。如果曹操早期改变自己的性格,或许就不会有叛变的这种结局了。
司马懿适时重用人才,给与他们很大的权益。因为曹操在位期间中用了很多的寒门弟子。但是他的一些老部下都属于氏族集团的成员。当时司马懿就是这一部分的代表,从而让一些老部下们都不想出手相助。最后司马懿叛变成功从此改变了曹氏的命运。其实这一件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对于朋友我们需要用心去交,用心去对待。以真心去换真心,这样对自己是最有利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其实人际交往是比较难的,因为有些人在沟通上缺乏能力。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只要你以真诚去带人,难道会换来伤害吗?不会的,就像以前电影里演的以德服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人,珍惜朋友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