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化学高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45
原子核外排布。高二学的知识。现在不知道也没什么用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Pauli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配对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3、Hund规则: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
另外: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亦即下列电子结构是比较稳定的:
全充满---p6或d10 或f14
半充满----p3或d5或f7
全空-----p0 或d0或 f0
还有少数元素(如某些原子序数较大的过渡元素和镧系、锕系中的某些元素)的电子排布更为复杂,既不符合鲍林能级图的排布顺序,也不符合全充满、半充满及全空的规律。而这些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由光谱实验结构得出的,我们应该尊重光谱实验事实。
对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只要掌握一般规律,注意少数例外即可。
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1.最低能量原理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怎样才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呢?比方说,我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再往下看时我们心理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高,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空中,必须要有外加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在一般情况下总想处于一种较为安全(或稳定)的一种状态(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时的状态。当有外加作用时,电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激发态),但是它总有时时刻刻想回到基态的趋势。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各亚层的能量是按s、p、d、f的次序增高的。这两种作用的总结果可以得出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遵守下列次序:1s、2s、2p、3s、3p、4s、3d、4p……
2.保里不相容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要从4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即它所处的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的自旋方向。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这就是保里不相容原理所告诉大家的。根据这个规则,如果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那么,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定相反。也就是说,每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这一点好像我们坐电梯,每个人相当于一个电子,每一个电梯相当于一个轨道,假设电梯足够小,每一个电梯最多只能同时供两个人乘坐,而且乘坐时必须一个人头朝上,另一个人倒立着(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根据保里不相容原理,我们得知:s亚层只有1个轨道,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p亚层有3个轨道,总共可以容纳6个电子;f亚层有5个轨道,总共可以容纳10个电子。我们还得知:第一电子层(K层)中只有1s亚层,最多容纳两个电子;第二电子层(L层)中包括2s和2p两个亚层,总共可以容纳8个电子;第3电子层(M层)中包括3s、3p、3d三个亚层,总共可以容纳18个电子……第n层总共可以容纳2n2个电子。
3.洪特规则
从光谱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洪特规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洪特规则的第二个含义是对于同一个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
全满(s2、p6、d10、f14)
半满(s1、p3、d5、f7)
全空(s0、p0、d0、f0)时比较稳定。这类似于我们坐电梯的情况中,要么电梯是空的,要么电梯里都有一个人,要么电梯里都挤满了两个人,大家都觉得比较均等,谁也不抱怨谁;如果有的电梯里挤满了两个人,而有的电梯里只有一个人,或有的电梯里有一个人,而有的电梯里没有人,则必然有人产生抱怨情绪,我们称之为不稳定状态。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方法
对于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先确定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即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如24号元素铬,其原子核外总共有24个电子,然后将这24个电子从能量最低的1s亚层依次往能量较高的亚层上排布,只有前面的亚层填满后,才去填充后面的亚层,每一个亚层上最多能够排布的电子数为:s亚层2个,p亚层6个,d亚层10个,f亚层14个。最外层电子到底怎样排布,还要参考洪特规则,如24号元素铬的24个核外电子依次排列为
1s22s22p63s23p64s23d4
根据洪特规则,d亚层处于半充满时较为稳定,故其排布式应为:
1s22s22p63s23p64s13d5
最后,按照人们的习惯“每一个电子层不分隔开来”,改写成
1s22s22p63s23p63d54s1
即可。
看不懂也不要紧
如果我的答案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右面的“采纳答案”按钮!
祝您生活愉快,学习进步!谢谢!追问一分钟?你怎么打出来的?网上拉的吧?
追答副族元素别考虑了,2892是不对的,只能用电子排布式来表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45
邻苯二甲酸氢钾属有机酸式盐,是由邻苯二甲酸与少量的氢氧化钾反应得到(如果氢氧化钾过量的话会把邻苯二甲酸中的两个氢都中和掉变成邻苯二甲酸钾就属于有机正盐。其实可以类比于碳酸和氢氧化钾反应,如果氢氧化钾少量就只能生成碳酸氢钾,过量则生成碳酸钾,邻苯二甲酸氢钾也可类比为碳酸氢钾,只含有一个氢离子显酸性)。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实质上是邻苯二甲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中和。
n(NaOH) = n(邻苯二甲酸氢钾)
先计算出0.5225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物质的量(即酸性氢离子的物质的量)n = m|M = 0.5225g | 204.44g|mol
假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NaOH),则:
c(NaOH) * 22.50ml = 0.5225g | 204.44g|mol
解出 c(NaOH) = 1.136 * 10^-4 mol|ml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追问什么玩意?大哥,你回答的是我的问题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46
2
反应后生成HNO3,一样是强酸,n(H+)不变,不过溶液总体积变成了20ml,所以c(H+)=10×0.02/20=0.01mol/L
所以PH=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46
这个知识高二选修中才会学到。不要着急。
可以简单说说,
核外电子除了分层之外,每个层还会分亚层(能级)
由于第4层的4s能级要优于第3层的3d能级排电子,
导致电子先排布4s能级,然后再拍3d能级。
这就导致了21~30号元素的第4层电子数往往是2或1。追问能把21-30号的电子层排布打出来吗?
大哥,帮个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47
因为就是这样排列的。
每个原子层还有分亚层,每个亚层的能量大小是不同的,电子排列时根据的是能量最小原则。
第三层有三个亚层,第三层第三亚层的能量小于第四层第二亚层。当第四层第一亚层排满以后,下一个电子是排到第三层第三亚层,而不是第四层第二亚层,因此钒是2892而不是2883
铁同理。
望采纳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H2O与D2O与Na反应时,前者生成H2(总所周知),相对分子质量为1+1=2,后者生成D2,相对分子质量为2+2=4。同质量的H2和D2,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是后者的1/2,所以物质的量上前者是后者的2倍。根据同一条件下,同摩尔气体拥有相同体积的原理,H2物质的量是D2的两倍,H2/D2体积比为2:1.而消耗...
请教初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PH<7,酸性;PH=7,中性;PH>7,碱性 在紫色石蕊溶液中,酸显红色,碱显蓝色;无色酚酞中,酸显无色,碱显红色 答案依次为 酸 红 碱 红 2. 答案为 石蕊试纸 玻璃棒 石蕊试纸 标准比色卡对照 3. <1>胃液含有稀盐酸 ,答案 Al(OH)3+3HCl===AlCl3+3H2O <2>与...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C、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本身导电不一定为电解质,如金属能导电,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所以C错误;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但化学式中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KC...
求化学高手解题。。。
铁架台 BC AE。KMnO4=加热=K2MnO4+MnO2+O2。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22 浅 活性炭的吸附总量和活性炭的质量有关(成正比),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的吸附能力强 多孔 防毒面具
高中化学,望高手相助,给正解,必点赞。
T就是核内一个质子2个中子。0.1MolH2O中,H没中子,氧里8个,所以有0.8mol中子 0.1molD2O中,D有2个中子,氧里8个,所以有1mol中子 两者混合,无论比例,中子数应介于0.8跟1mol之间。只要有一个H2O分子存在,都不会是1Mol中子。CD看样子你也清楚,我就懒得说了。
请教初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B错在细铁丝在纯氧中才能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红磷量不足,则无法耗尽装置内氧气,导致压强差变小,进水体积应小于1/5 C正确是由于耗尽氧气后进水体积恰为液面上方空气体积的1/5,如果氮气易溶于水,则会有氮气溶于水中加大压强差,则进水体积应大于1/5。现在恰好为1/5则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化学高手,求解
回答:氨根离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结合氢氧根,释放氢离子,使溶液呈现弱酸性,且氨根离子的浓度下降。 因此从水解平衡的角度来看,溶液本身的酸性越强,就会抑制水解平衡。 所以,由于硫酸氢根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很高,抑制了水解平衡;硝酸根离子对于溶液酸碱度无影响,不影响水解平衡;而醋酸跟...
求解答。化学高手请进
碳酸氢根离子HCO3(-)碳酸根离子CO3(2-)硝酸根离子NO3(-)氢氧根离子OH(-)磷酸根离子PO4(3-)磷酸二氢根离子H2PO4(-)磷酸氢根离子HPO4(2-)亚磷酸根离子HPO3(2-)亚硝酸根离子NO2(-)正硝酸根离子NO4(3-)高铁酸根离子FeO4(2-)偏磷酸根离子PO3(-)铵根离子NH4(+)高锰酸根离子MnO4(-)...
初三化学,求高手解答
1、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液来说,升高温度,可以溶解的溶质多了,可以从饱和变成不饱和的,所以想把不饱和的变成饱和的,得选C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降低 2、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也就是说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80gA,80g水可以溶解40g,现在有50gA,所以是饱和的 3、当A中含有少量B,可以...
高一化学,跪求高手解释原因及答案,
检验碳酸盐一般是加盐酸让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检验硫酸根离子,一般是加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若直接先加可溶性钡盐如氯化钡:则碳酸钠和硫酸钠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先检验出碳酸钠,就不会影响硫酸钠的检验。氯离子的检验一般是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直接加入硝酸银,则硫酸钠与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