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个问题,雅乐什么时候在中国消失的,清朝有雅乐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3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2:09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乐经就此失传了.
雅,正也。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古代的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雅乐在中国已经失传,而在韩国、日本及越南尚保留活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2:09
伴随着皇族的消失,再也不用天之子的借口,滥竽充数,冒充仙人 ,听仙乐了,
道家音乐的一个分支,
听众是皇家,天之子,所以要听仙乐。 以别于俗人(臣民)
大体风格 类似目前的道观的音乐,只是更为庄重一些。
雅乐刺激的是 个体的动物本能,描述的是宇宙客观自然规律,,黄老体系,,起源于上古(比如 美 和善这些上古词汇,就是纯粹的行动动物本能,)
俗乐吻合的是 日常习俗 街坊邻里 群体规范,儒家体系,(比如漂亮,这个来自东北方言的古代词汇,就是儒家体系的群体思维模式 ,合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2:10
清朝的雅乐继承自明朝,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日本第一时间闯进畅音阁,杀光所有宫廷乐师,抢走典藏乐谱,至今仍未归还,导致中国雅乐失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2:10
"雅乐"一词,最早见于《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春秋时期的孔子所说的雅乐,是指西周以来礼乐制度中的音乐。而这个与音乐有关的“雅”字最早可追溯到《诗经》中的“风,雅,颂”中的雅。
《论语子罕》说孔子“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47卷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孔子取可施于礼义者而编《诗经》。所以历史上孔子“删诗”成为一种说法。但根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公元前544年(孔子当时8岁)吴公子在鲁观乐,所欣赏的作品已和今存《诗经》篇目大体相同。因此可以肯定,在孔子之前,已经有一部大体与今存本相同的《诗经》。因此分析,《诗经》的最初编撰者应为西周的乐官,并制定了“风雅颂”的分类。
雅,古字写作“胥”。雅与夏古音相同,墨子《天下志》引诗“大雅“云“大夏”。“雅”“夏”为同音假借关系,可以确证。
雅原是地名,是周族的发源地(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区);因是夏人故地,所以周人称之为夏。《论语述而》中说“子所雅言”就是说孔子能说“雅”地方言,周朝时“雅言”是官方的标准语音。周族在“雅”地诞生,发展,壮大。“雅”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周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包括音乐文化。
《诗经》风雅颂中的“雅”作为音乐作品分类的名称,其内涵不仅仅是指雅地,而是对周族在“雅”地发展起来的传统音乐的一种概称。所以“雅”的音乐,实际就是周族音乐。因为如此,所以在《诗经》大小雅中保存着相当多的周民族历史叙事歌。尤其是大雅中的《文王》《大明》《绵》《皇矣》《文王有声》《生民》《公刘》,它们叙述了周族历史上历代首领的故事。在小雅中则保留了周民族的古老风俗歌《鹿鸣》《佨叶》《车辖》《鸳鸯》等。 周族音乐和“雅”地的方言一样,在周朝时居正统地位,礼乐制度中大小雅音乐反映出这个特点。
从现存文献上看,大约在孔子后“雅乐”就成了礼乐的代称,并一直沿用到清代。
参考书目----------- 《诗经译注》袁梅 齐鲁书社 1985年版
《论郑卫之音》 冯洁轩 《音乐研究》1984年第一期
《周大武乐章考》 王国维 《观堂集林》第一册 中华书局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