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8 06: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5:56
在曹操的五子良将中,有两位都是姓张的将领,他们都是投降曹操的将领。这两位将领就是张辽和张郃。在五子良将中,张辽排在第一位,而张郃则排在倒数第二。可是,如果我们看两个人的传记,就会发现,两个人虽然都是降将,可是曹操对两人的待遇截然不同。张辽投降曹操时,“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张郃的待遇则是,“(曹操)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
我们从双方的待遇可以看到,两人的待遇相差十分悬殊。张辽的中郎将军阶比起张郃的偏将军要低,在多次立功后才提升为裨将军,和张郃持平。在爵位上,张辽的关内侯也比不上张郃的都亭侯。可是,我们知道,张辽的军事能力出众,在后来的合肥之战中,他以八百壮士打败了孙权的十万大军。他在五子良将中排名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既然不是能力问题,那为什么曹操对他们两人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大呢?
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人投降时候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这里,我们才能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曹操是一个卓越的*家和军事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用意的。再加上虽然张辽和张郃的投降待遇虽然不同,也没见张辽对此有什么怨言,还为曹魏的使用尽心尽力,这就让人感到更加耐人寻味了。我们看,可以发现有以下的一些原因:
首先,是两人的投降方式不同。我们看两个人的投降方式,就可以看到,张辽投降,是因为吕布兵败的时候,被俘之后,*投降了曹操。而张郃的投降,则是因为在官渡之战中,被袁绍身边的奸臣郭图陷害,主动率领军队投降了曹操。
其实,对于投降的方式和待遇,在后来我们的战争*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在战场上,战斗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主动投降叫做起义。而在战斗已经分出胜负,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前主动投降的交战投诚。在战斗已经分出胜负,失去作战能力的情况下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叫做投降,至于说被歼灭俘虏那就连投降都不是了。
对于这以上几种情况,我们的*里对于待遇也有着明确规定。起义的军队不打乱编制,改编为我军,投诚的军队要进行改造,视情况再做下一步处理。而投降的就是留用和遣散两者方式,被俘人员除特别情况留用外一般予以遣散。不过这个是一般规定,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
如果套用这个标准,张郃应该算是战场起义,而张辽算是被俘。那么两者的待遇在任何时期都不会相同的。张郃率领了一支军队投奔曹操,当然要有相应的待遇。张辽只是一个阶下囚,给他中郎将、关内侯的待遇,是曹操看中了张辽的才干,给了他相当的待遇,张辽对此,当然会对曹操十分感激了。
其次,是双方投降的效果不同。张辽投降曹操的时候,是吕布兵败被俘的时候。整个吕布的势力已经被曹操摧毁,化为己有。在这种情况下,张辽的投降效果基本为零。在吕布的部下中,有一位能力比张辽还要强的将领高顺,就是因为不降而被曹操所杀。对于张辽,由于他的对抗态度,曹操在刚开始也是想要杀掉的。多亏有刘备、关羽的求情,才保留了性命。在有了关羽的保举后,张辽才投降了曹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对张辽的态度。
而张郃投降曹操的时候,正是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正是因为张郃的投降,造成了袁绍军队的混乱。在曹军的趁势攻击下,袁绍全军崩溃,输掉了官渡之战。不过,袁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失败,他在河北依然还有着庞大的势力。有着河北四州之地,袁绍还可以恢复元气。而曹操打胜了官渡之战,可也筋疲力尽。由于无法消化俘虏,曹操干脆将俘虏的八万多袁军全部坑杀。
在这种形势下,张郃的投降,对于袁绍势力更有象征意义。曹操通过对张郃的优待,能够给袁绍内部造成更深远的影响。这样,张郃投降带来的效果会达到最佳,为曹操下一步消灭袁绍势力减轻阻力。果然,在日后对袁绍的攻略中,袁绍军中有大批将士不战而降。
结语:
张辽和张郃都是投降曹操的降将,可是曹操给予两人的待遇是不同的。张郃的待遇要明显高于张辽,这是因为两人的投降的环境,投降的影响不同造成的。在投降的时机上,张郃的选择要强于张辽,这也给张郃带来了相当的好处。
但是,在乱世之中,个人的才能是第一位的。虽然张辽在曹操阵营中的起步低,但是张辽凭借自己的战功迅速弥补了这一差距。从张辽的经历可以看到,张辽通过几次战功,很快就使自己从中郎将升迁至裨将军。后来,张辽又成为五子良将之首。这都是张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这也印证了那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