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与处理带球走步违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8 07:3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14
要想判准带球定违例,必须找出漏判或错判带球走的原因。产生漏判、错判带球走违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确定持球队员中枢脚的概念不清楚
确定持球队员的中枢脚,是判断持球队员是否带球走的关键。因此,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带球走规则,特别是要掌握确定持球队员中枢脚的方法和持球移动的规定。确定中枢脚的方法是:如果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为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中枢脚。如果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若一脚正接触地面,另一脚一接触地面时,原先那只脚应成了中枢脚;队员可以跳起正接触地面的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如果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若双脚离地,双脚同时着地,任何一脚都可以做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了中枢脚;若双脚离地,两脚分先后着地,则先着地的脚是中枢脚。若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当确定了中枢脚后,必须掌握持球移动的规定和要求。
比赛中,队员在传球或投篮时,中枢脚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队员在运球开始时,在球高手前中枢脚不可以抬起;停步后,当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时:队员在传球或投篮中,一脚或双脚都可以抬起,但在球高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队员若运球开始时,在球高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如果持球队员违反了持球移动的规定,就是带球走违例。
2.距离持球移动的队员太远
临场裁判员距离持球移动的队员太远,一方面不易很快确定持球队员的中枢脚,另一方面不能看清楚持球队员移动的情况,这样就容易产生错、漏判带球定违例。因此。临场裁判要积极移动,缩短和选择与持球移动队员的距离和位置。
3.被持球队员移动的假动作所迷惑
裁判员在临场观察持球移动的队员时,要首先注意持球队员膝关节以下的动作,不能光看上而不看下,也不能先看上后看下。要先观察持球队员膝关节以下的同时,再观察持球队员的其他动作。这是裁判员判断持球队员是否带球走的观察原则。
持球队员在篮下,利用跨步做各种各样的假动作,利用跨步结合上体做各种各样的假动作,企图欺骗对手,达到有效进攻的目的,这是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临场裁判员在观察他们的持球移动时,既不能因持球队员跨步的范围大,或者持球移动的姿势别扭和不协调,而判成带球走违例,也不能把持球队员做各种各样假动作的同时,悄悄地或者大大方方地移动了中枢脚,当成了合法的持球移动。要观察持球队员持球移动时的假动作但不要被持球队员持球移动时的假动作所迷惑这是判准持球队员是否带球走的又一重要因素。
4.预见性差
要想准确而及时判断带球走违例,必须知道和掌握在哪些情况下持球队员容易发生带球走违例。这是判断持球队员持球移动是否带球走的经验所在。
在比赛中,通常下列的一些情况,持球队员容易发生带球走违例:
[1]当持球队员在篮下寻找投篮机会,被防守队员封堵,持球队员采用虚晃的动作时;
[2]运球队员速度过快,途中遇到合法防守的队员,而又必须*急停时;
[3]持球队员突破后,突然被防守队员“关门”时
[4]持球队员被防守者突然“夹击”,而持球队员为了摆脱夹击”,左右跨步、转身寻找机会传球时
[5]持球队员在有利的位置上,想快速利用同侧步突破投篮得分时;
[6]进攻队员背向进攻方向,快速移动挑起接球落地后转身运球,突然遇到已站好防守位置的防守者时。
裁判员在临场中,每当遇到上述情况,思想上要有准备,行动上要跟上去,就能为准确判断带球走违例创造好条件。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B0NK941&xpos=2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14
如何判断走步
和其他所有的球场技术动作一样,具体对待走步的判断上与书面的技术标准差距很大。
首先来说运球。根据篮球的基本精神准则,控球者的每一步推进都应该出现至少一次拍球的动作,这一规则开始被*始于一些身高较高的后卫,代表人物:Magic.Johnson。魔术师的身高臂展步伐都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控球后卫,因此他在运球推进中经常是两三步才拍一次球。从那个时代开始,裁判对于走步的判断开始有了从原来的技术规则基础上的新的理解,即:只要运球过程中的连续性不被运球者的非正常动作打断,并且防守者的防守节奏并未因为进攻者的不公正运球动作而受到干扰的话的不明显走步行为可以忽略。
这一规则的新的理解直接导致了两种情况:一方面球场上很多具有表演性或者欣赏性的动作没有因为模糊的走步吹罚而被打断,Jason.Kidd曾经有过令人眼花缭乱的上篮动作实际上连续走了四步,而该镜头依旧经常性出现在NBA宣传篇中;另一方面,很多年轻的球员对于运球动作的基本功的练习明显由于该吹罚尺度的松懈而变得惨不忍睹。
从根本上来分析,走步尺度的松懈这一现象得到大众的认可从本质上体现了观众对于球场欣赏性的要求在变高,可是在业余比赛中绝对不应该模仿职业球员的这一个习惯,对于篮球选手来说,运球的节奏和流畅性应该成为一种本能,即不需要刻意去做,就可以完成毫无技术瑕疵的运球上篮动作。
走步这一动作出现在运球直接进攻中更是对于防守球员的不公平现象,可想而知,当防守球员中规中矩的完成贴身防守的同时,原本已经全部卡死的防守位置由于控球者突然间的多跨一步而变得毫无可守之处。此刻,置身处地想象一下,大家是否应该要求别人不要出现技术上的违例擦边球的时候,同时更高要求完善自己的技术。
走步是很多新人都会出现的毛病之一,并非不可攻克,攻克方法只有一种-----练习。当你达到手中有球,不运球连一步都跨不出的时候,或许火候就差不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15
所谓走步就是球在手上时走两步以上而球未出手,如果运球时出现球在手上时走两步以上就是带球走步.
所有篮球比赛,包括NBA对走步吹得都是很严的,但观众却不清楚什么才算走走步.
要看清是否走步,先要懂得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走步是从那球后在脚第一次离地时开始算,如果那球是脚是凌空的,就等那脚落地再离地时开始算.
所谓走两步就是,每只脚都离地一次,再落地一次.如果球在手上走完两步后,先落地的脚再离地的话球就必须传或投,如果继续运球或持球的话就是走步.
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有一只脚不停的走而另一只脚始终在地上,他始终只算走一步,如果已经走两步了只要先落地(双脚落地的跳步无所谓哪只脚先落地)的那只脚始终不离地,不论另一只脚走几步都只算两步(不算超过两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15
无论是高水平的比赛,还是低水平的比赛带球走的违例现象,总是不断地发生。而临场裁判员对带球定违例的判断,总是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给公正的比赛带来不公正的结果。在临场中,由于裁判员漏判在篮下持球进攻队员的带球走,可以造成进攻队直接得分;可以使防守者失去抢篮板球的位置,可以造成防守者一次侵人犯规,可以造成防守一方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还可以因为对带球走没有判,防守者有意见,一时激动,说出不礼貌的话,被判一次技术犯规。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因漏判带球走,能导致球队的胜负,会引起球场风波。给比赛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对带球走违例的判罚,不能吊以轻心,要足够的重视。
要想判准带球定违例,必须找出漏判或错判带球走的原因。产生漏判、错判带球走违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确定持球队员中枢脚的概念不清楚
确定持球队员的中枢脚,是判断持球队员是否带球走的关键。因此,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带球走规则,特别是要掌握确定持球队员中枢脚的方法和持球移动的规定。确定中枢脚的方法是:如果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为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中枢脚。如果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若一脚正接触地面,另一脚一接触地面时,原先那只脚应成了中枢脚;队员可以跳起正接触地面的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如果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若双脚离地,双脚同时着地,任何一脚都可以做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了中枢脚;若双脚离地,两脚分先后着地,则先着地的脚是中枢脚。若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当确定了中枢脚后,必须掌握持球移动的规定和要求。
比赛中,队员在传球或投篮时,中枢脚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队员在运球开始时,在球高手前中枢脚不可以抬起;停步后,当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时:队员在传球或投篮中,一脚或双脚都可以抬起,但在球高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队员若运球开始时,在球高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如果持球队员违反了持球移动的规定,就是带球走违例。
2.距离持球移动的队员太远
临场裁判员距离持球移动的队员太远,一方面不易很快确定持球队员的中枢脚,另一方面不能看清楚持球队员移动的情况,这样就容易产生错、漏判带球定违例。因此。临场裁判要积极移动,缩短和选择与持球移动队员的距离和位置。
3.被持球队员移动的假动作所迷惑
裁判员在临场观察持球移动的队员时,要首先注意持球队员膝关节以下的动作,不能光看上而不看下,也不能先看上后看下。要先观察持球队员膝关节以下的同时,再观察持球队员的其他动作。这是裁判员判断持球队员是否带球走的观察原则。
持球队员在篮下,利用跨步做各种各样的假动作,利用跨步结合上体做各种各样的假动作,企图欺骗对手,达到有效进攻的目的,这是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临场裁判员在观察他们的持球移动时,既不能因持球队员跨步的范围大,或者持球移动的姿势别扭和不协调,而判成带球走违例,也不能把持球队员做各种各样假动作的同时,悄悄地或者大大方方地移动了中枢脚,当成了合法的持球移动。要观察持球队员持球移动时的假动作但不要被持球队员持球移动时的假动作所迷惑这是判准持球队员是否带球走的又一重要因素。
4.预见性差
要想准确而及时判断带球走违例,必须知道和掌握在哪些情况下持球队员容易发生带球走违例。这是判断持球队员持球移动是否带球走的经验所在。
在比赛中,通常下列的一些情况,持球队员容易发生带球走违例:
[1]当持球队员在篮下寻找投篮机会,被防守队员封堵,持球队员采用虚晃的动作时;
[2]运球队员速度过快,途中遇到合法防守的队员,而又必须*急停时;
[3]持球队员突破后,突然被防守队员“关门”时
[4]持球队员被防守者突然“夹击”,而持球队员为了摆脱夹击”,左右跨步、转身寻找机会传球时
[5]持球队员在有利的位置上,想快速利用同侧步突破投篮得分时;
[6]进攻队员背向进攻方向,快速移动挑起接球落地后转身运球,突然遇到已站好防守位置的防守者时。
裁判员在临场中,每当遇到上述情况,思想上要有准备,行动上要跟上去,就能为准确判断带球走违例创造好条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16
其实就是记住两点:
一就是在运球时的,就是在确定中枢脚运球时自己的中枢脚在运球之前(球离手之前)不能抬起的.
二\就是在投篮是注意投篮的时候中枢脚是可以抬起的但是在球出手之前任何一只脚不得落地.
但是有几个特殊的情况:
这是今年全国篮球培训班的内容
一、带球走:
重点是提高宣判正确率,注意以下情况:
1、队员在空中接球后一脚落地,接着跳起该脚并双脚同时落地,为合法。这一持球移动技术,被越来越多队员在运用。注意以下情况:
(1)移动中或运球中,均可运用这一合法持球移动。
(2)一脚落地时有新的停等为违例。
(3)一脚落地至双脚同时落地之间距离不受*。
(4)双脚有先后落地为违例。
(5)双脚同时落地后;
a 移动任一脚跨步投篮或传球为违例。
b 双脚原地或抬起一脚或双脚跳起投篮、传球均为合法。
c 如果还可以运球,就必须球先离手,双脚才可以移动,否则违例。
2、移动中枢脚的带球走违例:(三种情况判好)
(1)提起后脚的中枢脚、向前脚靠拢跳投;
(2)接触三分线的中枢脚、移动到三分区投篮;
(3)一脚抬起并跳起投或传球为合法,(在球离手后落地)不论什么方式投篮,现在还有判走步的,只有新的停步后才为走步。
3、跳起投篮时,被防守封盖球后:
(1)持球落地,为带球走违例;
(2)被防守队员按住球,双方队员落地后,双方队员的手仍握或按(这个精神符合规则,鼓励合法封盖的精彩动作)在球上,判争球;
(3)如进攻队员将球脱手后落地,不应判带球走违例,队员都可以再重新获得球。
4、抢地滚球,持球摔倒后躺、坐在地上时合法;持球滑动滚动站起来是违例,滚动理解:脸朝下转上为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