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9 09:09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9 13:30
指女孩等待出嫁。待:等。字:许配。待字:等待出嫁。字在此是动词,古人有姓、名、字、号,字通常由长辈来命名,男子可在成年后由父亲取字,而内女子通常在出嫁前才由父母或婆家取字,取字后就表明已经有了人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38
《礼记·曲礼上》所说“女子许嫁,笄而字”。有了“字”就表示已经成年了,标志着到了嫁人的年龄了,所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字”就有了出嫁的意思,那么女孩待嫁也就叫做“待字闺中”了,古人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所以在15岁左右。
将女孩待嫁叫“待字闺中”,是与古代人取名字的礼俗有关系的。现代人一般只有一个比较正规的大名,作为社会交往中代表个人的符号。而在古代,人们取名字要更加讲究:出生三个月后要有父亲为孩子取名,作为幼年时对其的称呼。
到成年后,还要在名之外取一个庄重、正规的别名“字”。古代男子二十岁要举行结发加冠仪式,代表成年,要取一个“字”作为别名;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又叫上头、上头礼,即改变年幼的发式,把头发盘起来,插上簪子,从此代表成年了,也要取“字”作为别名。
笄礼
笄礼作为汉族女孩的*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另行强调明确。
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
明显将女子的社会责任缩定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过,我们不应该以时代的*为由就放弃仪式本身的神圣和象征作用,实际上,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新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待字闺中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1:56
“待字闺中”只还没有出嫁的姑娘,不管多大年龄,只要没嫁出去都可以称作“待字闺中”。
待字闺中,汉语成语,拼音是dài zì guī zhōng,意思是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出自《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意思是:女子应允了婚事,行及笄礼,取字(指表字)。
扩展资料:
对于当今中国人,*礼的概念其实很模糊,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
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礼,像 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另行强调明确。
《朱子家礼·笄礼》“女子许嫁,即可行笄礼。意思是: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笄礼由母亲担任主人。笄礼前三日戒宾,前一日宿宾,宾选择亲姻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3:31
待字闺中古代指15、16岁的女孩子。
古代女子十五岁的时候就要举行成年礼,称作“笄礼”,“笄”是簪子,盘发结笄,表示*了。这时要取一个“字”。
举行完笄礼,女子就可以出嫁了。但是在笄礼之后、出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这位成年女子的状态就称作“待字”或者“待字闺中”。
扩展资料:
在古代,中国实际上是一个“早婚”的国家,尤其是女性,结婚年龄普遍偏低。她11岁就结婚了。据《梁书·张满传》、《周书·成记传》记载,梁高祖四女富阳公主和北周高祖的女儿平原公主均在11岁成婚。更早的时候,他们6岁就结婚了。汉朝昭帝8岁即位,娶了年仅6岁的上官安奴为皇后。
根据《礼记》对成年男女的规定,古代结婚年龄的一般标准是男性20岁,女性15岁。然而,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必须成婚”;明代,“每男16岁,女14岁以上,和听结婚。”
为了解决生育和男性婚姻的问题,许多朝代采取了强迫女性结婚的手段。例如,在晋朝,到了一定年龄的女人必须结婚,否则*会强迫她找到伴侣。据《晋·武帝记》记载,司马炎在女儿17岁时,如果父母不把她嫁出去,就要求当地*为她寻找丈夫,强迫她嫁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22
大约是1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