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3 03: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00
他回国40多年来,从事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从思想改造、“大跃进”到“文化大*”,他从事的胚胎诱导理论研究都首当其冲,却多次受到压制,甚至*中断。但他以一个正直的爱国科学家的坚韧不拔精神和对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心,殚精竭虑,艰苦维持,发展自己毕生从事的理论研究。即使在“文化大*”中身处逆境的条件下,仍然利用所能得到从事科研的机会,在他主持“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细胞及核酸保存程度”的课题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9年6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物系在他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纪念之际,再次颁发给他博士荣誉证书,以表彰他半个世纪以来对科学的贡献。证书上的题词“为了他数十年不顾外界的艰辛,促进和丰富了两栖类发育生物学所作出的贡献。”这是对他的科学业绩和忠实精神的恰当评价。
庄孝僡治学严谨,数十年如一日,埋头实干,锲而不舍。年岁已高的他现仍坚持到实验室工作。他在学术思想上力求赶上时代潮流,既不因循守旧,也不趋鹜时尚,见异思迁。他总是追随着生物科学历史发展的步伐,从生命的本质、整体结构和动态运动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1979年他为《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号写的一篇题名为“遗传和发育的研究分久必合”的文章中,从生命活动的两个主要规律——遗传学和胚胎学发展历史的深刻分析中,*远瞩地指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真核细胞基因表达*及其时空秩序性是今后研究遗传和发育的共同的核心问题”。他在方法学上也力求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科学历史久已提出而未能解决的“老问题”。例如,当20世纪70年代单克隆抗体技术刚刚诞生时,他就敏锐洞察到这一技术对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发展将有重大的影响。当时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是空白,他首先在实验生物研究所中积极推动和支持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并考虑应用于有关研究领域。他重视理论研究,但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他强调每个科研人员应重视理论的逻辑思维修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客观事物的深邃理解,才可能正确而有效地解决各种科学问题并从更深的层次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他既反对墨守成规,也反对华而不实的学风。在1983年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大会上,当他即将离任理事长时,发表了“重视理论修养,提高细胞生物学研究水平”的讲演,他针对当时生物学界一些华而不实的风气,语重心长地谆谆教导青年细胞生物学工作者:“中国细胞生物学研究刚在发展,我相信,如果把对技术的看法摆正,如果能重视学科基础,多多从问题出发考虑工作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水平将会有较快的提高”。他平时还引用德国大生物学家施佩曼的话:“自然界总会给你正确的回答,只要你会问”来启发学生。科学修养的精髓就在于善于经过缜密思考提出问题,以及让实验来回答问题。1985年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新大楼落成时,他为大楼门厅的题词引用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句古训。这既是他一生身体力行的治学态度,也是对后学的勉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