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自杀的可能性有多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30 02: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3:52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为什么抑郁障碍的病人要自杀,这和病人低落的情绪直接相关,在得病初期,抑郁障碍的病人不会直接选择自杀;抑郁障碍的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了抑郁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情绪的低落,感到焦虑、心烦,有些病人会有明显的疲乏感,周身不适,夜睡眠减少,这些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及生活;然而这远远没有结束,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思维变得缓慢、迟钝,感觉像是生了锈的机器,病人会感受到自己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明显;原本是一个开朗外向爱交朋友的人,慢慢变得沉默寡言,兴趣丧失;种种抑郁的表现会让病人的自尊心严重受挫,患者开始变得自暴自弃,自罪自责,长此以往便出现生活无望,悲观厌世之感。
其实抑郁障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发生自杀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在我国抑郁障碍自杀的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每年自杀死亡人数: 287000;占所有死亡人数3.6%;在15-34岁人群中为首位死亡原因 (19%);女性比男性高25%;大量自杀发生在农村青年女性
93%自杀发生在农村 ;农村自杀率为城市的三倍;中国占世界人口21%;中国自杀人数占世界自杀总人数的44%;中国女性自杀人数占世界女性总自杀人数的56%;女性自杀年龄段有2个高峰:青年和老年;而男性自杀呈线性上升趋势,这和 社会 竞争日趋激烈,婚姻、工作、友情、学业等问题相对敏感、突出有直接关系。
重性抑郁症的终生自杀死亡率10-15%,而在重性抑郁障碍中,很多病人还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或者妄想,这些精神病性症状也有可能影响病人的认知活动,导致病人在精神病性症状的支配下,出现自杀行为;未经治疗的抑郁症自杀风险高,尤其合并负性生活事件或共病,在这样的刺激源作用下,病人情绪始终有波动,只有刺激源的逐渐减轻,才能降低患者进一步自杀的风险;心境恶劣的自杀危险和重性抑郁症相当,因为心境恶劣的病人主观体验十分痛苦,多数病人因不堪疾病的折磨而采取极端方式,因为心境恶劣的缓解期有限,病人长期处于焦虑,周身不适,郁郁寡欢的状态,极有可能为了使自己解脱而实施自杀行为;双相 情感 障碍终生自杀率20%,I型和II型相似;抑郁和焦虑共病者是高危人群,这和心境恶劣的病人十分相似,都是病人长期在疾病的影响下出现;自杀者的抑郁往往合并酒/物质滥用,不光让病人产生精神活性物质的依赖,导致病人因为耐受而不断增加剂量,无论是躯体依赖还是精神依赖都使病人无法摆脱;老年人更多合并躯体疾病,年轻人更多合并人格障碍等等。
自杀行为 --抑郁症患者各阶段均可发生
急性期:不能适应低落的情绪或失眠之苦;
严重期:因有极度的悲观、失望,对其个人安全有极大的威胁;特别是自卑和罪恶感,会使自杀意念不断涌现;
恢复期和痊愈后:随着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的逐渐减轻,其活动的增加易产生自杀行为;也有因患者了解了有关的疾病认识,担心抑郁复发再受折磨而自杀 。
自杀特征 :
自杀前有充分准备,决心大,自杀计划、手段严密,其成功率高,男性较女性高。
自杀干预 :
当患者有被“拘禁”的感觉时,更会加重他的绝望感,加深其丧失求生的意义;或视剥夺自由为惩罚,而不顾一切地走上绝路;
家庭成员应高度同情和体谅有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患者;
让他重新考虑和体验他个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将他关在所谓安全的斗室,或是*他的自由 。
对于抑郁障碍值得我们共同关注,预防自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抑郁障碍的病人尽快接受系统的治疗,目前治疗抑郁障碍自杀行为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也叫做MECT治疗,适应症就是那些有严重抑郁倾向,或者自杀未遂的病人,对于拒绝饮食、行为违拗、或者亚木僵状态的病人也十分有效,通过物理治疗后在维持药物治疗对于抑郁症的自杀行为能够有效的防控,希望每一位抑郁症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相信科学的医疗手段能够帮助到您,感谢关注。
一,别生活在这个圈中,跳出来100%的治愈率:
二,推荐个人:艾克哈特·托里写的书《当下的力量》《*当下的力量》这两本书,你可以看一下。
三,他是觉醒后出的书,很有质量,
四,多看我的文章和回答,或多提问,或来看我直播,关注一下我直播时间!
我的抑郁症已经好了,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出去跑步,心情好的时候就多看书,
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很难一概而论的。
做什么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