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8 22:5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4:45
本期的三国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生于讨伐董卓期间,主要涉及的人物有:曹操、袁绍、吕布、王匡,小说原文如下:
流星马探听得,报入袁绍大寨里来。绍聚众商议。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敌。”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操引军往来救应。八路诸侯,各自起兵。河内太守王匡,引兵先到。吕布带铁骑三千,飞奔来迎。王匡将军马列成阵势,勒马门旗下看时,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
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王匡回头问曰:“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挺*而出。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挺戟直冲过来。匡军大败,四散奔走。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幸得乔瑁、袁遗两军皆至,来救王匡,吕布方退。三路诸侯,各折了些人马,退三十里下寨。随后五路军马都至,一处商议,言吕布英雄,无人可敌。
根据小说情节发展,各路诸侯亮联合讨伐董卓,盟主袁绍发号施令令各路诸侯各领兵一处,用以围歼董卓。董卓帐下大将吕布与河内太守王匡正面遭遇,吕布不仅斩杀了王匡手下大将方锐,而且大败王匡军队。幸亏得到乔瑁、袁遗两路人马营救,否则王匡恐有性命之忧。
小说情节中所提及的董卓军队大败王匡军队之事,确是历史真实事件。然而小说作者此处情节有加工的成分。根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原文如下:“河内太守王匡,遣泰山兵屯河阳津,将以图卓。卓遣疑兵若将於平阴渡者,潜遣锐众从小平北渡,绕击其后,大破之津北,死者略尽。”
由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小说中提及的吕布出现在此场战斗之中以及其在此战中的英勇表现,皆是作者虚构而成。小说情节中所提及的两军正面交锋也是作者虚构,实际情况是董卓以一小部精锐的凉州骑兵绕后偷袭王匡军队,杀得王匡军队几乎全军覆灭。
至于小说中提及的王匡此人,此处必须着重介绍一下。此人虽然现今不为人所熟悉,然后却是当时有名的人物,根据《英雄记》记载:“(王)匡字公节,泰山人。轻财好施,以任侠闻。辟大将军何进府进符使,匡于徐州发强弩五百西诣京师”
可以看出,此人年少成名而且名声极好,深受大将军何进的重用。又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王匡与曹操、袁绍年少时都是好友。
然而王匡虽然与曹操、袁绍同为好友,却被此两人利用,最终下场悲凉。在讨伐董卓这场战斗中,董卓曾经派遣使者对各路诸侯进行劝降,王匡自然也不例外。
而此时发生了一件事,根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身为盟主的袁绍命令王匡杀了董卓派遣来的使者也就是王匡的妹夫胡母班,王匡无奈将胡母班斩杀,而后曹操入驻兖州,为了巩固统治,利用王匡与胡母班家族的这段往事,杀死了王匡。此举不仅令曹操拉拢到兖州的地方势力胡母班家族,还用王匡的死来恐吓其余地方势力,可谓一石二鸟。
而王匡这悲凉的一生,先是被好友袁绍*迫杀死妹夫胡母班,之后被好友曹操用来实施一石二鸟,虽然空有盛名,然而于此乱世之中只能说是智力低俗之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4:45
王匡虽然与曹操、袁绍同为好友,却被此两人利用,最终下场悲凉 。但后人记住了他所做的贡献,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4:46
后来这个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后代记住了这个人所做的贡献,并且曹操对自己的行为也表示十分的后悔,希望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4:47
王匡虽然与曹操、袁绍同为好友,却被此两人利用,最终下场悲凉。在讨伐董卓这场战斗中,董卓曾经派遣使者对各路诸侯进行劝降,王匡自然也不例外。而此时发生了一件事,根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身为盟主的袁绍命令王匡杀了董卓派遣来的使者也就是王匡的妹夫胡母班,王匡无奈将胡母班斩杀,而后曹操入驻兖州,为了巩固统治,利用王匡与胡母班家族的这段往事,杀死了王匡。此举不仅令曹操拉拢到兖州的地方势力胡母班家族,还用王匡的死来恐吓其余地方势力,可谓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