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05
有毒,蜈蚣的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百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强,被蛰后会造成疼痛但不会致命。
蜈蚣毒含度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 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
尚含脂肪油、胆固醇、蚁酸等。亦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氨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知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谷氨酸。
中国科学家2018年01月2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破解了蜈蚣道毒液毒倒大型猎物的秘内密。这项发现将有助于临床救治蜈蚣叮咬中毒导致的心肌衰竭等严重症状。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容物研究所杨仕隆告诉记者:“蜈蚣是优秀的捕食者,一只重3克的金头蜈蚣可以在30秒内捕杀一只体重45克的小鼠,捕食效率十分惊人。但蜈蚣征服巨大猎物的分子机制仍然是一个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06
有毒。
被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百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如果被长江流域的红头度黑身黄脚蜈蚣咬到手,咬伤处会很快产生剧烈疼痛,一般2个小时内肘关节处,3个小时腋窝处开始剧烈知疼痛,4~5小时胸口隐隐作痛,一般不会导致致命危险。4天过后症状渐渐消失。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少棘蜈蚣毒液中所含的毒素蛋白多肽,在其体内各种组织中存在并广泛分布。研究人员从蜈蚣毒腺以外的身体部位,鉴定出超过10倍的毒素和毒素类似物,其中包括毒液和躯干道共表达的100多种蛋白多肽,含各种神经毒素。
这项研究揭示了动物生理元件与捕食、防御毒素的一致性,即在动物体内,特定回的蛋白多肽在合适的时间、位置及可控的作用下,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相同和类似的分子可通过毒液分泌,以瞬时、大量答和不可控的作用方式注入其它生物体内,从而发挥毒素捕食或防御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06
有毒。
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蜈蚣有毒,但是各个品种的蜈蚣毒性都不一样,大小也有影响,通常越小的蜈蚣的毒性也越小。
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由此可见肯定是有毒的。
蜈蚣一般栖息在山坡、杂草丛生的地方,晚上8时~凌晨0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期。防止蜈蚣侵袭,保持室内干燥最重要。此外,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
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
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在自然界,蜈蚣的天敌其实很多,比如说公鸡,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其实,食虫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都会吃蜈蚣,就连蝎子都会捕食蜈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07
蜈蚣有毒,是五毒之一,蜈蚣的毒在其体内,爬过的地方没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