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3 00:33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17 10:40
因为整体经济环境问题,上市公司(尤其是民企上市公司)会出现股价低迷,股权质押崩盘的现象,这样会严重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所以,从政府到金融机构都会开始实施一些救助行动,用纾困资金解救上市公司。
当然,是解救优质的、值得救助的上市公司。因此,纾困债是为了解决上市公司资金紧张的问题,救上市公司于水火而发行的一种债券。
截止到2019年4月29号,纾困资金入市已逾千亿,超过68家上市公司“受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7 07:48
自10月22日,证券业协会表示推动设立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而开启这一轮各路资金纾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开端后,12月11日,纾困资金运作已经走过50天。
整体来看,随着各路纾困资金到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在短期内得到了极大缓解。另一方面50天运作后,纾困资金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为接下来中长期操作敲响了警钟。
总规模接近5000亿
根据中金公司统计,目前各类纾困资金规模已经接近5000亿元。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口径,纾困资金的来源为地方*以及保险、券商等相关金融机构设立的资管计划,纾困债,专项股权投资基金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数据来看,金融机构产品类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1110亿元,余下部分则都是通过地方*的资金完成的,因此从总规模占比来看地方*的资金是主力。
地方*的资金最早是由深圳国资发起相关驰援上市公司的计划,随后北京、杭州、四川、安徽等十余个省市先后成立了专项资金进行纾困运作。
中金公司在分析报告中指出,地方*及金融机构当前不完全统计下的合计公示资金规模超过4200亿元,若考虑未公示产品规模占比及部分统计数据为首批资金的情况,当前计划中的纾困基金规模或已经接近5000亿元。
就目前*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这5000亿的资金已经基本能够覆盖市场因股权质押平仓所引发的风险。
*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孙念瑞在12月8日公开出席某论坛时便透露,目前强制集中平仓带来的二级市场踩踏急跌风险已经得到初步化解。截至今年11月底,A股市场触及平仓线市值约为7000亿,对应融资额约为6000亿-7000亿之间,另外与高达7000亿触及平仓线的风险质押盘相比,年内终因跌破平仓线而被强制平仓的股票市值规模仅有98亿元。
中金公司王汉锋12月10日指出:“根据数据,当前A股市场的股权质押市值规模共计4.7万亿元,在前期市场低点时(10月18日上证指数创近四年收盘价新低时)我们粗略估算当时处于质押亏损状态的股权质押规模约4839亿元,因此在市场不出现进一步的较大幅度下行风险的前提下,当前近5000亿元的纾困资金规模从总量上看基本可以覆盖股权质押已经暴露的部分风险。”
据记者统计和梳理,目前这5000亿资金目前尚未全部进入市场,有的产品实际上还在募集当中。即便这样,纾困资金运作至今,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上市公司纾困项目共计83项,共涉及65家上市公司。
从行业类别来看,纾困资金具有一定的行业倾向性,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 建筑装饰、计算机、医药生物、传媒互联网等板块,新兴产业类公司居多。
据中金公司分析显示,从基本面情况来看,这些上市公司普遍具备市值小,95%以上企业自由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下、质押比例较高、杠杆率较高、现金流较差等共性特征,部分公司当前的盈利能力、业绩增速不弱。
杭州泽浩投资投资总监曹刚12月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行业分布和企业质量来看,绝大部分纾困资金还是秉承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并非资金没有选择的全部投向有纾困诉求的企业不做筛选。”
纾困遭遇难题
从50日运作的成绩单来看,各路纾困资金进展顺利,但这一过程中各路纾困资金也逐渐遭遇了实际运作过程中的风险。
这其中纾困资金一边纾困,被纾困企业股东随后减持造成的影响最为恶劣。上市公司博天环境(603603.SH)便是这类公司的代表。
博天环境在8月初获得了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与江苏银行北京分行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的首笔5000万元纾困贷款,后续还有5000万元将到位。受上述消息的影响,博天环境股价当周累计上涨28.31%。
随后,包括上海复星创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在内的三家机构股东便宣布拟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最多减持占比合计不超过31%的股份,堪称清仓式的减持。
尽管最后三家股东承诺将在近期不减持,但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弥补,事实上后续还有一些被纾困公司存在减持的情形,这对纾困资金实际操作有着严重的干扰。
对于这类行为,12月11日下午一位接近*的权威人士表示,将密切关注类似的情形,如果上市公司的减持存在违规的行为将一定规则进行调查和处罚。
与此同时,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需要注意纾困资金在实际纾困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效率、纾困精准程度以及不同途径、不同来源下的各类纾困产品可能面临的协同问题。
例如应该规避潜在非市场化操作蕴含的风险或是要注意纾困资金长期退出风险。
“这需要纾困资金在纾困过程中坚持公开、可操作的纾困规则,同时也需要*协助以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王汉锋认为。
另外,王汉锋总结到,从总体上看我们认为当前纾困资金的设立及逐步到位对化解当前部分企业面临的困难有一定帮助,尤其是部分股权质押风险较大的民企,但操作过程中要更加依赖市场化、公开化、法治化的手段避免相关风险,同时要注意,纾困资金只能救急,中长期解决问题要靠弥补导致问题的制度漏洞以及企业基本面最终企稳向好。
纾困资金总规模可能已近5000亿 已出手65家上市公司
民企纾困:*及时强力纠偏后 还需标本兼治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