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有两种用法。如果作为时态助词,如“来了”、“去了”、“红了”、“绿了”……是平声。如果作副词或动词,则为仄声。如“了如知掌”、“了得”、“了不起”。
而“得”,按古韵无论动词还是副词皆为入声,归仄韵。但在今韵中,只有作助动词(当“必须”解)时为仄声,其余皆为平声。
两字皆可当副词或动词用,皆为仄声韵。得为入声字。
《了》《得》在诗词中怎么用,是属平还是仄?
而“得”,按古韵无论动词还是副词皆为入声,归仄韵。但在今韵中,只有作助动词(当“必须”解)时为仄声,其余皆为平声。
古诗得失是否仄声,丨?
顾名思义,平,就是平坦,不倾斜的意思;北宋时期的《广韵》解释:平,正也。《增韵》:平,坦也。仄,是平的反义词,不平侧倾的意思,倾斜就是仄。格律诗就是有规律地安排“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来追求声律的变化。不过平仄是在文字形成以后很久才出现的,魏晋以前是没有平仄的。那么平仄是什么...
诗歌词赋平仄到底是什么?填词选了词牌名接着韵脚怎么压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变化,故统称为仄声。简单地说,按照现代汉语,一二声的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按照古汉语,则还有一部分入声...
不知如何辨平仄,哪位了的能告知在下?
当然这句话是有一个前提的,即在不出现三平调三仄调的情况下,一三五可以不分。 但在创作诗词时并非每个人都百分百地遵循格律的规定,有时还故意违反格律,有时为了不因词害意又不得不违反格律。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便不合格律。崔颢的《黄鹤楼》前几句也不合格律。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这首绝句更...
什么是“平”?什么是“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什么是古诗词的“平仄”?
再如,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的“原”和“昏”字是一个韵部里的,同属“十三元”韵[参见平水韵]部。那么,在一首诗里如何押韵呢?以前介绍过格律诗的标准格式,在标准格式里,除第一句要押韵外,其余偶数句(律诗是第二,四,六,...
词中的文字,平仄如何确定?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但是,当你熟读了第一种之后,知道第二种是变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念起来,都市差不多的。 至于这些平仄,怎样和诗句配合呢? 现在举一个例子来参看一下。这是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
词牌格式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仄,什么是换韵方式
《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
古诗如何分平仄?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在格律诗的每一种诗体中,只有什么平格式是固定的
已故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诗词格律》一书中介绍了一种律诗中特定的平仄格式,即在五言律诗“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律诗是五言律诗的扩展,因此,在七言律诗“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