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1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16
《白毛女》最初是歌剧,建国后被改编拍摄成《白毛女》电影,以后又改编为京剧、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白毛女是根据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传说,主人公“喜儿"因饱受旧社会返害而变成少白头,在194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16
你好,白毛女在很久以前已经被拍成了电影了,解放前的华北农村,贫苦佃农杨白劳(张守维饰)早年丧妻,膝下一女名喜儿(田华饰),相依度日;邻居王大婶(胡朋饰)及其子王大春(李百万饰)常给杨家父女多方照顾,两家融洽和睦。喜儿和大春相处日久,情投意合,两老商定秋后为他俩完婚。 恶霸地主黄世仁(陈强饰)欲霸占年轻貌美的喜儿,遂与管家穆仁智(李壬林饰)设计,以重租厚利强迫杨白劳于年内归还欠债。旧历除夕,杨白劳终因无力偿还重利,被黄世仁威*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押。杨白劳痛不欲生,回家后饮盐卤自尽。初一早上,喜儿被抢入黄宅后,受尽折磨。黄世仁为斩断喜儿对大春的情丝,夺回王家租地,驱逐王大婶*,又伺机将喜儿奸污。 大春救喜儿未成,投奔红军。怀有身孕的喜儿在黄家女佣张二婶的帮助下逃离虎口,途中生下婴儿,旋即夭折。后独自入深山穴居,餐风宿露。由于长期缺少盐分摄入,一头青丝变成白发。喜儿因常至破庙中取供品充饥,被村人迷信视为“白毛仙姑”下凡显灵。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春随八路军回到家乡。此时,黄世仁借村人迷信,制造“白毛仙姑”降灾谣言惑众。留乡工作的大春为发动减租减息,提高群众觉悟,十五之夜,亲往跟踪查探,竟在山洞中与喜儿相逢。 在全村公审会上,黄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严惩。地主被*了,喜儿报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庄,与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头发也渐渐变黑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17
老电影《白毛女》是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工作者响应毛*“文艺工作必须深入群众”的号召,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的“白毛仙姑”这一民间传说故事,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
它讲述了佃户杨白老的女儿喜儿和青年王大春恋爱期间被地主黄世仁看中,黄世仁以抵债为名霸占了喜儿,杨白劳悲愤自尽。喜儿受尽*逃出黄家后藏在深山里,靠偷吃贡品过活。时间久了,喜儿的头发全白了。大春参加了*,回到村庄后展开减租减息运动,惩罚了以黄世仁为首的地主恶霸,将喜儿从苦海中救出。
1951年7月,该片在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17
白毛女故事的第一个作者是河北作家李满天。李满天原名李春芳,笔名林漫,1914年生于甘肃临洮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5年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期间,参加了一·二九示威*的组织工作。1938年奔赴延安,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是二期文学班的班长。1942年在平山西部山区采访时,听到了有关白毛女的故事。李满天深受这个题材感动,多方搜集资料,采访了几十人,反复修改,写成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白毛女人》,1944年中秋节,任应县县委宣传*时,托到延安的交通员亲手交给周扬。周扬看后爱不释手,认为这个故事既富有宣传作用,又有新旧社会对比的深刻教育意义,很适合改写为歌剧,为党的"七大"献礼。便把它交给鲁艺音乐系主任张庚,加紧投入改编。一稿由诗人邵子南执笔,彩排几场,大家认为诗的风格较重,不适宜舞台演出。二稿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年仅二十岁的贺敬之,自身有过财主*债、父亲去世、弟弟夭折的痛苦经历,奋笔疾书,苦战八天完成了剧本。此后,《白毛女》歌剧迅速在解放区流传开来,"北风吹"掀起一个农民翻身解放的风暴,鼓舞了亿万群众和*战士,对中国*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1949年5月北平解放后,**责成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将歌剧《白毛女》改编成电影。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18
电影《白毛女》,是一部舞剧艺术片,亦是*期间的八个样板戏之一,当时被称之为*现代舞剧。影片根据上海市舞蹈学校的现场演出拍摄,片中讲述的是苦农民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为躲避地主黄世仁的残害逃入深山,与其相爱的青年农民王大春参加八路军后回到家乡终于为喜儿伸冤雪恨的故事。本片编导胡蓉蓉、傅艾棣、程代辉、林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