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下半期11课《草船借箭》资料!麻烦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3 00:2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2:39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来源于《三国演义》,孔明用奇谋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2:40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迟延:耽搁,拖延。
疑惑:本课指心里不明白。
调度:调用。
虚实:虚和实,泛指内部情况。本课指曹操因江上雾大,不了解对方的情况。
弓弩手:弩,古代兵器,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士。
丞相:古代辅佐君王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三国演义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写的。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诸葛亮是被作为杰出的*家、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是崇敬和赞美的,特别对他的智慧,更是着力进行渲染,当然不都符合历史真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的*家和军事家。
周瑜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死后,他总督东吴兵马。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家、军事家,汉献帝时为丞相。
参考资料:www.baidu.co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2:40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孔明用奇谋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2:41
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
2007-03-31 11:07, jl-zdh, 1870 字, 0/45, 收藏 | 引用
思考,具有一定的高度.
昨天下午学校进行了备课、上课、回顾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听了两个年部的系列,感觉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在当今课程改革大潮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每位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从逻辑学和方*的角度看,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不外乎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所谓演绎法,原本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指先设定一种结论,再寻找依据的教学方法。归纳法,也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的事实、现象、情况等概括出一般原理。在课堂教学中指根据语言文字概括出或体会出一种特点、一种原理、一种感悟等。这两种方法是相对的。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如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呢?
下午授课的语文教师教《草船借箭》采用了这样的教法。1.初步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2.再次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3.讨论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这个人物的什么特点?4.细读深究: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学生概括出三个方面:懂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反复阅读最后一句话,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另一位教师教《尊严》是这样教的:1.通读课文,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3.课文主要叙述这个人物的一件什么事?划出有关句子,特别是一些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同桌讨论交流,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人物的什么特点?4.反复朗读文中的一句话,体会其含义,并讨论这一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很显然,这两位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完全相反的。前者运用了演绎法,简言之,就是“定果溯因”;后者运用了归纳法,简言之,就是“呈因求果”。究竟哪一种教学策略的选择更好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课文及材料具体而辨证地分析。就《草船借箭》一课教学而言,这篇课文更宜采用归纳教学法。原因是这篇课文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人公诸葛亮的形象立体而又丰满--不仅是神机妙算,而且胸襟坦荡,为人真诚,顾全大局。如果教者一开始便把诸葛亮人物形象的特征定位在“神机妙算”上,就显得单调而缺乏血肉了,不仅影响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层把握与挖掘,而且扼杀了学生多元的体验与丰富的想象了,学生很难真正领悟到课文的价值取向了。反之,运用归纳教学法,较易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焕发课堂阅读教学的生命与活力。
其实,两种教学方法的选用折射出不同的教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演绎法更注重结果性,而归纳法则更侧重于过程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注重阅读教学的过程性,更能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产生独特而富有个性的感悟。演绎法更多的时候是先设定了一种固定的结论或结果,再通过相关内容、相关词句去印证、去阐释、去检验,这样的阅读教学策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一种思维定势,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与之相对的归纳法则更多的关注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较易引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有创意的阅读理解。这种策略的选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阅读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五彩缤纷的。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景:从整篇课文或阅读材料的教学看,我们采用了归纳法,但往往总体的归纳法中有局部的演绎;而有时总的演绎法中有局部的归纳。这两种教学策略往往是交叉运用的,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说,对那些主旨单一、人物形象特征(或事件哲理等)明显的课文(或阅读材料),常常运用演绎法;而对于那些主旨丰富、人物特点(或事件哲理等)比较立体多样复杂的课文(或阅读材料)往往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的阅读教学对教者来说,更易操作把握,也更经济实惠、简洁省时;而归纳法对教者来说,则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一位教育专家曾尖锐地指出:“东西方教学理念上的差异关键在于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中国注重演绎法,西方注重归纳法,所以相对而言,西方人更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是否可以从这句话中找出教学策略的选择倾向呢?
参考资料:http://blog.cersp.com/77258/931990.aspx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2:42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最近听一位历史教师讲《三国鼎立》这课,他把诸葛亮草船借箭当成真事给学生讲,这是不对的。
1、“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这里讲的是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并要鲁肃不要把借船的事告诉周瑜。“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我自有妙用。”造箭不用竹子、翎毛、胶漆等物,借船只、军土、草把子干什么呢?“自有妙用”,表明诸葛亮成竹在胸。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并要求他保密。鲁肃果然没有把这事告诉周瑜。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可以信赖。诸葛亮不让周瑜知道借船的事,说明他了解周瑜。如果让周瑜知道,他必定设法阻挠,计划就可能落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
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近曹军水寨受箭。
这里讲的是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箭”的过程,突出表现了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了解曹操。他抓住了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考虑周全,安排巧妙,利用有雾的天气,“借”箭”成功。“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军士“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了射箭方向。“箭好像下雨一样”,“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方方面面考虑周密,安排巧妙。曹操让“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如江中射箭”,说明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
3、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这段话的前一句写诸葛亮作出三天造好箭的保证,后一句写周瑜暗自得意的情形。周瑜之所以“很高兴”,是因为,在他看来,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到时完不成任务就可以治诸葛亮的罪,现在诸葛亮竟然提出只要三天,而且“愿意立下军令状”,他以为陷害诸葛亮的目的是十拿九稳可以达到了。这段话运用对比的手法,初步展示了周瑜胸襟狭窄、忌贤妒能的性格和诸葛亮豁达大度的品质。
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就回去。”
这段话充分表现了诸葛亮胸有成竹的大将风度。出现这样大的雾,是他早就预料到的,说明他懂气象;“曹操不敢派兵出来”,说明他识人性。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地“借箭”,一方面是他知人善任,另一方面是他通晓天文,神机妙算。这充分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5、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比不上他。
通过和诸葛亮的较量,周瑜不得不叹服他的才干。“神机妙算”是说诸葛亮足智多谋,连妒忌他的周瑜也不得不承认不如他。这句话写出了周瑜是真心实意地佩服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