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发银行的面试经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1 09: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5:03
在浦发银行的面试经历
收到浦发银行的面试通知是本周一(10月6号),当我还在杭州出差的时候。当时有些突兀,因为仿佛记得递交简历是两月前的事了, 甚至记不太清楚应聘的是什么职位。从网上Google了一下, 才想起是X银行香港代表处招聘代表一职。
一大早, 我便从济南(我周四从成都到的济南,一路在出差,这已经是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了)的遥墙机场出发, 经过约一小时的飞行, 便到了上海虹桥机场。时间尚早, 才早上9:30,离中午12:45还有三小时呢。于是没有象往常一样打的直奔酒店,我选择了坐925路巴士,从虹桥机场到人民广场,也算体会一下上海的公交服务。
对上海的偏见,已经从回国后选择在北京工作开始逐渐减少,坦率地说,最近一年来,我是越来越喜欢上海了。由于工作的原故,差不多也走遍了中国的主要城市(除海南岛和几个自治区外)。无可否认的是上海是中国最适宜工作及居住的城市。我喜欢上海的天气,温暖湿润,当然也喜欢上海浓浓的商业氛围。北京的天气太恶劣(尤其是冬天),寒冷干燥,几乎半年都不见雨水,这是让我无法忍受的。上海的很多街道(包括淮海路,南京路)不过是北京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街两边都会有很多商铺,而在北京,不论是长安街或是二环三环,路宽得象球场,根本不可能从路的一边很方便地过斑马线到另一边。再说北京的商业设施似乎都集中在几处地方比如西单,国贸,新世界;而上海很多街的两边都是商店商场...在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日式餐店吃了早午饭(brunch)后,我从福州路步行到了位于外滩的该银行。该行所在的大楼从外形上看,和外滩其他建筑并无太大区别,以致于在外滩的多次散步,我都没有注意到这间银行。从缓缓转动的玻璃铜门走进,我顿时被震住了(更形象的表达或许应该是My breath was taken away)。而这家银行的大堂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让人联想起中世纪欧洲的王宫。
参加今天面试的一共有只有四位(包括我在内),简短的寒暄中,得知他们都从事金融业。其中一位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大, 另两位则似乎快40了。我抱了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我明白自己的最大劣势是没有银行从业背景 ,而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能通知我来参加面试(该行报销来回机票),我已经觉得是对我某方面能力或品质的肯定了。
面试开始了。一间会议室坐了一对年轻的'男女(估计不超过30),打过招呼后,我坐在他俩的对面。约摸半小时的谈话是全部用英语进行的(我想主要目的是测评英语能力),男女轮翻提问,问到了我的经历,为什么应聘此职位,对银行业的了解,对银行卡的看法,对竞争者的了解等。庆幸的是,这样的谈话不可能问到很专业的我一窍不通的业务操作,相反我把话题引到了我所了解到的银行业宏观情况,比如银行业的改革,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银行)的引进,银行业的监管以及前段时间关于国有银行贱卖论等。很明显,在这两位年轻的考官(估计来自该行人事部或国际部)面前讲带英国口音的英语,我感到非常的轻松也很自信。同时更觉得自己过去两年认真坚持读《经济观察报》这份严肃的报纸,受益非浅。
随后是另一间大会议室,对面做了五位明显很资深的面试官。微笑点头后,我坐在他们的对面,面前有麦克风。半个小时的提问,差不多问了相同的领域,只不过是用汉语进行而已。
最后是一个半小时的笔试(包括半小时的100道选择题的心理测评,及一小时的专业能力考试)。专业能力的考试分为三部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金融常识。凭心而论,题并不难,都应该是很基本的东西,不过我也有好些拿不准,毕竟没有认真系统学过金融知识,比如银行的五级贷款分类的具体方法。而诸如’Good will’的汉语意思及其会计处理方法,纳斯达克的英文全称,什么是QFII和QDII,新《公司法》对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的要求等,则是靠平时的知识积累了。
做完题,正要离开时,碰到了刚面试过我的一位主面试官,他让我进一间屋,说单独和我谈谈。他说我在今天的四位面试者中表现还算不错。刚才几位面试官有人事部负责人,投行负责人等,而他本人是X分行的行长。他说他觉得我太不适合这个职位,因为我没有直接的银行从业经验。香港代表处这个职位应该很熟悉银行业务,并有相当的从业经验。他说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考虑去深圳分行,从客户经理或产品经理做起,等一两年该行香港业务扩展时,再应聘香港分行。我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说考虑考虑。
随即,我赶往虹桥机场。途中,有些兴奋,有些茫然。深圳是个不错的城市,不过我不认为并不适合生活。再说,去深圳工作我从未考虑过。虽然该行长似乎比较欣赏我,但是他提到的深圳分行的职位对我并无多少吸引力。等正式的面试结果(还有笔试呢)出来再说吧。当一次进军银行业的练兵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