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见军:在对联中琢磨精彩人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3:44
凌见军,1977年生于北湖区永春乡,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湖区文联委员、北湖区对联家协会*,曾荣获2005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其传略及代表作载入《中国当代楹联艺术家大辞典》。
对联因讲究音韵和谐,平仄对仗,而被称为“戴着镣铐跳舞”。故而对联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真正自己作对联的却不多。
凌见军,17岁时开始迷上对联,初写对联即获好评,并载《中国楹联报》;19岁,他在《对联》杂志上发表“母爱深深深爱母”、“伉俪同心,同心永结同心结”等高难度上联公开征求下联,一时引来各地对联爱好者的参与和关注;22岁,他出版了第一本联集《琢磨斋联语》,成为全国联坛最年轻的出书者,被誉为“联林新秀”;26岁,他再出第二本联集《琢磨斋名片》,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亲自为其题签书名。联集里谢必德的书法与对联的完美结合,使联集更凸显出传统文化的古典和优雅,在联坛一时传为佳话。
与联结缘,痴心文字魅力
说起凌见军与对联结缘,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95年春节,家里准备贴春联,母亲不经意地对他说:“你也快师范毕业了,不知道我们家的对联啥时候不再麻烦别人写了?”母亲的一句话,让凌见军有些羞愧。春节刚过,匆匆返回学校的他在图书馆里挑选了几本对联书开始潜心钻研。偏好文学的凌见军与对联似乎有着天生的缘份。这年6月,即将于郴州师范毕业的凌见军和同学去万华岩游玩,洞中神秘幽深的奇景,让他灵感突现,“福地洞天,进洞一寻三拍手;仙乡宫殿,出宫三步一回头”。郴州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文希林对此联赞赏有加。对联及评论发表在《中国楹联报》“佳联点评”栏目,并被《当代佳联选评》收录。
有人或许会觉得对联不过玩文字游戏,枯燥乏味。而凌见军却被对联里丰富的寓意和独特的遣词用字所吸引。1996年,《中国楹联报》上刊登了一个单联“意中人中意”,这个单联看似简单,要对好确非易事。这一联既是“回文”,又是“转品”(“中”字前为方位词,后转为动词),且“中”字同声异调,前读平声,后读仄声。看到征联后,凌见军整天念叨着,琢磨着,回味着。他躺在床上想,走在路上想,甚至蹲在厕所里也想。一天,旁人的一句话惊醒了深迷其中的凌见军,“我的事你要上心啊!”凌见军一拍大腿,下联“心上事上心”脱口而出。这副下联在应征佳联中名列第一。自此,这个年仅18岁的小伙子受到了对联界的刮目相看。
为联痴心,琢磨精彩人生
凌见军是个非常执著的人,一旦爱上某事,就绝不轻言放弃。他不仅虚心向联坛前辈学习,自己更是苦学苦练。有时仅仅为了一个字,他苦苦琢磨,反复推敲。2001年,他应邀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题了一副对联:“先驱壮写英雄史;后继高吟胜利诗!”就是为了这个“史”字,凌见军不断推敲,足足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琢磨推敲。最初他用“业”字,但嫌其不够精当;斟酌后改为“谱”字,又觉得它的范围过于狭窄,不能与将帅碑林相匹配;经过反复琢磨,最终用了“史”字。想到“史”字,他突然觉得眼前一亮,似乎就是这个“史”字,再无其他。所谓“史”,即先驱从事*斗争的英雄历史,这历史是*先驱用自己的鲜血写成的。后来这副对联被编入《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楹联长廊联集》,并被镌之于碑植于碑林。
凌见军在对联中体味着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而他作为郴州本土成长起来的青年对联家,他不仅自己撰联,还积极挖掘收集郴州古联。郴州五盖山绵延高耸,直插云天,它的绝顶碧云庵,妩媚神秘。明代一位高僧云游至此,即兴吟出了一下联:“霜雪 雾露盖山头”,高僧绞尽脑汁也没有续出对句。这一联前五个字都是“雨”字头,属于部首联。这类对联的上下联对应部分既要同一部首,又要文从字顺,因此此联一直没有下联。如今,这一联用青石镌刻在碧云庵的正门右侧,而左侧则一直空缺。2002年,看到这一古联的凌见军,想到飞天山绝壁上有一古联“一渡两江三上岸”也一直没有对句。他在《对联》杂志发表《谁能对郴州石刻古联?》,把五盖山得名联和飞天山绝壁联做了详细透彻的分析,吸引众多外地楹联爱好者对郴州古联的兴趣纷纷应对。他还写了《尼姑出对为出嫁》、《义帝陵华表楹联赏析》等文章,以对联为引描叙了苏仙岭、义帝陵等历史文化景点,提高了郴州在外界的知名度。
有人说,凌见军是个名副其实的“联痴”。而凌见军却在对联天地中自得其乐,正如他为自己书房取名“琢磨斋”一样,他在生活中琢磨着精彩的对联,更在对联中琢磨着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