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华《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0 14: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20:17
《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是陶行知先生于1923年写给其妹文渼的信。当时32岁的陶行知辞去东南大学的工作后,专职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一事,与朱其慧、晏初阳等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赴河北、浙江等地宣传,推行平民教育。他在信中写道:“我深信平民教育一来,这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不久要降临了。”陶先生提出的“平民教育”不仅仅是口号而已,他本人为了推进这件事四处奔走,付诸了行动,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造“富的社会”,而不是“富的个人”,在陶先生看来,要改变中国贫穷的面貌,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改善平民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现在的很多老师与家长受环境的影响,将学习功利化,教师把教学当作取得荣誉、晋级晋升的跳板,家长把学习当作孩子出人头地的工具,甚至给孩子灌输一些不恰当的思想观念。想想看,这样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长大后做了官,会大公无私,为民造福吗?做了教师,会无私奉献,为国育才吗?更有甚者,会为了利益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把格局放大,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将自己的人生目标立于家国层面上。
我们学习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震撼了孩子们。我趁机教育学生:“你们读书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考取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你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民族复兴的重任,我们要不忘国耻,永远为中华振兴而奋斗。当你们心中有这样的信念时,你们才会有一个坚定而正确的目标,才会为此而不断努力拼搏,才会真正明白读书的意义。一个人把国家、社会、人民放在心中了,将来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成为那个行业的佼佼者,你们的人生也会变得充实而有价值。”
“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没有因为留过学读过洋书而忘本、看不起平民百姓,他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万世师表”。我们要永远不忘先生的教诲,不忘自己的职责,努力摆脱教育功利化,为培养向善、向上的幸福完整的人而不懈努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20:17
《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是陶行知先生于1923年写给其妹文渼的信。当时32岁的陶行知辞去东南大学的工作后,专职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一事,与朱其慧、晏初阳等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赴河北、浙江等地宣传,推行平民教育。他在信中写道:“我深信平民教育一来,这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不久要降临了。”陶先生提出的“平民教育”不仅仅是口号而已,他本人为了推进这件事四处奔走,付诸了行动,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造“富的社会”,而不是“富的个人”,在陶先生看来,要改变中国贫穷的面貌,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改善平民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现在的很多老师与家长受环境的影响,将学习功利化,教师把教学当作取得荣誉、晋级晋升的跳板,家长把学习当作孩子出人头地的工具,甚至给孩子灌输一些不恰当的思想观念。想想看,这样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长大后做了官,会大公无私,为民造福吗?做了教师,会无私奉献,为国育才吗?更有甚者,会为了利益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把格局放大,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将自己的人生目标立于家国层面上。
我们学习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震撼了孩子们。我趁机教育学生:“你们读书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考取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你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民族复兴的重任,我们要不忘国耻,永远为中华振兴而奋斗。当你们心中有这样的信念时,你们才会有一个坚定而正确的目标,才会为此而不断努力拼搏,才会真正明白读书的意义。一个人把国家、社会、人民放在心中了,将来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成为那个行业的佼佼者,你们的人生也会变得充实而有价值。”
“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没有因为留过学读过洋书而忘本、看不起平民百姓,他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万世师表”。我们要永远不忘先生的教诲,不忘自己的职责,努力摆脱教育功利化,为培养向善、向上的幸福完整的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