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5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21
4月1日是愚人节,4月5日又是清明节。夹在这两个节日中间,4月2日的世界自闭症日似乎总是被人们淡忘,正如默默无闻的自闭症患者一般,然而他们本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在我看来,我们应当关爱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不仅是我们个人要关注这些孩子,而且社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家也要出台相关*,扶持帮助他们。
一、什么是自闭症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4:1,男孩比女孩多3-4倍。
自闭症的成因有三种:遗传、感染与免疫、孕期理化因子刺激。也就是说自闭症大多是由于遗传因素、且或者仍然待在母亲的肚子里时产生的。与感冒等后天感染的疾病不同,自闭症可以说几乎是“天生注定”,且治疗过程也漫长而艰难。
二、自闭症患者的症状
自闭症患者一般都会表现为与外界有交流障碍。他们的表意其他人可能很难听懂,而其他人的话他们可能也无法完全理解,更何况如果别人得知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退避三舍。也正因为这样的社会现状,自闭症患者的处境十分窘迫。
实际上,不幸的是,我的外甥就是一位自闭症患者。他是个看上去聪慧可爱的男孩,只是在1岁多仍然不能开口说话之后,舅舅一家带他去医院检查,才晴天霹雳般得知了他患有自闭症的事实。之后舅舅一家从未放弃他,送他参加康复课程,而他也渐渐地好转了。
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他给人的感觉也和一般孩子不太一样:他的思维十分跳跃,又不惯常听大人的话,时常让大人烦心。有时会不停地重复说同一句话或者做同一个动作,免不了让人有些害怕。不过当我知道了这个事实之后,也一直在尝试和他友善地沟通交流。可以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善待他们的话,他们的情况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我们如何关爱自闭症患者
1.个人层面
我们曾经时常看不起自闭症患者,把他们和神经病混作一谈;近来又极尽美化,给予他们动听的名号。殊不知他们也是正常人,只是不幸患了一种棘手的疾病。如果我们能够用寻常心对待他们,不至于贬低他们,又不会过度美化他们,就能让他们从心态上先安定下来,症状也能逐渐改善。
2.社会层面
可以说不仅是自闭症患者,各种疾病患者、残疾人也几乎在我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并未对他们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提供足够的便利。只有在感同身受地为自闭症患者考虑,才能让社会上多一些他们活跃的身影。
3.国家层面
无论人们怎么关心自闭症患者,国家的*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患者们摆脱这一疾病。国家目前已经出台了“七彩梦”孤独症儿童救助*,救助对象年龄3-6岁。项目实施的年度周期为从该年度9月1日至下一年度8月31日。然而仅仅是这样还不足够,还需要关注曾经没有得到好好救治的成年自闭症患者的健康,也要考虑因地制宜、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救助*。
结语:自闭症患者同我们一样,也拥有着光明的未来。只有尽力帮扶他们,才能让他们也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21
从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人们这样描述自闭症儿童:他们像星星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到他们与人的任何交流,只能看到他们偶尔美丽而孤独的闪烁。因此这些儿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在医学上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以孤独症为代表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先天性的儿童期发育与行为问题。患者“孤独”始于儿童期,并且很有可能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自闭症儿童的症状通常概括为三点: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行为方式。
1、科学认识自闭症,理解自闭症儿童家长所面对的困难及挑战,理性接受病情才是有效的第一步。
2、接纳和尊重自闭症儿童,不要歧视或戏弄,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
3、包容和理解,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让社会更加温暖与美好。
4、科学的干预训练,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适切及有效的沟通技巧,有效提高孩子的语言、社交、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可以借助艺术的方式,疗愈他们的内心,更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能,建立与世界的沟通。
5、集中优化可能的社会资源,最大程度恢复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功能
当自闭症患者吃力地学着自理、学着如何正常生活,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努力帮助他们去适应融入社会的时候,他们需要面对的还有别人异样的眼光。
有时候,摧毁一个人的不是生活的坎坷,而是人们的歧视和偏见。你释放的微小的善意都可能是照亮他们生活的一束光。关爱不只是一天,让我们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陪伴和守护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21
4 月 2 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儿童,是一个数目在不断上升、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和理解的群体。我国自闭症患者的人数已超过 1000 万,其中儿童已超过 300 万。最近几年受到媒体的美化宣传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自闭症患者都被过度美化,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孤独的天才。”
可拂去大众强加的星芒,大众对自闭症患者的认知无疑是粗糙且片面的。外界对自闭症产生误解会使自闭症孩子更难被理解和接纳,家长对自闭症产生误解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干预效果。通常,自闭症孩子有三个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呢?
一、常关心,多包容:沟通交流时,尝试顺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因材施教”。
他们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一颗只能看见自己世界的心;他们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却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专注许久。他们就是“星星的孩子”。 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
他们不是内向,而是真的生病了 ,多给一些关爱,让他们不再孤单。当我们面对自闭症的孩子们,应该选择的是多多关心,多多包容,而不是冷漠无情,更不是孤立。
二、多了解,多靠近:简单直接的语言,更容易与他们沟通。
生活中有很多自闭症儿童,她们的智力发育很正常,但却将自己的心门紧紧地关上,她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与任何人或外界事进行联系,他们和一般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在面对自闭症的孩子,我们一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心,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他们。简单直接的语言,更容易与他们沟通。 这是最适当的对待方式。
三、尊重接纳,平等对待:不要对他们投以异样的眼光,也不用表现出过度的怜悯。
要做的就是理解他们,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包容他们,包容他们不适应这个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反抗行为;陪伴他们,让他们敏感的身躯有心灵寄托。在此基础上,利用他们潜在的能力和优势,开发出有意义的发展出路。作为普通人,当你遇到自闭症儿童时,请表现出正常友善的态度即可,把他们当普通儿童一样对待,不要过度热情,不要过度怜悯,不要厌恶嫌弃,因为你们的任何过度的表现都会增加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所以,我们多给予爱和包容,不要以正常孩子的反应来衡量自闭症儿童,理解其异样的行为,接受他们的不完美,不要惊恐更不要以怜悯的眼神看孩子,以平常的心对待,就是对孩子及其父母最大的爱护与支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22
他们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一颗只能看见自己世界的心;他们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却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专注许久。他们就是“星星的孩子”。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中国孤独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2019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当年已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人。
北京市海淀医院精神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汪静介绍,自闭症的主要症状包括社交和语言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
发现孩子没有或很少目光交流,语言交流不畅,总是不合群,一个人在角落里面玩,有奇怪动作和兴趣时,就需要重视了。
医生表示,自闭症的早期表现症状可以总结为“*”(“五少”)。
不(少)看:目光接触异常,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
不(少)应: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
不(少)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
不(少)说:多数自闭症患儿存在语言功能延迟;
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治医师张丽丽此前也表示,在母亲哺乳或对着婴儿微笑时,即使是三四个月的小婴儿也是有回应的。如果孩子听到声音不理、不看、不说、不笑、不能辨认,也可能是孤独症的表现。
呵护“星星的孩子” 家长如何做?
汪静介绍,面对自闭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做好早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需要带孩子到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
目前治疗自闭症没有特效药物,而是采用社交训练,如果不进行干预,这部分孩子可能很难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
张丽丽也强调,干预越早越好,确诊患儿立即干预毋庸置疑。家长不要抱着“等一等”“再看一看”的想法,无论诊断或疑似诊断孤独症,都应该尽早干预。
汪静介绍,自闭症有一些防治措施,如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实行优生优育;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改善他们的语言功能;对孩子的尝试,家长不应过早干预,应给予恰当的鼓励;动员孩子帮忙做家务,选择容易掌握的竞技活动等等。
自闭症不仅不会随着时间自己变好,并且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表现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使孩子逐渐丧失独立自理的能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倾向,一定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寻求专业的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23
常关心,多包容:沟通交流时,尝试顺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