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7 02: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30 16:24
常见儿童意外损伤急救法
常见儿童意外损伤急救法,儿童由于思想还不太成熟,很多事都不懂,所以有时候会造成意外受伤,所以家里有宝宝的家庭最好懂得一些儿童意外损伤急救法,以下常见儿童意外损伤急救法分享给大家。
一、软组织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软组织损伤发生非常广泛,且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急诊常见摔伤、扭伤,铁钉或下班碎片扎伤,家用电器烫伤等。轻者可形成软组织淤血、血肿。重者造成皮肤及软组织裂份,严重的大出血处理不当,常可危及生命。早期伤口处理如果得当,对伤口愈合很有好处,否则会引起化脓*染,破伤风,感染扩散,还可引起全身性血行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后果。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为:
1、对于没有出血皮肤,伤口完好不宜按摩、热敷、可用冰袋或冷水袋冷敷,或擦擦一些止痛剂如伤痛一喷灵,扶他林乳剂等,*活动,预防感染等。
2、对于造成皮肤及软组织裂伤形成出血的,正确包扎可使伤口流血减少,感染机会减少,疼痛减轻。包扎时动作要轻柔敏捷、部分准确,包扎松紧适当。包扎前伤口可先用磺伏或酒精沿伤口边缘由内向外涂擦,要避免消毒液滴入伤口内。若伤口内可见异物如钉子玻璃碎片则要慎重处理,大而表浅的容易取出的异物可以取出,小而深且不易取出的则不硬行取出,以免造成大血管及神经损伤,增加出血或增加伤口再感染的机会,立刻送医院治疗。
3、一般的或表擦伤可直接涂一些红药水或碘伏即可。
二、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是常见的极具凶险性意外事故,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是刚学会走路到两岁内的小儿发病轻多死亡率高,异物如玩具的零件,豆类、果核、硬币等,原因是小儿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闹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内所含物质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儿童吸入异物后,造成剧烈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反射性呕吐。如果是较大异物堵塞气管,患儿面色青紫,窒息以至呼吸停止。这时抢救措施要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
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三至四下,稍停可重复,至小儿吐出异物,也可将瀣和倒提起来拍背。
2、颠簸法:救护者,抱住患儿的腰部,双手拇指抵住患儿上腹*下,将患儿有节奏的快速颠簸,压迫上腹部以形成冲击气流,将异物冲出。
3、催吐法: 救护者用手指伸进患儿口腔,刺激舌根催吐,此法较适用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如上述的方法未奏效,应争分夺秒送往最近的医院。如果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给予及时人工呼吸,心脏复苏。
要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进食时,不要让小儿哭闹说话;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玩具应安全。
三、儿童误饮误食
1、误吞固体异物,如果孩子误食小玩具等异物,基本会从粪便中排出来。但是如果是图钉,别针之类的尖东西进入食道,可能卡住食道,因此要格外观察粪便,必要时去就诊检查。另外也有一吃下去就堵住气管,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要注意防止异物吸入。首先要做的事情:检查到底吃了什么,吃了多少、观察患儿情况,窒息的话,帮患儿取出异物;可以吐出来的话就让孩子吐出来;必须立刻送往医院的状况:吃下去的东西堵住气管、窒息时,剧烈的咳嗽;吃下去尖的大头针和别针等紧急救护 卡住嗓子不能呼吸时,要立刻把孩子倒着拎起来,拍背部让其吐出来,或者双手从后搂住孩子,用适力压上腹部。不断的咳嗽时,即使能勉强呼吸也要尽快送医院。要吐但却卡在气管上的话会导致呼吸困难。如果吞食了尖的东西,要取的话在胃里面比较好,所以别让孩子吐,立即送医院。吐的话可能会卡住食道的。如果误食纽扣电池的话请及时送医院检查。
2、误食小玩具之类的,一旦落到胃里面,孩子没显示什么事的话就不要太担心。也不必非要吐出来不可,注意观察过后情况,注意那几天的大便情况,检查有没有排出来。即使没随大便出来,孩子情绪和食欲没什么特别,也不必太担心(看看是否混在大便中没看到,或者错认为误食了),必要时咨询医生。误食后,吃东西越来越不好,常哭,也可能是被卡住的缘故,需去医院检查。
3、误饮误食身边的食物时,原则上是立即吐出来,但是如果误食的是厕所清洁剂(强碱性)、漂白剂(强酸剂)、或者是煤油等挥发物的话,吐出来会灼伤嗓子粘膜,妨碍呼吸。另外如果吃的是烟卷,当时没有出现反应,但过后就会显出中毒症状。必须立即去医院的状况 吃了半根以上的烟卷、或喝了剩在烟灰缸里面的水,吞食了强酸强碱性物品、或煤油等挥发性物质、从头上撒了一身扑粉、不知道吃了多少,吃了什么,吃了*用的内服药等。出现全身无力,哭得厉害,年色发青等情况时,都要立即送医院。
四、儿童意外损伤的预防
1、树立良好安全意识
儿童成长期间是各种习惯的养成期,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探索有效方法,使儿童树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
一是引导儿童敢于求助与说“不”,提高自护能力。儿童由于自身体能原因束缚,遇到险情,难以自救,所以求助与说“不”是儿童自我防护的有效方法。监护人在引导儿童自护意识时,要引导儿童表达意愿的能力。要告知儿童父母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常识及110、119、120 等求救电话含义。
二是养成良好行为,有效避免伤害。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安全知识对孩子进行长期教育,反复强调。例如:走路向右行、吃饭不说话、鞋带要系紧、轻开门窗等习惯,使儿童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2、创造安全外部环境
一是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创造条件让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能锻炼。合理地组织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跳绳、体育游戏。开展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增强幼儿体能,如:春天外出踏青郊游爬山、秋季开展田径运动会,让孩子通过体育活动掌握运动技能,从而使孩子动作更灵活、思维更敏捷,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是减少外部不安全因素,营造儿童安全成长环境。在社区、学校、广场、公园等儿童喜爱玩耍的区域,设置更多的安全警示牌,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部门合作及安全监管,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儿童安全防护体系。
3、加强安全演练练习
一是模拟练习,提高实践能力。举办大型遇灾演习,使儿童学会保护自己的基本自救技能。如,邀请消防队员进行消防演习,让孩子掌握逃离火灾的正确方法:湿毛巾捂口鼻,弯腰下蹲,从安全出口逃离等,以及如何正确拨打119报警的知识。让儿童在大型的演习活动中,对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印象会非常深刻。
二是运用新闻,学习自护技能。在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的年龄稍大的儿童中,监护人可通过生活中及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创设情景,让儿童积极思考,对危险的行为、动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一起分析事故原因危害,共同寻找预防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
三是运用游戏,学习自护技能。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游戏是孩子学习的助推器,在安全游戏中,孩子可边玩边学,轻松获得安全自护知识、技能。如:情景剧“找妈妈”。在一个购物中心,你停下来张望一会,抬起头时找不到妈妈了。让孩子想办法,当孩子想出合适的办法,妈妈才出来。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远比老师直接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