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思维》——杜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4 16: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2:35
本书代表了这样一种信念,即在接受我们称之为科学的态度、思想习惯作为努力目标时,就会发现所需要的稳定的核心因素。儿童天生的、未受损害的态度具有热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对实验探究的喜好,接近且非常接近科学思维的态度。
——1909年12月
一,思维训练的问题
只要能够意识到,就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做改变,从而使思维更有成效。反思性思维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
意识流
我们醒着的生活有许多是消磨在稀里糊涂的心思、漫无目的的回想、欢快而无稽的期望、倏忽即逝的模糊印象等前后并无关联的琐事之中。——说的太好了,难道不是吗?但是觉得这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凡有所思,必有所得。不在这里就在那里。人们往往这样,反之,如果专注就厉害了。
杜威这里所指的反思性思维是一个连续的各部分相因而生,相辅而成,往来有序,而非混杂共存。从某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每一个步骤,用术语表示,便是思想的一个词,每一个词都为下一个词留下了可资利用的成分。事件的连续流动性构成思想的一系列链条。任何反思性思维都有一些确定的成分,它们联接在一起,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持续不断地运动。——这样自然构成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究精进过程。是对精进这一词汇思维上的解读。
但是怎么能让学生习惯于这种“沉溺的反思性”思维呢?感觉最好的办法是兴趣,这大家都知道,可具体又讲不清楚“兴趣”的思维路径在哪里。兴趣——引导——自主。
通常,想象力的活动总是出现在严密的思维之前,并为严密的思维做好准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思想或观念是关于某种事物的心理上的印象,而不是实际的存在,思维则是这类印象的连续。
反思性思维旨在求得结论,自有其目的所在。即通常所说的“把它思索出个头绪来”,也许能最好地表达这种对比要素。思维本质上是信念的同义词。
信念是超于某物之外而对该事物的价值做出的测定。
反思性思维激励人们去探索,束缚我们的思想产生于人们的惰性、惯性和传统。而缺乏探究的勇气和精力。研究要根植于细心和广泛的研究,根植于有意扩大观察范围,根植于结论的推导,即考察不同的假设,看哪一个同信念相符合。这是种种观念井然有序的连接;有可控的目的和结局;有个人的考察、检定和探究。
具有怀疑与求证精神。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思性思维。具有自觉的和有意的努力,在证据和合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形成信念。要从“勤”字入手,培养思维能力。有云朵,再形成雨滴。
问题的性质决定思维的目的,而思维的目的则控制思维的过程。笼统地要求一个儿童进行思维,而不考虑他自己的经验中某种使他困惑和难以平静的困难的存在,就像建议他抓住自己的鞋把自己的身体提起来一样,是徒劳无益的。
为什么必须以反思性思维作为教育的目的。体现了思维的价值,它使合理的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思维把单纯意欲的、盲目的和冲动的行动转变为智慧的行动。
开化文明的本质在于:深思熟虑地建立标志和记录,以免遗忘,在生活中的各种意外事件和突发事件出现之前,深思熟虑地建造一些装置,一边检测它们的临近,记录它们的性质,以预防那些不利事件,或者至少保护自己免受其害,并且制造更安全和广泛的有利事件。各种形式的人造装置,都是有意地变更自然的性质而加以设计的,使之同自然状态相比,更好地揭示那些隐蔽的,不完善的和遥远的事物。
思维需要细心而周到的教育性指导,才能充分地实现其机能。
思维训练中的天赋资源。没有胚芽,没有促使其本身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任何东西都不能获得生长发展。了解最初的资源的性质,了解只有凭着这种资源,习惯才能得到发展的幼芽的性质。如果我们没有引导天赋倾向,使之趋向于最好的结果,反而强制地形成一些反常的习惯,也许我们将做出更糟糕的事情来。教和学等值,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唯一的办法是增加实际教学工作的质和量。
教师的任务更准确地说是提供材料和条件,使生物性的好奇心被引导到有目的,能产生结果,增长知识的探究,使社会性的探索精神转化为为了解前人已知事物的能力。避免儿童成为感觉和感觉论的爱好者,因过度享乐而感到厌倦和丧失兴趣。
暗示,观念自发地产生。暗示有三个维度,难易度,广狭度,深浅度。正如愚笨和聪明这两个词所显示的,有些人的头脑是不起作用的,或换种说法,它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对出现的每种事情都觉得单调乏味,无任何反应,聪明的人对事物有反应,并增加了对事物性质的认识,聪明人能够迅速机灵地以解释和暗示对未来的结果做出反应。
反应缓慢未必就是愚笨,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对事情作周密的思考也需要耗费时间。夸赞孩子善于动脑,善于总结归纳反思,用理性的思维去应对和引导理性思维,也就是说用有头脑的教育进行教育。
二,逻辑的探讨
科学思维能使我们处理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将旧的经验应用于新情况。
心理惯性和教条主义是经验主义中最有害的两各方面。
实验包括分析和综合,是一种区分和鉴别的过程。
三,思维的训练
有意识地选择和安排的活动构成了思维活动。身体控制的发展不是身体的成就,而是理智的成就。
爱玩比游戏更为重要。爱玩是一种心智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在表现。爱玩的态度是一种自由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人们就不受事物的物质特性束缚。
理智活动意义上的工作才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因为它在不断地确立意义,同时又通过实践运用不断地验证意义。具有计划性,创新性,独创力和观察力。
决定什么是功利的,什么是不受约束的和有创造性的,不是所做的事情,而是做事情的心态。
大多数活动是为了养成机敏,持久和有效的理智习惯。
第一个条件:兴趣。只有当活动是出自热情和愿望的时候,只有当它能够为个人本身提供具有意义的能量的出路的时候,个人的心灵才不会对它厌倦。这种兴趣是一种兴奋,还是一种涉及的思想?
第二个条件:值得。代表生活中本身有价值的东西,活动产生了意义。
第三个条件:新问题。新问题带来观察,阅读,咨询等特殊领域专家获得的对额外信息的渴望。
第四个条件:必要的时间。一个职业是有连续性的,它不是毫无关系的行为的连续,而是一种连续有序的活动,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会为下一个步骤提供需要,而且会补充并已累计的方式推进已经完成的工作。
从具体到抽象。
只教授事物而没有思维,只有感官知觉而没有与之相关的判断,这是最不符合自然本行的。
当思维被用作为一种手段,去达到超乎它本身的某些美好的或有价值的目的时,它就是具体的。当思维只是被用来作为得到更多思维的手段时,它就是抽象的。
行动的力量需要有宽阔的眼界,这只有通过运用想象才能获得。为摆脱常规和习惯的局限,人们至少要有为思维而思维的足够兴趣。为了从实际生活中解放出来,使生活丰富而进步,就必须有为知识而知识,为自由思维而思维的兴趣。
只有当儿童运用事物和感觉来支配她的身体,协调他的活动时,才能得到发展。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这个通俗的陈述半真半假。语言首要的动机是影响别人的行动,其次要用途在进入与别人更亲密的社交关系。洛克认为,语词有“市民的”和“哲学的”双重用法,他说:“我所说的市民的用法,指思想和观念通过语词进行交流,可以用作公共对话和交流,以促进日常事务和社会生活的便利,我所说的语词和哲学的用法,指的是这样一种用法,即可以利用它们来传递事物的精确概念,并且可以以一般的命题表达确定的和毋庸置疑的真理。”
教育要使语言转变为一种理智的工具。
以主要适用于实践和社会目的的口头语和书面语言来指导学生,以致语言逐渐变成有意识地传达认识和帮助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生命力,说服力,生动性和多样性——改变语言习惯,从而使它们成为准确和灵活的理智工具。
如何把与“日常事务和便利”有关的习惯变成“精确概念”有关的习惯。(这让我想到说话的目的性啊,廓清了内心的某些疑惑,词不达意,在人际交往中,让他人产生某些不必要的误解)
需要做到:扩大学生词汇量,使其语词变得更严格,更精确,养成连贯叙述的习惯。要有理智精神。
词汇的有限可能是由于经验范围有限,由于人和事物接触的范围过于狭窄,以致无法联想起或获得完整的语词储存,同时也是由于漫不经心的含糊其辞,一种听天由命的精神状态,使人不愿意在知觉方面或自己的言语方面做出清晰的区别。
我们还必须注意语言流畅和掌握语言之间的巨大区别。
1,扩大词汇量
2,词汇的精确性
一类词表示名称,一类词表示关系。个人随理智的进展发生的变化。避免简单地以新的和孤立的意义掩盖普通意义,而不是把真正日常和实际的意义转变为逻辑概念。
有意识地严格使用,以便表达一种意义,整个意义和唯一意义的语词,被称为技术的。当普通词语有意识地用于这种目的时,就得到了技术性质,当思想变得精确时,技术词汇就会发展起来。。
讲课是刺激和指导反思性思维的时间和场所。心灵要根据目前的需要和条件进行选择和放弃,只保留那些得以消化并转换为自身能量的东西。
讲课的功能,1,应当刺激思想的渴望,唤醒对思想活动和知识的迫切愿望,唤醒对研究的热爱。即树立情感的态度。2,引导学生进入能够完成思想工作的通道,如同河流潜在的巨大力量一定要被引入具体的航道。3,有助于组织已经获得的知识,由此检验它的质量和数量,特别是要检验现存的态度和习惯,以便确保它们在未来有更大的效果。
讲课应当刺激思想的渴望。他们会与学生交流他们在知识或艺术领域中的热情,激起学生探究的*,并找到自身的动力。用对知识的热爱让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的讨论会使隐藏的问题得以凸显,引起明显的关注。
应指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是重复,是学习。思考是探究,研究,反复考虑,探索或钻研,以便找到新的东西或以不同的视角理解已知的东西。总之,思考就是质疑。
教师要解决的是学生们面对的困难,确定他们使用的学习方法,并提出建议,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其落后的坏习惯。是一种学习阶段的连续,伴随着已经完成的工作并指导进一步的独立学习。
质疑的艺术。指导讲课的艺术绝大部分是质疑学生的艺术。形成独立的探究习惯。
讲课要成为善于猜测的蜜蜂,去追寻教师真正最求的东西。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巨大的情境,具有思维的连贯性。
改进在思维背后的一般态度和习惯:好奇,守序,做出评论,总结以及定义的能力,心灵的开放和诚实。
讲课的行为。一,学生们的准备。对一个问题的震撼和触动,会迫使心灵用尽一切方法以解决问题。
检验一种教育的成功与否,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看它是否培养出一种足以在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之间保持平衡的思维形式。
仅仅为了有意识地表述而盯住熟悉的,常见的,机械的东西,这既不得要领,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推测和反思,一往无前和回头检验,应该交替进行。无意识给予自发性和新意,而有意识给予指令和控制。
在游戏中,兴趣集中在活动上,与结果没有太大关系。重点在于行为、想象、情感。
没有教条主义和偏见,充满理智的好奇心和灵活性,表现在心智围绕一个主题的自由游戏中。“为真而对真感兴趣。”这种对真的纯粹的兴趣与探究性思维对自由游戏的热爱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