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4 15: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7:28
竭尽忠诚而有益于时世的
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要奖赏。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语出 《三国志·蜀志·诸
葛亮传论》。原文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传》是西晋史学家陈寿为诸葛亮所作的人物传记,选自《三国志》。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活动和个人的品质。
传文引录诸葛亮上表云:“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世传诵表文,大多仅着眼于刘备前往隆中草庐的次数,一而再,再而三。其实孔明之所以“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不仅在于刘备的多次拜访,更在于二人之间年龄、地位和资历的悬殊差距。从行文来看,诸葛亮最先说的就是自己“卑鄙”,即地位身份的卑下鄙贱,而刘备却多次枉驾屈尊;之后,才提到三次来访草庐。可见他自己最为感激的,首先在刘备没有年龄、地位和身份的计较,其次才是来访次数的频繁。大概因诗圣杜甫“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千古绝唱的影响,后世的眼光仅仅聚焦于“频繁”,反倒将“卑鄙”与“枉屈”有所忽略。
蜀汉与曹魏长年对垒交锋,在沙场上所杀的曹魏将领,最为重要者有二:前者为夏侯渊,后者为张郃,两人都是主帅级的曹军名将。射死张郃,对蜀军而言,乃是报仇雪耻之痛快大事,照理说蜀汉史书中应当多费一点笔墨描述之。但是,《三国志》的《蜀书》中,对于射杀张郃的两处记载却极为简略。《诸葛亮传》仅有“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两句。对于过程的细节没有描绘,蜀军的反映没有交待,对比之下,颇为反常。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元231年的三月,司马懿就任关中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当年六月,他所指挥的第一场战役,就以名将张郃阵亡而告终。为了避免牵涉到司马懿的指挥责任,从而引来西晋武帝司马炎的恼怒和打击,陈寿不得不采取如上的笔法。
亮传末尾的陈寿评,在以大段文字充分肯定诸葛亮的治国功勋之后,又对其用兵的应变能力发表短评云:“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短短十九字,引来后世学者争论纷纷。总而言之,为了《三国志》的顺利问世,为了自身的安全和仕途,陈寿这十九字的评语相当于一份保险,不得不作,也不得不这样作,而这并非他真心实意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