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汉唐时期,中外交往的特征有何不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7 21:5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1-08 02:19
1、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还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
2、汉以商贸为主,唐使臣、商贸、文化全面展开,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臣往来通好。
3、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朝繁荣。
4、品种增多。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范围广,汉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有所突破,唐代形成中华文化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7 21:26
不同特征:
①汉朝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汉朝自张骞沟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唐朝时,“丝绸之路”仍为中西通商要道,且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鲜、日本,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
②汉朝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西汉没有使臣交往;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臣往来通好。
③汉朝以丝、丝织品为主,唐朝有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加。
④汉朝商贸具有单向性,唐朝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唐朝通过中外交往,不仅传播了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朝的繁荣。
原因:汉朝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打通海上通商的条件;唐朝疆域广大,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造船业发达,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7 21:26
1)汉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唐代可以到达波斯湾。
(2)不同特征:
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还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
②汉以商贸为主,唐使臣、商贸、文化全面展开,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臣往来通好。
③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朝繁荣。
④品种增多。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⑤范围广,汉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有所突破,唐代形成中华文化圈。
(3)原因:汉代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打通海上通商条件。唐朝南北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繁荣,造船业发达。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7 21:27
不同特征:
①汉朝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汉朝自张骞沟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唐朝时,“丝绸之路”仍为中西通商要道,且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鲜、日本,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
②汉朝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西汉没有使臣交往;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臣往来通好。
③汉朝以丝、丝织品为主,唐朝有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加。
④汉朝商贸具有单向性,唐朝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唐朝通过中外交往,不仅传播了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朝的繁荣。
原因:汉朝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打通海上通商的条件;唐朝疆域广大,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造船业发达,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7 21:27
1)汉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唐代可以到达波斯湾。
(2)不同特征:
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还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
②汉以商贸为主,唐使臣、商贸、文化全面展开,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臣往来通好。
③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朝繁荣。
④品种增多。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⑤范围广,汉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有所突破,唐代形成中华文化圈。
(3)原因:汉代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打通海上通商条件。唐朝南北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繁荣,造船业发达。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