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阅读计划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9 18: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17:30
这些天搞了个主题阅读,到图书馆将关于如何阅读的相关书籍全部借来好好学了一下,总结了一下,就是要阅读经典名著。
与其读千本万本的劣书、烂书,不如将一本经典名著读懂读透。
就如诸多大师大家所讲的那样,整个人类的知识领域中,真正有价值的、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屈指可数,偌大的一个图书馆,真正值得看的书籍也就百十本而已,如果我们不阅读这些真正有价值的书籍,反而将那些水平低下、层次格调不高、甚至是一些毒书、劣书拿来读,自己还沾沾自喜,以为读了多少本书而自鸣得意的时候,就是典型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在读书这件事上,与其麻木地幸福,不如清醒地痛苦。
麻木地幸福就是每天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书或报刊杂志,读了一些零碎的文字,以为这就是读书,于是乎自我感觉很幸福,实则即使读了那么多文字,对于自己的人生无所贡献,对于自己的理解能力无所增益,对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无所裨益,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无所补益,这样的读书是可悲的、麻木的,只是浪费了大把的美好光阴而已。
原本你的人生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你可以用读那些烂书、劣书的时间来读经典名著。或许在你读经典名著的时候,你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经典名著带给你美妙体验的同时,间或杂有些许失落感,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甚至会有些许痛苦的感觉,尤其是同一本书读了多遍却无所得的时候,你会怀疑自己的选择,你可能会想重新投入到那些烂书、劣书之中去,因为那些书,你可以轻易地驾驭,有时还会有会心的一笑。但是,你自己很清楚,成长的路是一段攀登的险路,而下坡路好走也不费力,但我们为了成长就不能为了路好走而选择走下坡路,哪怕那成长的道路崎岖险阻,也阻挡不了我们进取的决心与毅力。
接下来,我的经典名著阅读计划如何开展?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一、选择感兴趣的某一领域,比如文学方面,如果你只想读这个领域的一本书,那你会选择哪一本书,这时候,你就会选择这个领域的TOP1,即最有名的著作来读,对待名著不能采用速读法,要精读,反复读,将这本书读懂、读透,胜过你看百十本二流的书,更胜过你读成百上千本劣书、烂书;一般来说,如果这个行业你只是想涉猎一下,那读一本最值得读的经典名著就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领域挺有意思,想继续深入了解的话,那可以选择那个领域的TOP10的经典名著来读,可以这样讲,如果是一个较窄的领域的话,基本上将该领域的前十本经典名著读完,这个领域基本上就门清了,大概轮廓都清晰了,骨骼都立起来了。如果你不是想专攻这个领域的话,基本上就到位了。
当然,如果你兴致很浓,想深入钻研这个领域的话,那也好说,选择那个领域的TOP50的经典名著来读就可以了,即使是较大的领域也掌握得差不多了。
那我们专攻的领域的话,应该怎么来读呢?专攻的领域就要穷尽该领域有价值的名著,你可以选择该领域TOP100的经典名著来读,可以肯定的是,很多领域的经典名著是到不了这个数的,所以说这一百本书,其实还是有不少二流的书掺杂其中,但由于这是你要专攻的领域,因此,那些二流书适当读一读也是可以的,不过针对排名靠后的那五十本书,我们阅读的时候就不必要像排名前五十名的书那样精读了,认真读读就行了,个别好的可以重读一下,还是要将精力省下来读那排名前五十名经典名著,尤其是排名前十名的经典名著更是应该成为你的枕边书,随时阅读,随时精进。
读书这个事,也讲究“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的定律,每个人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你花在“下”的时间太多,就别想取得“中”的成就;只有当你在“上”的领域付出你的宝贵时间与精力的时候,你才可能取得“中”以上的成绩,甚至“上”的成就。
二、如何阅读?
1、略读:
拿到一本书,先快速略读一下,大概掌握书的整体轮廓与架构,了解书中的重点章节与重点段落,用便签纸在重点章节做记号,便于接下来的精读。略读类似于俯瞰,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可以采用快速阅读法,迅速了解全书重点,绘制出阅读地图,这样可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2、精读:
该领域最重要的TOP10经典名著必须精读,同时一定要多次重读,曾国藩有一个好秘诀,就是每天翻点十页,风雨无阻,可能很多人觉得每天才读十页,是不是太少了一点,其实不少了,因为经典名著废话很少,基本上都是干货,读十页不是说简单地将字认完就完事,而是要领悟,读经典名著不在于读了多少页,重点在于你领悟了多少,读进去了多少,如果没读懂,即使读再多页也是没有价值的,只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已。
精读不是简单的物理堆砌,将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你的头脑里,只是占用了你的脑容量而已,对你的改变并没有多大意义;精读应该是化学的吸收,消化,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有用的东西吸引进我们的体内,进入我们的循环系统,没用的东西当成排泄物及时排泄出去,不要想着什么垃圾都存放在我们体内,这样是会生病的。读书也一样,有用的东西融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成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没多大意义的东西及时淘汰掉,有时候适当清空是为了更好的吸收。
另外,在精读的时候,要在书上划线,将重点划出来,这样重读的时候就容易抓住重点,当然,重点可以是书中原本的重点,也可以是你自己觉得重要或有意思的地方。在重点划线,还可以节省时间,提升阅读的效率。
3、诵读:
诵读有一种仪式感,便于读书氛围的养成,尤其是便于家庭读书氛围的养成,如果一个家庭定期组织诵读,那么这个家庭就容易养成阅读习惯,家庭里的小孩就会自然而然成为阅读者。
诵读更有利于默读,经常诵读的人,默读速度会加快;
诵读更容易增进对书的理解,文字是有韵律的,诵读能唤醒书中那些沉睡的精灵,同时也能唤醒自己的听觉,从而更为全面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通过诵读培养起来的韵律感,有助于写作,我自己写完一篇文章后,喜欢读一读,通过诵读能发现语病与不通顺的地方,再来修改,诵读、修改,如此几次之后,文章就会比较顺畅流利。
4、读书笔记:
读书不写笔记,简直就是浪费,高效阅读一定是身心的全情投入,眼到、手到、嘴到,还要脑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将书中的重点或章节凝结成精要概括的时候,会加深你的印象,当你动笔来写的时候,你会整理你的思路,梳理你对于书本的认知,理清重点,这样你会对书本的内容认识更全面、更有条理;而且,记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等于是重复了一次,相当于多读了一遍,肯定比不记读书笔记的人要好。
我现在习惯于读完一本书就将书中的重点记下来,用语音转换APP转化为文字,发表到上,这样可以随时再来重读这些重点内容。
5、读后感:
读后感是书与读者产生共鸣的见证,是读者与作者对话后的艺术结晶,一本书的阅读效果如何,看你的读后感就明白无误。
读后感必须是你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贴有你的个性标签的特殊产物,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哪怕你没看懂,你就直说好了,没必要装看懂了,存疑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如果下次再读时看出了更多的意思,说明你阅读进步了。
就像我前几天看的《专念学习力》,是[美] 埃伦•兰格的作品,作者兰格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书应该也不差,但我读了硬是没有多少感觉,硬是没有分清专念与潜念的区别。
从今天开始,开启我的经典名著阅读之旅吧!以后买书的话,不是那个领域的经典名著就不买,要买书的话,先将这个领域最重要的前五名、前十名的书先买下来,看了这十本书再来决定要不要再买排名靠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