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推动寒门世子走向历史的功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9 19: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4:32
侯景之乱,表面上是南梁武帝箫衍的晚年慌证与侯景的野心之间共同发作的结果。其实质却是寒门子弟与门阀世家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必然产物,自西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混战,各地豪强割据,最终在取得河北氏族的支持下,光武帝刘秀取得天下,建立东汉王朝,取得天下后,刘秀自当要投桃报李,大兴册封开国功臣,此后东汉*便逐渐形成了豪强割据之势。只是因为此时在位的刘秀与后继之君刘章皆是明君,善于帝王权谋之术,各地豪强无法抬头,处于平衡状态。
直到东汉末年,因为*政权失去强有力的权威,外戚宦官纷纷上台,直接导致天下纷争,各地豪门借着*“黄巾起义”纷纷扩张自己势力,而各地军阀起事皆有豪门氏族作为依靠,像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则一呼百应,迅速壮大,并很快占据“青幽并冀”天下九州,独占其四。袁绍依靠的就是自己出自士族大家。后面败于曹操,并非实力不济,更多的是袁绍并无经世之才。
而曹操最初起事,也是倚靠家乡各地豪强支持,起初只有兖州一地,随后凭借自身枭雄手段,吞并各方势力,统一整个北方地区,曹操再世之时,依靠自身的手腕与*智慧,豪门世家并未对其政权产生影响,这也是很多喜欢曹操的地方,可谓'乱世枭雄,治世能臣。
曹操去世后,曹丕欲篡汉自立,为了得到当时豪门世家的支持,甚至创造了“九品中正”的制度,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豪门”,然曹丕终究没有其父的胆识谋略,即位之处开始就略显疲态,无法真正镇住各个豪门,最终才会被司马懿夺取政权,其实司马懿代表的就是当时所有门阀的势力,而其本身也是巨大的门阀,但司马氏因为得位不正,于是更加依赖氏族,对门阀*在此到达了极致,他们把持了从地方到*的各个职位,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
篡魏自立的司马氏,司马炎作为开拓之君或许不足,但作为守成之君,还是具备一定能力,在初期司马炎的治理下国家也确实达到了相当的发展水平,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门阀势力对其统治的影响,害怕出现篡魏的门阀势力。因此大封宗室为王,并镇守一方。为了便是与门阀势力对峙,使其不敢乱动。但最终因为司马氏内部争斗不休,消耗自身实力,导致北方胡人入侵,西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五胡乱华开始,北方士族纷纷举族南迁,并在南方建立东晋,推举司马睿为帝。此时司马氏威望已失,在王导的支持下才能继续江山社稷,但是司马睿一生都是傀儡,所有大权皆掌握在王导手中,此时东晋是“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毫无实权,最终郁郁而亡,此后王氏,谢氏,庾氏,桓氏,殷氏等世族等相后当权。甚至出现了桓温自立为大楚皇帝。门阀之间内部争权夺利,争斗不休。最后是萧氏后裔,萧衍建立梁朝,重新整合了豪门势力。
梁武帝虽是一位颇有手段的开国之君,也效仿前人,册封萧氏镇守各方以压制豪门势力,但这个就是治标不治本,西晋就是一个前车之鉴,终其一生终究无法彻底铲除门阀*,此时虽然国家一片生平,鲜卑贵族统一的北方陷入*,无暇顾及梁朝,这本是北伐收付河山的最佳时机,但此时的梁朝看似强大,却外强中干,各级官吏皆为世家子弟,毫*力,只懂得为自己敛财,恰在此时侯景欲投靠梁朝,在萧衍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但此时的梁武帝已经不似即位之时那般睿智英武,他已经年过80的老人,不论谋虑与手段皆已不存,保住眼前,安排好后事才是上策,隐藏在内部的各方萧氏子弟也纷纷按捺不住,开始不断争斗,就等着萧衍死掉夺权。而作为昔日北朝的悍将侯景也自然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开始的侯景也只为某的安身立命之所,可战事的发展让他看到了梁朝内部集团的矛盾,于是他以8000多人一路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到达金陵,并围困了梁武帝。
侯景之所以敢冒天下大不为去围困萧衍并自立为帝,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门阀世家的势力,此时他下令释放奴婢,并鼓励天下寒门世子反抗,最后饿死了萧衍,几乎杀尽了再金陵的所有门阀世家,随后出身寒门的陈霸先崛起,建立陈朝,门阀*势力在这场浩劫中损失惨重,已失去掌控国家走向的能力。
事实上,门阀*不是具体指什么人好,什么人坏,是 历史 的发展必然要消除这个*, 历史 是不会一直允许一群只顾魏晋风流的人在空谈误国,而侯景之乱恰恰就把那些豪门大家斩尽杀绝,随后不久隋唐再次一统华夏,结束了纷乱几百年的中国,并建立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使得天下寒门子弟登上 历史 舞台,而门阀制度也就慢慢消失在 历史 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