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成本太大,人人都是输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6 14: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8 13:36
互联网行业,第一定律是:快;第二定律是:快;第三定律还是快。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短的可怜,像脸萌、足记这样一夜爆红,又昙花一现的产品不胜枚举。如果不能赶在用户对产品功能失去新鲜感前,实现新的突破,产品很可能就会死掉。而这其中,产品经理沟通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向上他需要提出产品的功能构想,说服老板拍板给资源;向下,需要向技术表达需求,沟通产品文档,将概念落地成图纸,图纸转化为技术员能识别的技术文档,同时邀请设计加入,产品整体设计布局,而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沟通在完成。所以,有人说产品经理一半的时间在发现需求,写产品文档,另一半的时间在沟通协调。 如果沟通成本过大,整个项目组中人人都可能是输家。
绝大数无效沟通在于把沟通这个过程当中沟通目标
所在的部门曾和一个支持部门合作开发项目,由于这个项目对他们来说优先级并不高,所以总是在延后排期,很多提出的需求都最终都没实现。吐血的是,在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让我们反馈意见。这样完全流于形式的沟通,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我们在沟通的时候都要带有目的性,就好像*起诉一个嫌疑犯一样,所以的证词都在指向他有罪,多余的废话不要讲。沟通的目的,个人认为有两个:
维系并促进人际关系: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说你和别人搞好关系,建立私人交情方便日后好开展工作,属于一种长期投资。比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这样的新闻客户端都要和国家*机构的负责人搞好关系,*,国际名声敏感红线不要碰,多结交上面的人,陪他们打打牌,踢踢球什么的。以后有好事能想着你,有啥不好的风声先知会一声,免得遭殃。
达成沟通目标: 一家公司要生存下去,一个部门需要出成绩,要以结果为导向。沟通是个系统性工程,很多问题不是一次能解决的。跟问题要跟到底,一个阶段沟通协调进度,及时反馈。之前有个同事做UI设计,合作同事需求不定,常常做一半才做出调整,搞得设计很是恼火。在沟通之前,要做好分析,自己要懂,自己都不清楚,承接的技术和设计就更是一头雾水了。
抱着目的性做沟通,还要看人说话,面对的人不同,沟通的形式也要发生变化。这里,暂且将人统分为四类,以西游记为例。
老虎型: 结果导向,做事快准狠,雷厉风行。不喜欢绕弯子,说话讲重点。好比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口头禅就是“妖精,看棒!”和这种人说话,要干净利索,沟通前打好腹稿,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表达需求。
孔雀型: 关注人际关系和团队氛围超过工作本身,希望通过影响他人达成目标。猪八戒就是典型,一有情绪就在师傅身边吹耳边风,碰到困难就去搬出悟空。和这种人交流,要学会先肯定和赞美他,把他们哄开心了,就容易开展合作了。
考拉型: 不用我说,就知道我要讲沙和尚了,吃苦耐劳,小心谨慎,稳健。他们虽然很少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但默默支撑着团队。他们一般很容易沟通,别惹毛了就行。
猫头鹰型: 目标清晰,坚定,追求完美,经常问为什么,危机意识很强,因此显得慢几拍。这就是唐僧了。目标不清晰坚定,西天取经早就吓跑了。对待这样的同事,要讲事实,用数据说话,而且还要耐心,他们可能会犹豫不决,慢慢吞吞。
总之,在职场上沟通是一门大学问,切记为人处世不要针对人,更不需要撕*,即使这个人渣真的很讨厌想老死不相往来,别理会就好。伤害一个人,就像在他身体里扎一根钢钉一样,即使时间拔出来了,也会留下痕迹。古人讲究“为人示弱,做事留余。”沟通不成,情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