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描写雪的诗句及赏析”要完全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3 17:3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边塞诗,又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
这首诗景色凄美。诗的起首四句为诗的发端,“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阵语》)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带入风雪弥漫、景物新奇的境地。“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的《春雪》)和“洛阳梨花落如雪”(萧子显《燕歌行》)是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北国冬天的雪花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使严寒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别有一番情趣。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该是惆怅、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诗人能从雪花联想到梨花,目然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雪莱所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大雪纷飞,满眼是银白世界,然而,在这皑皑白雪中,中军帐上那一面鲜红的旗帜就格外引人注目。这冷色基调上的一星暖色,一方面衬得整个画面更加洁白、凄寒,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活力,给人以火热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在这凄美的景色中,诗人设宴送别归京的友人,那场面该是何等的动人。
唐诗中送别诗较多,各有千秋。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勉友人别效儿女忸怩之态,反映出送别时的豪迈情怀;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而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石酸中含情,频频劝酒声中自有无限情意,诗中流露出一种别时的愁情。
而《白雪歌》的别时场面与众不同,诗人在冰天雪地的中军帐为友人设宴饯行,那友情当是非比寻常。
诗中对送别的具体情景着墨不多,采用的是侧面烘托。诗中用音乐来烘托送别的场面,而写音乐又不是侧重其本身,而是选用几种有代表性的边塞器乐——胡琴琵琶与羌笛,引入无限遐想,这里既有边地音乐的韵味,又有急管繁弦的热烈欢快的场面。在这奇寒的荒漠边地,诗人曾和友人同甘苦,共患难,这关系自然更加密切,情意自是更加深厚,而那既热闹又略带凄苦的音乐声正是传达了这种欢快之中更有离别时的惆怅心情。
送行的酒宴一直持续到垂暮时分。诗人送友人出了辕门,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去时雪满天山路”,雪大风狂,归途遥远,诗人的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情绪极为复杂。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友人已经上路,而诗人依然站在雪地里,久久望着友人远去的马蹄印而不愿离去,这是为什么呢?是感叹“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是担忧友人“长路关山何时尽”?是在内心安慰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还是怨恨“春风不度玉门关”?悠悠情思如同那茫茫白雪一样,绵绵不断,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气势宏大,写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把美丽的雪景写得形象生动,同时写景中又抒发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愁情,可以说是景中含情,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
诗的语言优美。诗中利用换韵与送到场景的转换,形成跌宕多姿的旋律。起音入声韵,急促激烈,与风雪相映衬,继而是阳春白雪,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再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出现滞涩的场面,末尾渐入徐缓,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三绝”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3 18:53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赏析: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3 20:27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投宿侵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参考资料:http://www.shici365.com/xueshiju.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3 22:19
终南望余雪
年代:【唐】 作者:【祖咏】 体裁:【五绝】 类别:【】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
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
朗,朴实俏丽。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